一种超薄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886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扬声器,它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所述音圈套装在磁铁和华司外,并设置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扬声器


[0001]本技术属于扬声器
,具体涉及一种超薄扬声器


技术介绍

[0002]扬声器又称
"
喇叭
"
,是一种十分常用的电声换能器件

[0003]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产业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得以往轻薄小的方向发展,现有扬声器单元的高度不能满足客户对扬声器的需求

[0004]公开号为
CN202122087563.7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薄扬声器,包括支架

弹波

磁路

音圈和音盆,支架上设置有收容槽,弹波设置在支架上并位于收容槽内,弹波上设置有定位孔,收容槽和定位孔连通,磁路位于收容槽内并穿设定位孔;音圈穿设定位孔以套装在弹波内,音圈上设置有安装孔,磁路穿设安装孔以套装在音圈内;音盆与支架相连并嵌设于收容槽内,音盆上设置有连接孔,音圈穿设连接孔以套装在音盆内

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超薄音响,包括上述的超薄扬声器

本技术的超薄扬声器其高度较小,使得体积较小而易于携带,且可承受的功率较大,而使包含其的超薄音响具有大功率

小体积

易携带的优点

[0005]上述专利中,
U
铁是安装在支架的收容槽内,
U
铁与支架的底部没有齐平,存在支架厚度的高度差,因弹波是安装在支架的收容槽内,故支架的高度必须留有安装弹波的空间,上述专利这两处还可以将厚度减薄,扬声器厚度没有减薄到极致,还有待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的超薄扬声器,它能使整个安装高度能缩小一个支架的厚度和弹波的厚度,使得整个扬声器的高度有效降低而使其体积更小便于安装和携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支架

外框架
、U
型铁

磁铁

华司

音圈

膜片和弹波;所述支架的内腔卡接固定有
U
型铁,所述
U
型铁的内腔从里到外依次安装有磁铁和华司,所述音圈套装在磁铁和华司外,并设置在
U
型铁的内腔中,所述膜片套装在音圈的外侧,所述外框架套装在膜片的外侧,且支架与外框架之间分别通过粘接与膜片上的平面进行固定,所述弹波套装在音圈的外侧,且弹波的内

外边缘分别与膜片和外框架保持贴合

[0008]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为方型结构,所述支架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支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下沉台阶面一

[0009]作为优选,所述
U
型铁上固定设置有与定位孔保持相互配合的下沉台阶面二

[0010]作为优选,所述膜片上固定设置有下沉台阶面三

[0011]作为优选,所述弹波的中心固定设置有与下沉台阶面三保持相互配合的通孔

[0012]作为优选,权利要求中的配件均通过黏贴保持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
U
型铁与支架的镂空卡接,使
U

铁的底部与支架底面保持平齐,从而使整个安装高度能缩小一个支架的厚度,再将弹波套接在下沉台阶面三上,弹波的外缘与外框架贴平,通过弹波与膜片的镂空卡接,从而使整个安装高度能缩小一个弹波的厚度,使得整个扬声器的高度有效降低而使其体积更小便于安装和携带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支架1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
U
型铁3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膜片7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支架
1、
外框架
2、U
型铁
3、
磁铁
4、
华司
5、
音圈
6、
膜片
7、
弹波
8、
定位孔
11、
下沉台阶面一
12、
下沉台阶面二
31、
下沉台阶面三
71、
平面
7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

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3]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
/
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4]如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支架
1、
外框架
2、U
型铁
3、
磁铁
4、
华司
5、
音圈
6、
膜片7和弹波8;所述支架1的内腔卡接固定有
U
型铁3,所述
U
型铁3的内腔从里到外依次安装有磁铁4和华司5,所述音圈6套装在磁铁4和华司5外,并设置在
U
型铁3的内腔中,所述膜片7套装在音圈6的外侧,所述外框架2套装在膜片7的外侧,且支架1与外框架2之间分别通过粘接与膜片7上的平面
72
进行固定,所述弹波8套装在音圈6的外侧,且弹波8的内

外边缘分别与膜片7和外框架2保持贴合

[0025]与对比文件相比,对比文件的
U
型铁3是安装在支架1内,本实施例中,支架1内的定位孔
11

U
型铁3进行卡接,使
U
型铁3的底部与支架1底面保持平齐,
U
型铁3与支架1是通过镂空进行卡接,它们之间的有效冲程是支架1的厚度;对比文件的弹波8是安装在支架的收容槽内,故支架的高度必须留有安装弹波的空间,本实施例中,弹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超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支架
(1)、
外框架
(2)、U
型铁
(3)、
磁铁
(4)、
华司
(5)、
音圈
(6)、
膜片
(7)
和弹波
(8)
;所述支架
(1)
的内腔卡接固定有
U
型铁
(3)
,所述
U
型铁
(3)
的内腔从里到外依次安装有磁铁
(4)
和华司
(5)
,所述音圈
(6)
套装在磁铁
(4)
和华司
(5)
外,并设置在
U
型铁
(3)
的内腔中,所述膜片
(7)
套装在音圈
(6)
的外侧,所述外框架
(2)
套装在膜片
(7)
的外侧,且支架
(1)
与外框架
(2)
之间分别通过粘接与膜片
(7)
上的平面
(72)
进行固定,所述弹波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锋高轩伟宋炳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祥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