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介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485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介质调节装置,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装载框,所述装载框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支撑板和阻尼弹簧杆,所述装载框的内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一侧固定设置有阻尼弹簧杆,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防护板和软垫,所述阻尼弹簧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板。该换热介质调节装置,与现有的普通换热介质调节装置相比,换热管在进行介质流通换热时,或受到外力碰撞时,会产生震动,换热管受到的震动会通过软垫传递给防护板,使阻尼弹簧杆收缩,对震动力进行缓冲防护,能够对换热管起到稳定的支撑和防护作用,使换热管工作更加稳定。使换热管工作更加稳定。使换热管工作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介质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装置
,具体为一种换热介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调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和管路连接而成,里边的传热介质是氟里昂之类的制冷介质,连接管路一般用铜管。蒸发器和冷凝器是与外界进行传热的两个换热器,需要制冷,则蒸发器吸收屋里的热量,再由冷凝器将此热量传到屋子外面,反之则颠倒,换热介质的调节装置,即蒸发器、冷凝器,通过对介质的传输,使冷热进行变换调节。
[0003]现有的换热介质调节装置,空调通过冷凝管对换热介质进行循环式输送,将吸收大量热量的介质从内机输送到外机,由于介质的特殊特性能够与外界的空气进行迅速的冷热交换,并快速的投入到下一次循环中,但是在普通的冷凝器中,冷凝换热管大多直接安装在框架体的内部,装载在空调机体中,在大功率输送时,换热管内部的介质输送较快,会使换热管产生一定的震动,没有良好有效的对震动进行缓冲削弱的装置,长期使用,极有可能造成换热管因震动发生松动损坏。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换热介质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介质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介质调节装置,包括装载框,所述装载框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支撑板和阻尼弹簧杆,所述装载框的内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一侧固定设置有阻尼弹簧杆,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防护板和软垫,所述阻尼弹簧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软垫。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表面一侧为弧槽型,且防护板沿支撑板的中心对称设有两个。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换热管每段弯曲部位的空槽中,且防护机构在装载框的内表面设置有五个。
[0009]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贯穿装载框,且换热管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并且活动杆的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强力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插槽,且插槽的内部设置有插接头。
[0012]优选的,所述插接头的外表面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且插接头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设置有膨胀橡胶圈,并且插接头的左端内壁中固定安装有流通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防护机构的设置,换热管在进行介质流通换热时,或受到外力碰撞时,会产生震动,换热管受到的震动会通过软垫传递给防护板,使阻尼弹簧杆收缩,对震动力进行缓冲防护,能够对换热管起到稳定的支撑和防护作用,使换热管工作更加稳定;
[0015]2.本技术通过连接头、安装块、活动杆、强力弹簧、插槽、插接头、定位孔和膨胀橡胶圈的设置,将插接头插入插槽中,连接头会插入插接头的内部,插接头会通过斜面顶动活动杆移动,当活动杆与定位孔平齐时,强力弹簧会带动活动杆复位,插入定位孔,连接头会挤压膨胀橡胶圈收缩挤压,将接缝处密封,防止漏液,能够使流通管和换热管快速的稳定的进行安装工作,提高人工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连接头和插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装载框;2、换热管;3、防护机构;301、支撑板;302、阻尼弹簧杆;303、防护板;304、软垫;4、连接头;5、安装块;6、活动杆;7、强力弹簧;8、插槽;9、插接头;10、定位孔;11、膨胀橡胶圈;12、流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换热介质调节装置,包括装载框1,装载框1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换热管2,换热管2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机构3,防护机构3包括支撑板301和阻尼弹簧杆302,装载框1的内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01,支撑板301的表面一侧固定设置有阻尼弹簧杆302,防护机构3还包括防护板303和软垫304,阻尼弹簧杆3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板303,防护板303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软垫304。
[0023]进一步的,防护板303的表面一侧为弧槽型,且防护板303沿支撑板301的中心对称设有两个。
[0024]进一步的,防护机构3设置在换热管2每段弯曲部位的空槽中,且防护机构3在装载框1的内表面设置有五个。
[0025]进一步的,软垫304与换热管2的上下表面相贴合,且防护板303的弧槽略大于换热管2。
[0026]如图3

图4所示,换热管2的两端均贯穿装载框1,且换热管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4,连接头4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安装块5,且安装块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6,并且活动杆6的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强力弹簧7,安装块5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插槽8,且插槽8的内部设置有插接头9,插接头9的外表面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10,且插接头9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设置有膨胀橡胶圈11,并且插接头9的左端内壁中固定安装有流通管12。
[0027]进一步的,安装块5的形状为圆环形,且安装块5与装载框1固定连接。
[0028]进一步的,活动杆6贯穿安装块5的内部,且活动杆6的底端一侧为斜面,并且活动杆6的斜面底端设置在插槽8的内部。
[0029]进一步的,强力弹簧7的一端与安装块5固定连接,且强力弹簧7和活动杆6均沿安装块5的中心对称设有两个。
[0030]进一步的,膨胀橡胶圈11的形状为圆环状,且膨胀橡胶圈11的中部圆孔与流通管12直径相同。
[003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换热介质调节装置时,首先,将插接头9插入插槽8中,连接头4会插入插接头9的内部,插接头9会通过斜面顶动活动杆6移动,当活动杆6与定位孔10平齐时,强力弹簧7会带动活动杆6复位,插入定位孔10,完成流通管12和换热管2的连接工作,而连接头4会挤压膨胀橡胶圈11收缩挤压,将接缝处密封,防止漏液,即使发生轻微晃动,膨胀橡胶圈11通过自身膨胀收缩能够使接缝始终处于密封,安装完成后,投入使用,装载框1和换热管2受到的震动会通过软垫304传递给防护板303,使阻尼弹簧杆302收缩,对震动力进行缓冲防护,能够对换热管2起到稳定的支撑和防护作用,使换热管2工作更加稳定,这就是该换热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介质调节装置,包括装载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框(1)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换热管(2),所述换热管(2)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机构(3),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支撑板(301)和阻尼弹簧杆(302),所述装载框(1)的内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01),所述支撑板(301)的表面一侧固定设置有阻尼弹簧杆(302),所述防护机构(3)还包括防护板(303)和软垫(304),所述阻尼弹簧杆(3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板(303),所述防护板(303)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软垫(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介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03)的表面一侧为弧槽型,且防护板(303)沿支撑板(301)的中心对称设有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介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设置在换热管(2)每段弯曲部位的空槽中,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吴佳丽宁科举王富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诺卓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