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换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70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换热板,包括中空的换热板、散热翅和抬升机构,所述换热板内设置有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流道,所述抬升机构通过隔热片设置在散热翅的表面,散热翅可移动设置在换热板的表面,所述抬升机构上的拉杆铰接在散热翅上,所述散热翅在拉杆的作用下相对于换热板抬起和落下,实现与换热板的接触和分离。优点,通过向换热板内开设的“S”形的流道内循环注入换热介质实现换热板的加热和降温能力,实现了温度的调节相对于传统的使用循环热空气进行加热,效率更高,同时又利用设置在换热板下表面可控制与换热板接触与分离的散热翅,进一步加强换热板的降温能力,不影响升温的同时又能加快换热板的降温速度,节省了时间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换热板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换热板。

技术介绍

[0002]真空除泡机在电子、电池、五金、塑胶、通讯等行业中广泛应用,在电子行业印刷电路板的生产工艺中,需要把胶水涂覆或喷射到电路板上,但胶水的胶水层中易出现气泡,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在这一工艺中需要清除胶水中出现的气泡,而清除方法主要是真空环境下,通过高温和降温的过程使得胶水中的气泡破裂排出,现有的加热和降温方式是使用循环热空气进行加热和降温,这种方式存在加热慢、耗时长的问题,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一种能快速升温和降温的装置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技术背景中提及的现有加温降温方法加热和降温过程较慢,效率低的问题。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循环换热板;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循环换热板,包括中空的换热板、散热翅和抬升机构,所述换热板内设置有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流道,所述抬升机构通过隔热片设置在散热翅的表面,散热翅可移动设置在换热板的表面,所述抬升机构上的拉杆铰接在散热翅上,所述散热翅在拉杆的作用下相对于换热板抬起和落下,实现与换热板的接触和分离。
[0005]本技术中,通过向换热板内开设的“S”形的流道内循环注入换热介质实现换热板的加热和降温能力,实现了温度的调节相对于传统的使用循环热空气进行加热,效率更高,同时又利用设置在换热板下表面可控制与换热板接触与分离的散热翅,进一步加强换热板的降温能力,不影响升温的同时又能加快换热板的降温速度,节省了时间,使用方便。
[0006]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换热板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围边,所述围边为环形设置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的腔体,在换热板内部的空腔内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把换热板内部分隔为多个互相连通的腔室,多个腔室在一起组成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流道,流道的设置便于通过向流道内注入循环的换热介质,实现换热板的快速换热,提高了换热速度。
[0007]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隔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和上盖板和下盖板内表面接触,隔板的长度小于围边两个对向面之间的间隔,隔板的一端和围边接触,另一端和隔板不接触,这样的设置便于换热介质在换热板内流通。
[0008]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多个隔板在换热板内沿换热板侧面延伸方向上,上下交错分布,组合成“S”形的流道,这样的设置加大了换热介质在换热板内的流经面积,使装置整体升温或降温更稳定和均匀。
[0009]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抬升机构包括安装座、丝杆、拉杆和隔热片,所述
安装座通过隔热片设置在换热板上,丝杆安装在安装座上,拉杆设置在丝杆上,这样的设置便于通过丝杆的转动抬升和降下散热翅,实现散热翅与换热板接触和分离的控制,使用方便。
[0010]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在丝杆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段螺纹,所述丝杆两端的螺纹螺旋方向不同,这样的设置使得通过旋转丝杆能控制丝杆上的拉杆相向而行或相背而行,实现对散热翅的抬升和下降,保证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0011]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在丝杆的两端和中部各设置有一段未开设螺纹的光杆,在丝杆的光杆处和安装座连接,丝杆可在安装座内沿轴向自由旋转,这样的设置使得丝杆在旋转时只是在原有位置旋转,自身位置不会运动。
[0012]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在换热板表面垂直于换热板内凹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散热翅上外凸的限位台插在限位槽内,这样的设置便于散热翅和换热板接触,实现换热板的快速降温,使用方便。
[0013]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限位台的高度小于限位槽的深度,这样的设置使得在散热翅和换热板接触时,两者之间能接触的更紧密,加快了换热板的降温过程。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向换热板内开设的“S”形的流道内循环注入换热介质实现换热板的加热和降温能力,实现了温度的调节相对于传统的使用循环热空气进行加热,效率更高,同时又利用设置在换热板下表面可控制与换热板接触与分离的散热翅,进一步加强换热板的降温能力,不影响升温的同时又能加快换热板的降温速度,节省了时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局部剖切视图;
[0018]图3为抬升机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爆炸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

换热板、11

流道、12

上盖板、13

下盖板、14

围边、15

隔板、16

限位槽、17

进油管、18

出油管、2

散热翅、3

抬升机构、31

安装座、32

丝杆、33

拉杆、34

螺母、35

拉杆固定块、36

隔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

4,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换热板,包括换热板1、散热翅2和抬升机构3。
[0023]如图1、2和4所示,换热板1为中空的矩形板,换热板1主要包括上盖板12、下盖板13、围边14和隔板15,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金属板,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的尺寸相同,待加工的物料摆放在上盖板12上。
[0024]围边14为金属制成,具有一定高度的环形围挡,围边14的外廓尺寸和上盖板12的外廓尺寸相同,即围边14的四个外侧面和上盖板12的外侧面平齐,围边14具有一定的厚度。
[0025]围边14设置在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之间,组成中空的换热板1,为了保证换热板1的密封性在上盖板12、下盖板13和围边14的连接处均做密封处理。
[0026]定义,在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分布的方向上,上盖板12所在的方向为上方,下盖板13所在的方向为下方。
[0027]在围边14和下盖板13接触的面上垂直于围边14开设有多个圆形孔,同时在下盖板13的下表面上也对应开设多个圆形孔,利用塞焊工艺把围边14和下盖板13连接在一起,同时把焊点打磨平整保证表面光洁,围边14的上表面可利用普通焊接的方式直接与上盖板12焊接在一起。
[0028]为了便于换热板1内换热介质的循环流通,在围边14的两个对向的侧面上垂直于侧面各自开设有一个通孔,并且在通孔处安装进油管17和出油管18,通过进油管17和出油管18向换热板1内循环供给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本实施例选用硅油作为换热介质。
[0029]如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换热板(1)、散热翅(2)和抬升机构(3),所述换热板(1)内设置有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流道(11),所述抬升机构(3)通过隔热片(36)设置在散热翅(2)的表面,散热翅(2)可移动设置在换热板(1)的表面,所述抬升机构(3)上的拉杆(33)铰接在散热翅(2)上,所述散热翅(2)在拉杆(33)的作用下相对于换热板(1)抬起和落下,实现与换热板(1)的接触和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换热板(1)包括上盖板(12)、下盖板(13)和围边(14),所述围边(14)为环形设置在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的腔体,在换热板(1)内部的空腔内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15),所述隔板(15)把换热板(1)内部分隔为多个互相连通的腔室,多个腔室在一起组成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流道(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换热板,其特征在于:隔板(15)的上下表面分别和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内表面接触,隔板(15)的长度小于围边(14)两个对向面之间的间隔,隔板(15)的一端和围边(14)接触,另一端和隔板(15)不接触。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南陈明展程翔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屹立芯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