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低温液体的出液结构及低温液体储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69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低温液体的出液结构及低温液体储槽,出液结构包括第一出液管、第一保护管、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低温液体储槽的内筒连通;所述第一保护管与内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出液管的第一端外,所述第一保护管与所述第一出液管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出液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管的第二端连通,第二端伸出低温液体储槽的外筒。出液结构在与低温液体储槽连通的第一出液管外套设第一保护管,当内筒进液,底板遇冷收缩挤压第一保护管,通过第一保护管与第一出液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缓冲,避免底板直接挤压第一出液管造成焊缝开裂及泄漏问题。泄漏问题。泄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低温液体的出液结构及低温液体储槽


[0001]本技术涉及低温液体储槽
,特别涉及适用于低温液体的出液结构及低温液体储槽。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石油化工、煤化工、钢铁等行业的日益发展,空气分离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相关生产中,其产品多采用储槽进行保冷贮存,储槽由内筒和外筒组成,通过在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填充绝热材料实现保冷。其中,储槽的出液管口布置于内筒的底板,囿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内筒底板存在较多拼接焊缝。对于液氧、液氮、液氩等低温液体的储存,进液过程中底板遇冷收缩,从而挤压布置于底板上的出液管口,容易导致出液管道与底板的焊缝产生裂纹,存在泄露风险。为此,部分技术将出液管口布置于内筒筒壁,但仍然存在外筒筒壁结霜的问题。
[0003]因此,亟待提供一种适用于低温液体且安全性高的出液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提供适用于低温液体的出液结构及低温液体储槽,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所提供的适用于低温液体的出液结构包括第一出液管、第一保护管、第二出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低温液体的出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出液管(110),所述第一出液管(1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低温液体储槽的内筒连通;第一保护管(310),所述第一保护管(310)与内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管(310)套设于所述第一出液管(110)的第一端外,所述第一保护管(310)与所述第一出液管(110)间隙配合;第二出液管(120),所述第二出液管(12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管(110)的第二端连通,第二端伸出低温液体储槽的外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温液体的出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液结构还包括第二保护管(320),所述第二保护管(320)与低温液体储槽的外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管(320)套设于所述第二出液管(120)的第二端外,所述第二保护管(320)与所述第二出液管(120)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温液体的出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液结构还包括连接弯管,所述第一出液管(1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出液管(120)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弯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低温液体的出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弯管还包括液封结构,所述液封结构包括第一弯折部(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唐志昇喻仕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共同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