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442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接装置,用于加强抗滑桩桩身的抗弯和抗剪强度,抗滑桩桩身与设计地面线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装置,抗滑桩桩身包括呈上下相邻布置的第一抗滑桩和第二抗滑桩,第二抗滑桩与连接装置下部一次浇筑成型,连接装置上部与第一抗滑桩二次浇筑,连接装置包括抗剪键、组合H型钢结构,组合H型钢结构包括缀板和H型钢,缀板将相邻H型钢连接形成双拼H型钢,抗滑桩桩身内部还设置有接桩纵筋,接桩纵筋通过抗剪键与双拼H型钢连接,该连接装置在不影响桩体正常浇筑施工工序,使桩身新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抗弯、抗剪截面特性得以加强,桩身缺陷得到有效补偿,进而保证抗滑桩在后期长期使用阶段的安全性。阶段的安全性。阶段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边坡支档工程的抗滑桩接桩部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边坡支档工程中,当抗滑桩用于填方边坡、或位于斜坡坡腰部位时,需要先将原状地面线以下部分的抗滑桩施工浇筑完成后,然后将抗滑桩接桩至设计桩顶标高,也就是施工到设计地面线,再进行桩体的二次浇筑,然后进行桩后回填等后序工作。在桩体二次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新旧混凝土浇筑不连续,所产生的桩身水平施工通缝界面处为桩身最薄弱环节,其受力状态等同于断桩。边坡工程为永久性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5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引起桩身缺陷逐渐扩大,桩身通缝将成为边坡工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接装置,通过在桩身设计地面线处预埋连接装置的方式,在不影响桩体正常浇筑施工工序的前提下,使桩身新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抗弯、抗剪等截面特性得以加强,桩身缺陷得到有效补偿,进而保证抗滑桩在后期长期使用阶段的安全性。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接装置,用于加强抗滑桩桩身的抗弯和抗剪强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桩身与设计地面线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抗滑桩桩身包括呈上下相邻布置的第一抗滑桩和第二抗滑桩,所述第二抗滑桩与所述连接装置下部一次浇筑成型,所述连接装置上部与所述第一抗滑桩二次浇筑成型,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抗剪键、组合H型钢结构,所述组合H型钢结构包括缀板和H型钢,所述缀板将相邻所述H型钢连接形成双拼H型钢,所述抗滑桩桩身内部还设置有接桩纵筋,所述接桩纵筋通过所述抗剪键与所述双拼H型钢连接。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06]1、本技术通过在桩身二浇筑界面处预埋双拼H型钢抗剪键的方式,在不影响桩体正常浇筑施工工序的前提下,使桩身新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抗弯、抗剪等截面特性得以加强,桩身缺陷得到有效补偿,进而保证抗滑桩在后期长期使用阶段的安全性。
[0007]2、本技术通过在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设置加强连接装置,通过对双拼H型钢及接桩界面部位钢筋均涂刷防腐涂料,对接连处进行了防腐设计,防止外部雨水及地下水的腐蚀作用,延长抗滑桩的使用寿命。
[0008]3、本技术施工简便,不影响桩体正常浇筑施工工序,且抗滑桩桩身缺陷得到有效补偿,大幅提升抗滑桩体在后期使用阶段的安全性,具有显著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
接装置的抗滑桩接桩施工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接装置的立面示意图;
[0011]图3为图2中沿a

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埋双拼H型钢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图4中沿b

b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在二次浇筑后抗滑桩桩身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17]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0018]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接装置,用于加强抗滑桩桩身1的抗弯和抗剪强度;
[0019]所述抗滑桩桩身1与设计地面线2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装置3,所述抗滑桩桩身1包括呈上下相邻布置的第一抗滑桩11和第二抗滑桩12,所述第二抗滑桩12与所述连接装置3下部一次浇筑成型,所述连接装置3上部与所述第一抗滑桩11二次浇筑成型,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抗剪键31、组合H型钢结构32,所述组合H型钢结构32包括缀板321和H型钢322,所述缀板321将相邻所述H型钢322连接形成双拼H型钢323,所述抗滑桩桩身1内部还设置有接桩纵筋13,所述接桩纵筋13通过所述抗剪键31与所述双拼H型钢32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设计地面线2也就是附图1中沿着放坡上侧的水平截面、内侧和外侧竖直截面以及第一抗滑桩11和第二抗滑桩12交界处的设计二次施工界面4,附图1中原状地面线5指的方坡滑面的原貌,这里说的组合H型钢结构32是一种H型钢的组合结构,既可以提前在工厂预制完成,也可以在现场根据尺寸进行组合加工焊接;这里说的一次浇筑成型是指对所述第二抗滑桩12与所述连接装置3下部进行一次混泥土浇筑,等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再对所述抗滑桩桩身1的上部,也就是所述第一抗滑桩11与所述连接装置3上部进行二次浇筑成型,也就是说是对所述抗滑桩桩身1分两次浇筑,先浇筑下部,再二次浇筑上半部分;该连接装置3通过在所述抗滑桩桩身1的二浇筑界面处预埋所述抗剪键31的方式,在不影响桩体正常浇筑施工工序的前提下,使所述抗滑桩桩身1新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抗弯、抗剪等截面特性得以加强,所述抗滑桩桩身1缺陷得到有效补偿;且施工简便,大幅提升所述抗滑桩桩身1在后期使用阶段的安全性,具有显著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
[0020]具体来说,所述抗剪键31根据所述接桩纵筋13端头的高度进行设置,且所述抗剪
键31与所述组合H型钢结构32固定连接,所述接桩纵筋13竖直向上与所述双拼H型钢323相互贴合。这里说的所述抗剪键31可以为钢片,所述抗剪键31与所述组合H型钢结构32焊接,且所述接桩纵筋13与所述抗剪键31也是焊接固定,所述接桩纵筋13与所述双拼H型钢323相互贴合是指所述接桩纵筋13沿着所述双拼H型钢323布置,所述接桩纵筋13通过所述抗剪键31与所述双拼H型钢323焊接固定。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缀板321数量设置有多块,且多块所述缀板321设置在相邻所述H型钢322之间,所述H型钢322竖直设置在所述抗滑桩桩身1内部,多块所述缀板321水平焊接相邻所述H型钢322,所述组合H型钢结构32为若干所述双拼H型钢323并列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接装置,用于加强抗滑桩桩身的抗弯和抗剪强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桩身与设计地面线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抗滑桩桩身包括呈上下相邻布置的第一抗滑桩和第二抗滑桩,所述第二抗滑桩与所述连接装置下部一次浇筑成型,所述连接装置上部与所述第一抗滑桩二次浇筑成型,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抗剪键、组合H型钢结构,所述组合H型钢结构包括缀板和H型钢,所述缀板将相邻所述H型钢连接形成双拼H型钢,所述抗滑桩桩身内部还设置有接桩纵筋,所述接桩纵筋通过所述抗剪键与所述双拼H型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键根据所述接桩纵筋端头的高度进行设置,且所述抗剪键与所述组合H型钢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接桩纵筋竖直向上与所述双拼H型钢相互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缀板数量设置有多块,且多块所述缀板设置在相邻所述H型钢之间,所述H型钢竖直设置在所述抗滑桩桩身内部,多块所述缀板水平焊接相邻所述H型钢,所述组合H型钢结构为若干所述双拼H型钢并列设置组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填方边坡圆形抗滑桩接桩部位的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桩身内部设置有钢筋笼,所述组合H型钢结构预埋在所述钢筋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科阎波徐伟张劼韩帅太俊赵晨曦曹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