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储能设备热管理系统的水系统、热管理系统和储能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能设备热管理系统的水系统、热管理系统和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电池热管理液冷机组水路系统主要部件由水泵、电加热、板换、进出水管组成,针对相关技术中的电加热、板换、水管串联,其整机布局不合理,管路杂乱,整体水阻过大,导致方案水泵选型需要加大,整机能效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储能设备热管理系统的水系统,可减少管路阻力,以降低水系统的水阻,从而可减少水系统的能耗。
[0005]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设备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前述的水系统。
[0006]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包括前述的热管理系统。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水系统,所述水系统具有回液口和供液口,所述水系统包括泵体、加热件和换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储能设备热管理系统的水系统,所述水系统具有回液口(10)和供液口(2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统包括:泵体(30),所述泵体(30)的入口与所述回液口(10)相连;加热件(40),所述加热件(40)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泵体(30)相连;换热器(50),所述换热器(50)具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相比于所述第四接口更靠近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四接口相比于所述第三接口更靠近所述供液口(20),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供液口(2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沿上下方向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40)与所述换热器(50)前后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沿前后方向正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通过第一管路(61)连接,所述第一管路(61)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泵体(30)之间通过第二管路(62)连接,所述第二管路(62)包括第一管段(621)和第二管段(622),所述第一管段(62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前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管段(622)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下端连接所述泵体(30),所述第一管段(621)的后端和所述第二管段(622)的上端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621)的后端与所述第二管段(622)的上端在左右方向上错位,所述第二管路(62)还包括第三管段,所述第三管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管段(621)和所述第二管段(622)之间,并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621)和所述第二管段(622)之间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621)、所述第二管段(622)和所述第三管段中的至少一个为直管。8.根据权利要求2、5、6或7所述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40)被构造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管式加热器,并在下端构造出第一接口、上端构造出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泵体(30)的出口沿上下方向正对,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之间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泵体(30)之间通过直管连接或直接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口(10)高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华东,骆名文,黎举辉,任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