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恒专利>正文

污泥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400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两个污水池,第一污水池内安装第一集热盘管,第二污水池内安装第二集热盘管,第一集热盘管和第二集热盘管的供液管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连接,第一集热盘管和第二集热盘管的回液管分别与第二电磁换向阀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通过第一换热器供液管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相通,第二电磁换向阀通过第二换热器供液管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相通,第一换热器内安装蒸发器,蒸发器通过管路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通过管路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管路与膨胀阀连接,膨胀阀通过管路与蒸发器连接;冷凝器安装于第二换热器内,第二换热器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集热水箱连接相通;第一换热器供液管上安装循环泵。(*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泥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需要排放的污水或污泥,其身温度都很高,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则 其中蓄含的大量热量会被白白浪费,而且,还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污泥余热回收装置,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 问题,它可提取污水或污泥中的热量,并加以充分利用,同时也可减少高温污水或污泥对周 围环境的影响。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污泥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污水池和 第二污水池,第一污水池内安装第一集热盘管,第二污水池内安装第二集热盘管,第一集热 盘管和第二集热盘管的供液管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连接,第一集热盘管和第二集热盘管 的回液管分别与第二电磁换向阀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通过第一换热器供液管与第一换热 器连接相通,第二电磁换向阀通过第二换热器供液管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相通,第一换热器 内安装蒸发器,蒸发器通过管路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通过管路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 管路与膨胀阀连接,膨胀阀通过管路与蒸发器连接,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和冷凝器连接 构成热泵装置;冷凝器安装于第二换热器内,第二换热器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集热水箱 连接相通;第一换热器供液管上安装循环泵。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第一污水池内 安装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上安装第一浮子,第一浮子与第一导杆滑动配合,第一浮子上安装 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污水池内安装第二导杆,第二导杆上安装第二浮子,第二浮子与第二 导杆滑动配合,第二导杆上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循环泵、压缩机、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 磁换向阀、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第一污水池的 外层设置第一污水池保温层,第二污水池的外层设置第二污水池保温层,第一换热器的外 层设置第一换热器保温层,第二换热器的外层设置第二换热器保温层。第一电磁换向阀和 第二电磁换向阀是两位三通电磁阀。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它可将污水或污泥中的余热加以回收利用,并且, 可确保在污水或污泥降温更换时,整个所述的回收装置可始终连接工作,工作效率较高,并 且,还可解决高温污水或污泥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 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污水池2第二污水池3第一集热盘管4第二集热盘管5 第一电磁换向阀6第二电磁换向阀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控制器 10循环泵11蒸发器12压缩机13膨胀阀14冷凝器15水泵16集热水箱17第 二污水池保温层18第一换热器保温层19第二换热器保温层20第一换热器21第二 换热器22第一污水池保温层23第一换热器供液管24第二换热器供液管25第一导 杆26第一浮子27第二导杆28第二浮子。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污泥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污水池1和第二污水池2,第一污 水池1内安装第一集热盘管3,第二污水池2内安装第二集热盘管4,第一集热盘管3和第 二集热盘管4的供液管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5连接,第一集热盘管3和第二集热盘管4 的回液管分别与第二电磁换向阀6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5通过第一换热器供液管23与第 一换热器20连接相通,第二电磁换向阀6通过第二换热器供液管24与第一换热器20连接 相通,第一换热器20内安装蒸发器11,蒸发器11通过管路与压缩机12连接,压缩机12通 过管路与冷凝器14连接,冷凝器14通过管路与膨胀阀13连接,膨胀阀13通过管路与蒸发 器11连接,蒸发器11、压缩机12、膨胀阀13和冷凝器14连接构成热泵装置;冷凝器14安 装于第二换热器21内,第二换热器21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集热水箱16连接相通;第一 换热器供液管23上安装循环泵10。为便于第二换热器21与集热水箱16之间的循环,可在 所述的第二换热器21的进水管或出水管上安装水泵15。集热水箱16的外层也可设置保温 层,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安装时,在集热水箱16和第二换热器21内充入水,在第一换热器20、第一集热盘 管3和第二集热盘管4内流入导热液体,在所述的热泵装置内补充制冷剂。为实现污水池 对所述热泵装置连续供热,不会因某一池内的更换污水或污泥而中断热泵装置的工作,采 用两个污水池交替供热的方式。当第一污水池1内注入污水或污泥时,其内温度较高时,第 一电磁换向阀5和第二电磁换向阀6动作时,使第一集热盘管3分别与第一换热器供液管 23和第二换热器供液管24相通,此时,第一集热盘管3内的导热介质可抽取第一污水池1 内污水或污泥的热量,导热介质在第一集热盘管3和第一换热器20之间循环,将第一污水 池1内的热量源源不断地送至第一换热器20内;蒸发器11内制冷剂吸收第一换热器20内 的热量,再由冷凝器14将热量传给第二换热器21内的水,使第二换热器21内产生高温热 水,第二换热器21内的热水经第二换热器21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在第二换热器21和集热水 箱16之间循环,将热量置于集热水箱16内储存。随着第一污水池1内污水或污泥的热量 被不断抽出,当第一污水池1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可向第二污水池2内注入新的高温污水 或污泥,此时,可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5和第二电磁换向阀6动作,第二集热盘管4分别与 第一换热器供液管23和第二换热器供液管24连接相通,第一集热盘管3与第一换热器供 液管23和第二换热器供液管24断开,由第二集热盘管4为第一换热器20供热,所述热泵 装置按上述过程继续抽取第二污水池2内的热量并将热量存储于集热水箱16内;在由第二 污水池2供热的过程中,可清理第一污水池1内的污水或污泥,以便于当第二污水池2内热 量抽完后继续为第一换热器20供热。第一污水池1和第二污水池2交替为第一换热器20 供热,可使所述的热泵装置能连续工作,快速高效地抽取污水或污泥中的热量加以利用。 为便于自动化控制,如图1所示,第一污水池1内安装第一导杆25,第一导杆25上 安装第一浮子26,第一浮子26与第一导杆25滑动配合,第一浮子26上安装第一温度传感 器7 ;第二污水池2内安装第二导杆27,第二导杆27上安装第二浮子28,第二浮子28与第 二导杆27滑动配合,第二导杆27上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8 ;第一浮子26和第二浮子28可 带动第一温度传感器7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随污水或污泥的液面浮动,确保第一温度传感 器7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始终测得是污水或污泥上表面处的温度,循环泵10、压缩机12、第 一电磁换向阀5、第二电磁换向阀6、第二温度传感器8和第一温度传感器7分别通过导线 与控制器9连接。由于第一集热盘管3或第二集热盘管4抽取第一污水池1或第二污水池 2内污水或污泥的温度的速度远大于第一污水池1或第二污水池2内的污水或污泥上表面 自然散热的速度,使得在供热过程中,污水或污泥内部的温度分布是由第一集热盘管3或 第二集热盘管4向四周温度逐渐升高,因此,当第一温度传感器7或第二温度传感器8测得 的温度通常是第一污水池1或第二污水池2内的最高温度。利用上述结论,可设定一个温 度值,当第一温度传感器7测得第一污水池1内的温度低于该值时,控制器9可控制第一电 磁换向阀5和第二电磁换向阀6动作,使第二污水池2变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污泥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污水池(1)和第二污水池(2),第一污水池(1)内安装第一集热盘管(3),第二污水池(2)内安装第二集热盘管(4),第一集热盘管(3)和第二集热盘管(4)的供液管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5)连接,第一集热盘管(3)和第二集热盘管(4)的回液管分别与第二电磁换向阀(6)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5)通过第一换热器供液管(23)与第一换热器(20)连接相通,第二电磁换向阀(6)通过第二换热器供液管(24)与第一换热器(20)连接相通,第一换热器(20)内安装蒸发器(11),蒸发器(11)通过管路与压缩机(12)连接,压缩机(12)通过管路与冷凝器(14)连接,冷凝器(14)通过管路与膨胀阀(13)连接,膨胀阀(13)通过管路与蒸发器(11)连接,蒸发器(11)、压缩机(12)、膨胀阀(13)和冷凝器(14)连接构成热泵装置;冷凝器(14)安装于第二换热器(21)内,第二换热器(21)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集热水箱(16)连接相通;第一换热器供液管(23)上安装循环泵(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恒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