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氧化纤维氧化炉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394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利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氧化纤维氧化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箱体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孔洞,每个所述第二孔洞的内壁均开设有螺纹孔,每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顶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氧化纤维氧化炉余热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利用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氧化纤维氧化炉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硝酸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氨的催化氧化

实现氨与空气或氧催化反应的关键设备是氨氧化炉,氨氧化炉作为余热锅炉的一种,炉内布置了众多受热面,氨氧化炉内的氨氧化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释放出很多热量,受热面就很好的吸收了这些热量,现有的利用余热加热装置大都采用将装置与氧化炉融为一体的做法,虽然可以更好的吸收热能进行加热,但是无法拆卸,这对于装置内部的清理就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因为装置大都采用密闭的形式对于内部形成的水垢和残留的污渍因为看不见和出入口小的原因不好对其进行处理当水垢堆积过多也会影响到后续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预氧化纤维氧化炉余热利用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氧化纤维氧化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安装亚克力板,所述箱体的后侧端部固定安装有隔热软管,所述隔热软管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孔洞,所述箱体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孔洞,每个所述第二孔洞的内壁均开设有螺纹孔,每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顶板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孔洞与箱体内部的第四凹槽相连通,每个所述顶板均安装在第二孔洞内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08]1、
将安装好的隔热软管沿箱体一侧绕
S
型排布,直到将箱体一侧全部经过即可将隔热软管另一头安装到需要的热水的容器即可,此时装置安装完成,通过箱体

第二固定块

第二孔洞

螺纹孔和螺纹杆

顶板的互相配合设计下,达到将装置可以快速拆卸对其内部进行清洗的同时还可以从侧端的亚克力板中观察装置内部结构的有益效果

[0009]2、
第四凹槽内部的水逐渐升温,当水温度达到需要的热度时,打开隔热软管侧端水阀,此时第四凹槽内部热水将通过隔热软管内部开设的第一孔洞运输到需要热水的容器当中,通过第四凹槽

隔热软管

第一孔洞和亚克力板的互相配合设计下,达到利用氧化炉余热进行加热水源的同时,可以快速的将加热后的水源送到需要的地方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隔热软管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凹槽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图3的
A
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
1、
箱体;
11、
第一固定块;
12、
第一凹槽;
13、
第二凹槽;
14、
第三凹槽;
15、
亚克力板;
16、
第四凹槽;
2、
隔热软管;
21、
第一孔洞;
22、
第二固定块;
23、
第二孔洞;
24、
螺纹孔;
25、
螺纹杆;
26、
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

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

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6]实施例
:
如图
1、

2、
图3和图4所示,一种预氧化纤维氧化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右侧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
13
,第二凹槽
13
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
14
,第三凹槽
14
的内部安装亚克力板
15
,将隔热软管2一头安装到箱体1远离亚克力板
15
一侧上,将其固定完后,第一孔洞
21
将会与第四凹槽
16
连通,将安装好的隔热软管2沿箱体1一侧绕
S
型排布,直到将箱体1一侧全部经过即可将隔热软管2另一头安装到需要的热水的容器即可,此时装置安装完成,箱体1的后侧端部固定安装有隔热软管2,隔热软管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孔洞
21
,箱体1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
22
,每个第二固定块
22
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孔洞
23
,每个第二孔洞
23
的内壁均开设有螺纹孔
24
,每个螺纹孔
24
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杆
25
,每个螺纹杆
25
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顶板
26。
[0017]箱体1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
11
,第一固定块
11
的上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
12
,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四凹槽
16
,此时氧化炉在工作时将会产生大量热量,此时热量将会通过氧化炉一侧传输到箱体1内部进行加热,第四凹槽
16
内部的水逐渐升温,当水温度达到需要的热度时,打开隔热软管2侧端水阀,此时第四凹槽
16
内部热水将通过隔热软管2内部开设的第一孔洞
21
运输到需要热水的容器当中,当水量全部排出后即使用完成,第一孔洞
21
与箱体1内部的第四凹槽
16
相连通,每个顶板
26
均安装在第二孔洞
23


[0018]工作原理:
[0019]第一步,使用者在使用时,将装置沿水平面放置

使用者拿起箱体1,在箱体1侧端开设的第三凹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预氧化纤维氧化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右侧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
13
),所述第二凹槽(
13
)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
14
),所述第三凹槽(
14
)的内部安装亚克力板(
15
),所述箱体(1)的后侧端部固定安装有隔热软管(2),所述隔热软管(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孔洞(
21
),所述箱体(1)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
22
),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块(
22
)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孔洞(
23
),每个所述第二孔洞(
23
)的内壁均开设有螺纹孔(
24
),每个所述螺纹孔(
24
)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杆(
25
),每个所述螺纹杆(
25
)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顶板(
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相星李勇李晗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吉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