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80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包括落料管和缓冲结构,落料管为上下开口且垂直的空心圆筒柱,缓冲结构设置在空心圆筒柱内;缓冲结构包括圆锥形缓冲单元和倒圆台形缓冲单元;圆锥形缓冲单元为无底的空心圆锥体,空心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小于空心圆筒柱且顶点朝上;倒圆台形缓冲单元为无底的空心倒圆台,空心倒圆台的上底边缘紧贴连接空心圆筒柱内壁。下落的物料经过设在落料管内缓冲结构可以分段吸收下落的冲击力,减缓下落速度,大大降低物料对落料管下方的物料输送机或接收容器等的冲击力。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垂直落料管的物料输送,避免设备损坏,而且适用于各种大小的管径。适用于各种大小的管径。适用于各种大小的管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


[0001]本技术属于物料输送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

技术介绍

[0002]物料输送中会用到垂直落料管从高处往低处输送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差越大,落下的物料速度越高,对落料管下方的物料输送机或接收容器等的冲击力就越大。当落差较大时,过大的冲击力会影响物料输送机或接收容器等的使用寿命,甚至直接造成设备损坏。
[0003]在无法减小落差的情况下,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一种是在接收侧设缓冲装置,采用弹簧或其他结构对高速落下的物料进行缓冲,从而减小物料对接收设备的冲击力;另一种是在落料管内部设缓冲结构,直接减小物料的下落速度,从而减小物料对接收设备的冲击力。第一种方式的缓冲装置一般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第二种方式已有多种方案,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中国专利:
[0004]有的仅适用于方形落料管,如:
[0005]《大米加工用溜管》(专利号201120097841.0公开日20110914);
[0006]《一种垂直落料缓冲装置》(专利号202022860858.9公开日20211022);
[0007]《一种落料陶瓷缓冲装置》(专利号202222226206.9公开日20221122);
[0008]有的带有机械转动部件,容易发生故障,如:
[0009]《带式输送机的转载段落料缓冲装置》(专利号202211319885.2公开日20221220);
[0010]有的将缓冲结构设置在管壁,管道局部受力不均匀,且不适用于截面较大的落料管,如:
[0011]《楼宇垃圾竖直落料管道缓冲装置》(专利号201620425666.6公开日20161130);
[0012]《折流式落料缓冲管装置》(专利号94200625.9公开日19941123);
[0013]有的不适用于截面较小的落料管,如:
[0014]《缓冲落料装置》(专利号202123002069.2公开日20220412);
[0015]有的耐磨损性较差,如:
[0016]《一种重料缓冲下落料道》(专利号202023282437.9公开日20210907)。

技术实现思路

[001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良好的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
[00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9]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包括落料管和缓冲结构,落料管为上下开口且垂直的空心圆筒柱,缓冲结构设置在空心圆筒柱内;缓冲结构包括圆锥形缓冲单元和倒圆台形缓冲单元;圆锥形缓冲单元为无底的空心圆锥体,空心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小于空心圆筒
柱且顶点朝上;倒圆台形缓冲单元为无底的空心倒圆台,空心倒圆台的上底边缘紧贴连接空心圆筒柱内壁。
[0020]圆锥形缓冲单元位于倒圆台形缓冲单元上方。
[0021]空心圆锥体和空心倒圆台垂直设置在空心圆筒柱内且均与空心圆筒柱同轴。
[0022]空心圆锥体的底面直径与空心倒圆台的下底直径相等。
[0023]空心圆锥体的底角与空心倒圆台的上底角相等。
[0024]空心圆锥体和空心倒圆台通过肋板连接空心圆筒柱内壁。
[0025]肋板均匀设置在空心圆筒柱内壁圆周。
[0026]空心圆锥体和空心圆筒柱之间的肋板顶部设置角钢,角钢的内直角朝下。
[0027]上述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由至少两节落料管首尾连接组成,至少其中一节落料管具有一个缓冲结构。
[0028]为解决现有物料输送中落料管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包括落料管和缓冲结构,落料管为上下开口且垂直的空心圆筒柱,缓冲结构设置在空心圆筒柱内;缓冲结构包括圆锥形缓冲单元和倒圆台形缓冲单元;圆锥形缓冲单元为无底的空心圆锥体,空心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小于空心圆筒柱且顶点朝上;倒圆台形缓冲单元为无底的空心倒圆台,空心倒圆台的上底边缘紧贴连接空心圆筒柱内壁。使用时,下落的物料依次经过设在落料管内的圆锥形缓冲单元和倒圆台形缓冲单元,缓冲结构可以分段吸收物料下落的冲击力,减缓物料下落速度,大大降低了物料对安装在落料管下方的物料输送机或接收容器等的冲击力。因此,本技术可广泛用于减小物料输送中物料通过垂直落料管从高处往低处输送时对落料管下方的物料输送机或接收容器等的冲击力,避免设备损坏。此外,由于结构相对简单,且缓冲结构和落料管受力均匀稳定,与现有的带缓冲结构的垂直落料管相比,本技术适用于各种大小的管径。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单节)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图1中圆形垂直落料管中A

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图1中圆形垂直落料管中B

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技术中落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技术中圆锥形缓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本技术中倒圆台形缓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是本技术中圆锥形缓冲单元用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是本技术中倒圆台形缓冲单元用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落料管,2圆锥形缓冲单元,3倒圆台形缓冲单元,4圆锥形缓冲单元用肋板,5倒圆台形缓冲单元用肋板,6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一、基本结构
[0039]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包括落料管和缓冲结构,落料管为上下开口且垂直的空心圆筒柱,缓冲结构设置在空心圆筒柱内;缓冲结构包括圆锥形缓冲单元和倒圆台
形缓冲单元;圆锥形缓冲单元为无底的空心圆锥体,空心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小于空心圆筒柱且顶点朝上;倒圆台形缓冲单元为无底的空心倒圆台,空心倒圆台的上底边缘紧贴连接空心圆筒柱内壁。其中,为获得更佳效果,可对结构作如下进一步设置。如
[0040]圆锥形缓冲单元位于倒圆台形缓冲单元上方,但两者位置互换不影响技术方案的实现。
[0041]空心圆锥体和空心倒圆台垂直设置在空心圆筒柱内且均与空心圆筒柱同轴。
[0042]空心圆锥体的底面直径与空心倒圆台的下底直径相等。
[0043]空心圆锥体的底角与空心倒圆台的上底角相等。
[0044]空心圆锥体和空心倒圆台通过肋板连接空心圆筒柱内壁。
[0045]肋板均匀设置在空心圆筒柱内壁圆周。
[0046]空心圆锥体和空心圆筒柱之间的肋板顶部设置角钢,角钢的内直角朝下。
[0047]圆形垂直落料管可以由一节或两节以上落料管首尾连接组成,每节落料管均有一个缓冲结构。落料管数量根据落料管总长确定,落料管直接间可直接焊接或用法兰连接,最终组成所需的落料管。
[0048]二、工作原理
[0049]下落的物料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包括落料管和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管为上下开口且垂直的空心圆筒柱,缓冲结构设置在空心圆筒柱内;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圆锥形缓冲单元和倒圆台形缓冲单元;所述圆锥形缓冲单元为无底的空心圆锥体,空心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小于空心圆筒柱且顶点朝上;所述倒圆台形缓冲单元为无底的空心倒圆台,空心倒圆台的上底边缘紧贴连接空心圆筒柱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缓冲单元位于倒圆台形缓冲单元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锥体和空心倒圆台垂直设置在空心圆筒柱内且均与空心圆筒柱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缓冲结构的圆形垂直落料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宇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