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片装调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70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片装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学镜片装调机械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片装调机械手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镜片装调
,具体为一种光学镜片装调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在光学
,如图1所示,由于光学镜片
17
的取放以及调节不方便,使得光学镜片
17
在光源模组
26
上的装调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最为棘手的一个难题之一

为方便装调光学镜片
17
,现有技术在进行光学镜片
17
的装调时采用了自动机械手装调,装调效率高,但在对光学镜片
17
进行装调时即需要使多个光斑整齐层压成一个光斑时,由于自动机械手在程序控制过程中易出现误差以及在控制过程中的机械精度误差而导致最后层压的光斑质量相对不佳,很难做到对光学镜片
17
的精密装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自动机械手很难做到对光学镜片进行精密装调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新的光学镜片装调机械手

[0004]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光学镜片装调机械手,包括三维精调滑台(三维精调滑台即用于精调
XYZ
轴方向上的位移的滑台,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常规手段可获得的,现有技术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设备)

粗调模组

角度精调模组;
[0006]粗调模组包括第一
90
°
转接板

第一旋转阻尼轮

第一连接臂

第二旋转阻尼轮

第三旋转阻尼轮

第二连接臂

第四旋转阻尼轮

第二
90
°
转接板

第三
90
°
转接板

第五旋转阻尼轮

轴承

旋转调节轴

十字轴万向节

其上固定连通有直通接头的通气盘

硬气管,第一
90
°
转接板位于三维精调滑台的上部且第一
90
°
转接板的一端部通过第一旋转阻尼轮与三维精调滑台平行布置连接,第一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旋转阻尼轮与第一连接臂的一端部平行布置连接,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三旋转阻尼轮与第二连接臂的一端部平行布置连接,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部通过第四旋转阻尼轮与第二
90
°
转接板的一端部平行布置连接,第二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五旋转阻尼轮与第三
90
°
转接板的一端部平行布置连接,第三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上设有轴承孔,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孔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圈与旋转调节轴固定连接,旋转调节轴的顶部伸于第三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的上方(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该申请文件中的上方

下方

顶部

底部这类方向的词是为描述方便,参照图所示方向定义的,由于部件可能在光学镜片装调过程中发生改变,所以定义的方位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布置方位),旋转调节轴的底部伸于第三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的下方且旋转调节轴的底部与十字轴万向节的上端部同轴固定连接,十字轴万向节的下端部与通气盘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硬气管的一端口与通气盘固定连通,硬气管的另一端口设有吸盘;
[0007]精调模组包括两个微调螺杆和两个调节杆,两个微调螺杆和两个调节杆均位于第三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与通气盘的顶面之间,两个微调螺杆和两个调节杆分别位于旋转
调节轴的两侧,两个微调螺杆的底端面均与通气盘的顶面接触,两个微调螺杆的顶端部均与第三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螺纹连接且两个微调螺杆的顶端部均外伸于第三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的顶面,两个调节杆的底端设有底部限位块,两个调节杆均上下滑动连接于第三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且其顶端部设有使其调节杆的顶端部始终位于第三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的顶面上方的顶部限位块,两个调节杆的位于底部限位块与第三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的底面之间均套设有弹簧,当通气盘为与第三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平行布置时,此时弹簧
22
处于压缩状态,两个调节杆的底部限位块均与通气盘的顶面接触且两个调节杆的顶部限位块均与第三
90
°
转接板的另一端部的顶面之间设有下移距离(该精调模组为精调时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这时调节幅度很小,所以该处的下移距离不需要太大,只要在精调范围内即可)

[0008]使用步骤如下:1)固定好本技术的光学镜片装调机械手,同时将直通接头接入外置的气动装置;2)固定好光源模组;3)打开气动装置,使得吸盘吸住要装调的光学镜片;4)对光学镜片的位置进行粗调即转动第一
90
°
转接板

第一连接臂

第二连接臂

第二
90
°
转接板

第三
90
°
转接板使得光学镜片初步到达指定位置;5)打开光源模组的光源,光线经镜片反射或折射到幕布上;6)旋拧微调螺杆来改变光学镜片的俯仰角度;7)转动旋转调节轴改变光学镜片的偏转位置至合适位置;8)通过三维精调滑台精调移动光学镜片到指定位置;9)光学镜片精调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胶水将光学镜片固定至光源模组对应的位置上;
10
)关闭气动装置,使得吸盘与光学镜片脱离;
11
)将该装置移除,从而完成光学镜片的精密装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步骤说明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必须按照这个步骤进行,装调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该上述步骤

[0009]调节原理如下:1)五个旋转阻尼轮加上旋转调节轴,实现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其中通过转动旋转调节轴,使得旋转调节轴带动十字轴万向节转动,从而带动通气盘转动;2)光学镜片的俯仰角度的调节是靠旋拧两个微调螺杆实现通气盘的俯仰角度调节,具体操作时,如当同时旋拧两个微调螺杆使得微调螺杆下移时,通气盘的与微调螺杆对应的一侧下移,使得通气盘的另一侧被动上移,弹簧受压力压缩,从而使得两个调节杆上移,反之,当两个微调螺杆上移时,通气盘的与微调螺杆对应的一侧失去压力,使得通气盘的另一侧被动下移,从而使得两个调节杆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下移,另外,也可以旋拧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光学镜片装调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精调滑台(1)

粗调模组

角度精调模组;粗调模组包括第一
90
°
转接板(2)

第一旋转阻尼轮(5)

第一连接臂(
10


第二旋转阻尼轮(6)

第三旋转阻尼轮(7)

第二连接臂(
11


第四旋转阻尼轮(8)

第二
90
°
转接板(3)

第三
90
°
转接板(4)

第五旋转阻尼轮(9)

轴承

旋转调节轴(
12


十字轴万向节(
13


其上固定连通有直通接头(
14
)的通气盘(
15


硬气管(
16
),第一
90
°
转接板(2)位于三维精调滑台(1)的上部且第一
90
°
转接板(2)的一端部通过第一旋转阻尼轮(5)与三维精调滑台(1)平行布置连接,第一
90
°
转接板(2)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旋转阻尼轮(6)与第一连接臂(
10
)的一端部平行布置连接,第一连接臂(
10
)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三旋转阻尼轮(7)与第二连接臂(
11
)的一端部平行布置连接,第二连接臂(
11
)的另一端部通过第四旋转阻尼轮(8)与第二
90
°
转接板(3)的一端部平行布置连接,第二
90
°
转接板(3)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五旋转阻尼轮(9)与第三
90
°
转接板(4)的一端部平行布置连接,第三
90
°
转接板(4)的另一端部上设有轴承孔,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孔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圈与旋转调节轴(
12
)固定连接,旋转调节轴(
12
)的顶部伸于第三
90
°
转接板(4)的另一端部的上方,旋转调节轴(
12
)的底部伸于第三
90
°
转接板(4)的另一端部的下方且旋转调节轴(
12
)的底部与十字轴万向节(
13
)的上端部同轴固定连接,十字轴万向节(
13
)的下端部与通气盘(
15
)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硬气管(
16
)的一端口与通气盘(
15
)固定连通,硬气管(
16
)的另一端口设有吸盘;精调模组包括两个微调螺杆(
18
)和两个调节杆(
19
),两个微调螺杆(
18
)和两个调节杆(
19
)均位于第三
90
°
转接板(4)的另一端部与通气盘(
15
)的顶面之间,两个微调螺杆(
18
)和两个调节杆(
19
)分别位于旋转调节轴(
12
)的两侧,两个微调螺杆(
18
)的底端面均与通气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生望毋战峰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汉威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