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工程上的斜桩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354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上的斜桩支撑装置,包括围护支撑组件,围护支撑组件位于道路的侧边并插接至基坑土体内,围护支撑组件的上端浇筑成型有压顶梁,压顶梁沿围护支撑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靠近道路侧边的压顶梁的一侧浇筑成型有混凝土块,且混凝土块与道路上的排水沟侧边浇筑连接成型,压顶梁的另一侧一体浇筑成型有加强墩,加强墩位于基坑的上方,基坑内斜向插接有钢斜撑,钢斜撑的一端插接至基坑土体内,另一端与加强墩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工程上的斜桩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工程上的斜桩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地下工程越来越大,越挖越深,桩锚围护结构得到大量应用,锚杆的施工应用较为普遍,但锚杆施工后会对后续地下工程的建设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很多城市开始限制锚杆的使用

而传统的排桩支撑造价又比较高,特别是一些道路边的小型地下工程的基坑施工中,如采用传统的排桩支撑,其造价成本会使得施工成本大大提升,而且排桩支撑都是需要水平支撑梁来对排桩的水平支撑,这样才能使得排桩支撑不会向基坑侧位移
(
倾斜
)
,而且会存在对基坑内挖土不方便,后期养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

成本低

抗变形能力强的地下工程上的斜桩支撑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地下工程上的斜桩支撑装置包括围护支撑组件,所述围护支撑组件位于道路的侧边并插接至基坑土体内,所述围护支撑组件的上端浇筑成型有压顶梁,所述压顶梁沿所述围护支撑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靠近道路侧边的所述压顶梁的一侧浇筑成型有混凝土块,且所述混凝土块与所述道路上的排水沟侧边浇筑连接成型,所述压顶梁的另一侧一体浇筑成型有加强墩,所述加强墩位于基坑的上方,所述基坑内斜向插接有钢斜撑,所述钢斜撑的一端插接至基坑土体内,另一端与所述加强墩相抵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围护支撑组件上端浇筑成型有压顶梁,且压顶梁与道路侧边通过浇筑成型方式设有混凝土块,这样使得围护支撑组件与道路侧边之间的拉力更好,同时通过斜向插接的钢斜撑,这样使得基坑内无水平向的支撑,挖土更为方便,造价及养护成本也较低,而且施工速度块,抗变形能力强

[0006]作为优选,所述围护支撑组件包括钢管桩和拉森钢板桩,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管桩之间设有两根所述拉森钢板桩,所述拉森钢板桩之间通过插接方式固定,所述钢管桩的外周向侧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插接勾条,所述插接勾条与所述拉森钢板桩端侧的插接槽相插接固定;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施工更为高效,同时大大降低了造价成本

[0007]作为优选,相邻的所述钢管桩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
1.5m
,且所述围护支撑组件每间隔
6m
设置有一根所述钢斜撑;这样的钢斜撑设置,使得基坑在挖土过程中更为方便,受阻碍的面积更小

[0008]作为优选,所述钢管桩长度为所述拉森钢板桩长度的
1.5
倍;这样的比例设置,使得整个围护支撑组件的强度更好

[0009]作为优选,所述加强墩与所述钢斜撑端部相抵的该面为斜面,且所述钢斜撑与所述围护支撑组件之间呈
45
°
夹角状分布;通过设置斜面,这样使得钢斜撑与加强墩之间的支
撑更为稳定,通过设置夹角状分布,使得钢斜撑的支撑效果更好

[0010]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块沿所述围护支撑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混凝土块的截面为楔形状;施工更为方便

[0011]作为优选,所述钢斜撑与浇筑成型之后的地库底板之间安装有止水片;这样使得钢斜撑与地库底板之间的间隙能通过止水片阻止地下水反上来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围护支撑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
围护支撑组件;
2、
道路;
3、
基坑;
4、
压顶梁;
5、
混凝土块;
6、
加强墩;
7、
钢斜撑;
8、
地库底板;
9、
止水板;
11、
钢管桩;
12、
拉森钢板桩;
21、
排水沟;
11

1、
插接勾条;
12

1、
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
1、2
所示,本技术包括围护支撑组件1,围护支撑组件1位于道路2的侧边并插接至基坑3土体内,围护支撑组件1的上端浇筑成型有压顶梁4,压顶梁4沿围护支撑组件1的长度方向设置,靠近道路2侧边的压顶梁4的一侧浇筑成型有混凝土块5,且混凝土块5与道路2上的排水沟
21
侧边浇筑连接成型,压顶梁4的另一侧一体浇筑成型有加强墩6,加强墩6位于基坑3的上方,基坑3内斜向插接有钢斜撑7,钢斜撑7的一端插接至基坑3土体内,另一端与加强墩6相抵

上述中的压顶梁4和混凝土块5在浇筑成型过程中,其内部均设有钢筋

[0016]围护支撑组件1包括钢管桩
11
和拉森钢板桩
12
,相邻的两根钢管桩
11
之间设有两根拉森钢板桩
12
,拉森钢板桩
12
之间通过插接方式固定,钢管桩
11
的外周向侧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插接勾条
11
‑1,插接勾条
11
‑1与拉森钢板桩
12
端侧的插接槽
12
‑1相插接固定

[0017]相邻的钢管桩
11
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
1.5m
,且围护支撑组件1每间隔
6m
设置有一根钢斜撑
7。
[0018]钢管桩
11
长度为拉森钢板桩
12
长度的
1.5


一般拉森钢板桩
12
的长度在
10m
,而钢管桩
11
的长度在
15m。
[0019]加强墩6与钢斜撑7端部相抵的该面为斜面,且钢斜撑7与围护支撑组件1之间呈
45
°
夹角状分布

[0020]混凝土块5沿围护支撑组件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混凝土块5的截面为楔形状

围护支撑组件1的顶面低于排水沟
21
的底面

[0021]钢斜撑7与浇筑成型之后的地库底板8之间安装有止水片
9。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沿道路的长度方向将一根根的钢管桩
11
插接至基坑3土体内,同时拉森钢板桩
12
与钢管桩
11
相插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地下工程上的斜桩支撑装置,包括围护支撑组件
(1)
,所述围护支撑组件
(1)
位于道路
(2)
的侧边并插接至基坑
(3)
土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支撑组件
(1)
的上端浇筑成型有压顶梁
(4)
,所述压顶梁
(4)
沿所述围护支撑组件
(1)
的长度方向设置,靠近道路
(2)
侧边的所述压顶梁
(4)
的一侧浇筑成型有混凝土块
(5)
,且所述混凝土块
(5)
与所述道路
(2)
上的排水沟
(21)
侧边浇筑连接成型,所述压顶梁
(4)
的另一侧一体浇筑成型有加强墩
(6)
,所述加强墩
(6)
位于基坑
(3)
的上方,所述基坑
(3)
内斜向插接有钢斜撑
(7)
,所述钢斜撑
(7)
的一端插接至基坑
(3)
土体内,另一端与所述加强墩
(6)
相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上的斜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支撑组件
(1)
包括钢管桩
(11)
和拉森钢板桩
(12)
,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管桩
(11)
之间设有两根所述拉森钢板桩
(12)
,所述拉森钢板桩
(12)
之间通过插接方式固定,所述钢管桩
(11)
的外周向侧设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云才胡湛弘周长婷洪少文黄俊佶崔骋炜李仲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