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及一种侧吹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38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及一种侧吹风箱,冷却风多孔板为立板,其分为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区域一、区域二和区域三;区域一的开孔直径为1.4~1.5mm,开孔密度为400~450个/m2,区域二的开孔直径为1.5~1.6mm,开孔密度为600~650个/m2或者区域一的开孔直径为1.5~1.6mm,开孔密度为600~650个/m2;区域二的开孔直径为1.4~1.5mm,开孔密度为400~450个/m2;区域三的开孔直径为1.3~1.4mm,开孔密度为350~400个/m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冷却风多孔板既能保证丝束均匀冷却又能减少用风量。多孔板既能保证丝束均匀冷却又能减少用风量。多孔板既能保证丝束均匀冷却又能减少用风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及一种侧吹风箱


[0001]本技术属于纺丝
,涉及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及一种侧吹风箱。

技术介绍

[0002]纤维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冷却风对初生丝束进行冷却,要求冷却风必须均匀送风,不能产生湍流,产生湍流会使丝束冷却不均匀。同时丝束从组件出来后经过无风区,再进入冷却风冷却时,不能快速冷却,尤其单丝纤度大的品种更应该注意,快速冷却会使单丝产生“皮芯结构”,也就是单丝表层冷却,而内部没有完全冷却,这样会使产品产生毛丝等外观异常造成降等,同时产品的物性品质也造成不良影响,对后道客户使用造成影响。
[0003]专利CN103820869B公开了一种侧吹风箱装置,包括纺丝箱体,纺丝箱体内设有垂直滤网和油架,纺丝箱体下方连接有侧吹风箱,侧吹风箱下方软连接有多孔整流板,多孔整流板下方设有风阀,多孔整流板采用矩形的方式均匀分布有孔,孔的形状为圆形,直径为5

7mm,该多孔整流板的孔径单一且孔在整块整流板上均匀分布,虽可使侧吹工艺风在整个冷却区域内风速均匀,但却无法对丝束进入冷却工序的不同阶段进行区别冷却,进而仍会导致形成“皮芯丝”,同时为保证产品品质,必须使得丝束均匀冷却,但丝束均匀冷却的过程中会生产用风量增加,产生能耗浪费。
[0004]因此,开发一种既能保证丝束均匀冷却又能减少用风量的冷却方式极具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及一种侧吹风箱。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冷却风多孔板为立板,其分为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区域一、区域二和区域三;区域一的开孔直径为1.4~1.5mm,开孔密度为400~450个/m2;区域二的开孔直径为1.5~1.6mm,开孔密度为600~650个/m2;区域三的开孔直径为1.3~1.4mm,开孔密度为350~400个/m2。
[0008]区域三“静压区”开孔直径及开孔密度都比前两个区小,侧吹风送风由下至上,该区域这样设置目的减少出风量,给上面两个区域提供足够风量,使得风室内送风压力稳定,形成静压区,使送风为“层流”,避免产生“湍流”,该区域为节省送风用量主要区域,同时该区域也为丝束补充冷却效果,使丝束产生一定弧度包角,便于丝束稳定,提高后面油嘴上油丝束稳定性;区域二为“冷却区”,主要作用是给丝束充分冷却,同时丝束在该区域形成“凝固点”,所以该区域开孔直径及开孔密度是三个区域里最大的,使丝束产生最大弧度包角,同时侧吹风与环境风达到平衡,提高丝束稳定性;区域一为“渐变区”,使丝束出喷丝板后经过无风区进入侧吹风里,初步进行冷却,避免粗旦少孔丝急速冷却形成“皮芯丝”,即单丝外面冷却内部未冷却充分,使丝束初步冷却,再进入冷却区充分冷区,将传统的冷却区下移,
使丝束缓慢充分冷却,便于单丝内部高分子链取向结晶产生,有利于优化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指标。
[0009]综合三个多孔板区域分布,目的是提供一种静压稳态分段式送风环境,将原有整块均匀送风形式改变为分区域送风形式,每个区域针对产品起到不同作用,每个区域开孔直径及密度不一样,使得每个区域送风风速不一样,优势在于有的放矢的利用各个区域达到最优结果,针对整块风网而言,三个区域的风速不是均匀的,区域选择针对单丝结晶取向、丝束凝固点形成、丝束稳定及送风与环境风平衡稳态所决定的。
[0010]如图3所示,冷却区域分成三个区域可以将优势风速集中在冷却区(凝固点形成区域),而区域三静压区的设置目的就是减少风量外泄,给冷却区提供足够风量。假设按传统多孔板整块开孔直径及密度一致,想要节省风量,达到节能效果就只能降低送风出口开度,这样风速就降低了,这样丝束凝固点下移,不利于产生及产品品质。如果想达到快速冷却,只能提高风阀开度,风速提高,丝束在凝固点区域冷却后,该专利中区域三位置风速跟上面区域一样,但丝束此时并不需要冷却,这样就大大浪费了用风量。同理,单独去将整块风网开孔直径及密度进行更改,只能达到一种效果,就是要达到产品品质就浪费用风量,要节省用风量产品品质达不到要求,没办法同时兼顾。
[0011]此种结构的冷却风多孔板可以用于生产2000D/192F以上产品。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冷却风多孔板为矩形立板;区域一、区域二和区域三都为矩形区域,且与冷却风多孔板等宽;区域一的高度为0.4~0.5m;区域二的高度为0.5~0.6m;区域三的高度为0.4~0.5m。
[0014]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冷却风多孔板的宽度为1.1~1.3m。
[0015]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区域一、区域二或区域三中,孔洞均匀分布。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冷却风多孔板为立板,其分为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区域一、区域二和区域三;区域一的开孔直径为1.5~1.6mm,开孔密度为600~650个/m2;区域二的开孔直径为1.4~1.5mm,开孔密度为400~450个/m2;区域三的开孔直径为1.3~1.4mm,开孔密度为350~400个/m2。
[0017]此种结构的冷却风多孔板与前一种结构的冷却风多孔板的区别主要在于区域一为“冷却区”,区域二为“渐变区”,此种结构的冷却风多孔板可以用于生产2000D/244F等以下细旦多孔产品,因为细旦多孔丝单丝纤度偏小,冷却效果容易达到,皮芯丝产生可能性小,这样就可以先冷却,便于纺丝速度提升。
[00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9]如上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冷却风多孔板为矩形立板;区域一、区域二和区域三都为矩形区域,且与冷却风多孔板等宽;区域一的高度为0.4~0.5m;区域二的高度为0.5~0.6m;区域三的高度为0.4~0.5m。
[0020]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冷却风多孔板的宽度为1.1~1.3m。
[0021]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区域一、区域二或区域三中,孔洞均匀分布。
[002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侧吹风箱,包括风箱主体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却风
多孔板。
[002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24]如上所述的一种侧吹风箱,还包括蜂窝板、钢丝网、水平滤网、软管和风阀;冷却风多孔板的一侧与风箱主体的侧部连接,冷却风多孔板的另一侧与蜂窝板的一侧连接,蜂窝板的另一侧与钢丝网连接;水平滤网的上侧与风箱主体的底部连接,水平滤网的下侧通过软管与位于风箱主体外部的风阀连接。
[0025]有益效果:
[0026]本技术的一种冷却风多孔板结构简单,既能保证丝束均匀冷却又能减少用风量。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一种冷却风多孔板正视图;
[0028]图2为一种侧吹风箱示意图;
[0029]图3为一种冷却区域示意图;
[0030]图中,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其特征在于,冷却风多孔板为立板,其分为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区域一、区域二和区域三;区域一的开孔直径为1.4~1.5mm,开孔密度为400~450个/m2;区域二的开孔直径为1.5~1.6mm,开孔密度为600~650个/m2;区域三的开孔直径为1.3~1.4mm,开孔密度为350~400个/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其特征在于,冷却风多孔板为矩形立板;区域一、区域二和区域三都为矩形区域,且与冷却风多孔板等宽;区域一的高度为0.4~0.5m;区域二的高度为0.5~0.6m;区域三的高度为0.4~0.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其特征在于,冷却风多孔板的宽度为1.1~1.3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其特征在于,区域一、区域二或区域三中,孔洞均匀分布。5.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其特征在于,冷却风多孔板为立板,其分为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区域一、区域二和区域三;区域一的开孔直径为1.5~1.6mm,开孔密度为600~650个/m2;区域二的开孔直径为1.4~1.5mm,开孔密度为400~450个/m2;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玉琦杨勇王栋黄晓春刘树生唐兵兵沈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