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对中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85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5
一种管材对中夹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沿中心线开设一道贯通两侧的第一凹槽,在工作台两端分别开设贯通两侧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对称设置,第一凹槽底部中心设有升降圆台,升降圆台下方连接升降气缸,将工作台上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区域设为第一工位,将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的区域设为第二工位,第一、第二工位的一侧对称布设有若干夹持气缸,第一、第二工位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夹持气缸对应的抵靠座,所述升降气缸与若干夹持气缸分别通过气管与气动控制开关连接。使用本夹具对管件进行铣加工时,利用夹具完成管件的对中、夹紧工作,只需一次对刀,无需重复对刀,直接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对中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铣加工夹具
,具体涉及一种管材对中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在对一种管件两端进行铣加工时,需要通过夹持装置将管件固定,但是现有的夹持装置每次在夹持管件时需要先手动上紧夹具,再调整夹持装置的位置进行对刀,每次夹持管件都需要重复对刀,人工调整效率慢,管件摆放位置的精准度较差,生产效率较低,产品返工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管材对中夹具,通过夹具完成对中夹紧的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管材对中夹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沿中心线开设一道贯通两侧的第一凹槽,在工作台两端分别开设贯通两侧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对称设置,第一凹槽底部中心设有升降圆台,升降圆台下方连接升降气缸,将工作台上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区域设为第一工位,将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的区域设为第二工位,第一、第二工位的一侧对称布设有若干夹持气缸,第一、第二工位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夹持气缸对应的抵靠座,所述升降气缸与若干夹持气缸分别通过气管与气动控制开关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夹持气缸伸出端固接压块,所述压块为尼龙压块。
[0007]优选的,所述气动控制开关为气源脚踏阀。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9]1.将管件手动摆放在夹具的工位上,利用夹具完成管件的对中、夹紧工作,只需一次对刀,无需重复对刀,直接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10]2.刀具沿第一、第二和第三凹槽运动,第一、第二和第三凹槽底部低于第一、第二工位的顶面,为铣刀提供了加工余量,保证管件的两个端面得到完全加工的同时,铣刀不会与第一、第二工位的顶面发生撞刀的现象,提高了加工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4]其中,1

工作台,101

第一凹槽,102

第二凹槽,103

第三凹槽,104

第一工位,105

第二工位,2

升降圆台,3

升降气缸,4

夹持气缸,401

压块,5

抵靠座,6

气源脚踏阀,7

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6]在本技术中,术语如“左”、“右”、“底”、“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技术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管材对中夹具,包括矩形的工作台1,工作台沿中心线开设一道贯通两侧的第一凹槽101,在工作台两端分别开设贯通两侧的第二凹槽102和第三凹槽103,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对称设置,第一凹槽底部中心设有升降圆台2,升降圆台下方连接升降气缸3,将工作台上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区域设为第一工位104,将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的区域设为第二工位105,第一、第二工位的一侧对称布设有四个夹持气缸4,每个工位安装两个夹持气缸负责管件的夹持固定,夹持气缸伸出端固接压块401,压块为尼龙压块,第一、第二工位的另一侧安装有与夹持气缸对应的抵靠座5,升降气缸与四个夹持气缸分别通过气管与气源脚踏阀6连接。
[0018]一种管材对中夹具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两个待加工管件7分别放置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踩下气源脚踏阀,四个夹持气缸的伸出端收缩,升降圆台从第一凹槽底部升起,将两个管件的一端与升降圆台抵靠接触,管件一端的弧形凹口与升降圆台的外周贴合,使两个管件完成对中工作,松开气源脚踏阀,升降圆台下降,升降圆台的顶面落至与第一凹槽底部齐平,同时,四个夹持气缸的伸出端伸出,夹持气缸推动管件位移并与抵靠座完成夹持工作,当对管件两端进行铣加工时,刀具沿第一、第二和第三凹槽运动,第一、第二和第三凹槽底部低于第一、第二工位的顶面,为铣刀提供了加工余量,保证管件的两个端面得到完全加工的同时,铣刀不会与第一、第二工位的顶面发生撞刀的现象,提高了加工作业的安全性。
[0019]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对中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沿中心线开设一道贯通两侧的第一凹槽,在工作台两端分别开设贯通两侧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对称设置,第一凹槽底部中心设有升降圆台,升降圆台下方连接升降气缸,将工作台上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区域设为第一工位,将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的区域设为第二工位,第一、第二工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锋黄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瑞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