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804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5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包括主体、车轮、悬架系统、动力系统、操控系统和电源系统,其中,电源系统包括动力电池、车载电源和保护电路,动力电池通过保护电路连接至车载电源;其中,供电系统包括高压供电电路、变压器、至少两个低压供电电路;高压供电电路通过变压器与至少两个低压供电电路连接;其中,变压器包括至少两个低压侧绕组,分别与至少两个低压供电电路对应连接;至少两个低压供电电路输出端的正极相互连接,至少两个低压供电电路输出端的负极接地。本申请有效提高了电动摩托车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电动摩托车驾驶时的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摩托车


[0001]本申请涉及机动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技术的发展,新能源供电技术已在电动摩托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新能源电动摩托车供电系统中包括高压供电系统和低压供电系统,其中,低压供电系统的工作模式为,低压电池和DC/DC(直流/直流)高低压转换器联合对整车低压用电器供电。随着新能源电动摩托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辅助驾驶、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等技术也逐渐成熟,低压用电量随之大幅增加,因此传统电动摩托车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难以满足要求,影响了电动摩托车正常驾驶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电动摩托车中供电系统工作不稳定的问题,目前还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能够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电动摩托车驾驶时的安全性。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摩托车,包括主体、车轮、悬架系统、动力系统以及供电系统;车轮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悬架系统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所述前车轮通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摩托车,包括:主体;车轮,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悬架系统,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所述前车轮通过所述前悬架连接至所述主体,所述后车轮通过所述后悬架连接至所述主体;动力系统,至少部分支撑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前车轮和所述后车轮至少其中之一传动连接至所述动力系统;供电系统,布置于所述主体上,包括高压供电电路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低压供电电路,所述高压供电电路通过所述变压器与所述至少两个低压供电电路连接;其中,所述变压器包括至少两个低压侧绕组,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低压供电电路对应连接;所述至少两个低压供电电路输出端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至少两个低压供电电路输出端的负极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供电电路包括高压直流电源、全桥电路,所述变压器包括高压侧绕组,所述高压直流电源与所述全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侧绕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三开关管串联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二开关管与所述第四开关管串联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所述高压侧绕组跨接在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为场效应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高压侧绕组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