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件的自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2506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2
一种冲压件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上冲压块,该上冲压块通过上模固定螺栓固定上模,上模处加工定位杆避让孔和导向杆避让孔,在上模正下方安装下模及底座,下模处安装导向杆,底座处安装气缸,定位杆与所述气缸连接,定位杆的上端穿过下模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件的自动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件的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视支架是专为平板电视机

液晶电视机挂于墙壁而研制的电视机周边设备

它适用于家庭客厅

卧室

办公室

会议厅

展览馆

酒店

机场

火车站,医院,巴士站

购物广场等场所

[0003]电视支架基本都是通过冲压件组装而成,目前的冲压件生产基本采用人工下料或机械手下料,人工下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机械手下料成本高,同时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压件的自动下料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压件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上冲压块,上冲压块通过上模固定螺栓固定上模,在上模正下方安装下模及底座,上模处加工定位杆避让孔和导向杆避让孔,下模处安装导向杆,底座处安装气缸,定位杆的下端与气缸连接,定位杆的上端穿过下模通孔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下模通过下模固定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底座处加工底座台阶孔,气缸安装在底座台阶孔内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下模的左侧安装工作台,工作台上方固定安装电磁线圈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0]装置通过活动的定位杆与电磁线圈组合工作,实现冲压件的自动下料,节约劳动成本,同时大大降低操作者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冲压件的自动下料装置的主视图;
[0012]图2为下模处的俯视图;
[0013]图3为冲压后工件失去重心的状态;
[0014]图4为定位杆复位顶出状态

[0015]图中:
1、
上冲压块;
2、
上模;
21、
上模固定螺栓;
22、
定位杆避让孔;
23、
导向杆避让孔;
3、
料板;
31、
工件;
4、
下模;
41、
导向杆;
42、
下模通孔;
43、
下模固定螺栓;
5、
底座;
51、
底座台阶孔;
6、
气缸;
61、
定位杆;
7、
工作台;
71、
电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
1、2
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冲压件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上冲压块1,上
冲压块1通过上模固定螺栓
21
固定上模2,在上模2正下方安装下模4及底座5,下模4通过下模固定螺栓
43
与底座5固定连接

上模2处加工定位杆避让孔
22
和导向杆避让孔
23
,下模4处安装导向杆
41
,底座5处安装气缸6,定位杆
61
的下端与气缸6连接,定位杆
61
的上端穿过下模通孔
42。
底座5处加工底座台阶孔
51
,气缸6安装在底座台阶孔
51


下模4的左侧安装工作台7,工作台7上方固定安装电磁线圈
71。
[0017]装置通过活动的定位杆与电磁线圈组合工作,实现冲压件的自动下料,节约劳动成本,同时大大降低操作者的安全风险

[0018]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技术,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0019]工作时送料机构将料片从左往右输送,碰到最右侧的定位杆后,电磁线圈工作将料板吸住,上模往下冲压成型后往上,定位杆往下,电磁线圈断电,后面的料板推着前面加工好的工件往右运动,直到工件由于重心作用往下掉
(
参见图3‑
4)
,定位杆往上将料板挡住,继续下个工作流程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冲压件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上冲压块
(1)
,所述上冲压块
(1)
通过上模固定螺栓
(21)
固定上模
(2)
,在所述上模
(2)
正下方安装下模
(4)
及底座
(5)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
(2)
处加工定位杆避让孔
(22)
和导向杆避让孔
(23)
,所述下模
(4)
处安装导向杆
(41)
,所述底座
(5)
处安装气缸
(6)
,定位杆
(61)
的下端与所述气缸
(6)
连接,所述定位杆
(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江波刘祥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普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