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片除金搪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241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芯片除金搪锡装置,包括由上至下的工作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片除金搪锡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芯片搪锡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芯片除金搪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元素由于化学稳定性好

不易氧化

耐磨

导电性能好和接触电阻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中

在焊接金属元器件过程中,焊点中会形成
Au

Sn
金属间化合物,其维式硬度高达
750
,呈现明显脆硬性,这种化合物的存在将导致焊点力学性能大幅下降,严重影响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焊点中由于存在
Au

Sn
金属间化合物而发生脆性断裂失效的现象称为“金脆”。
为防止“金脆”现象的发生,国内外军工标准中都规定了镀金的元器件除金搪锡处理后方可焊接

目前,对电子元器件除金搪锡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搪锡法,即用烙铁进行手工搪锡

该方法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生产效率低,易产生除金不均匀现象

例如现有一种
CSPGA
芯片,引脚表面镀
1.27um~5.7um
厚度的金,为避免发生“金脆现象”,需要在焊接前对引脚进行除金搪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手动升降的芯片除金搪锡装置,方便操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芯片除金搪锡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工作平台

升降机构

底座,所述工作平台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芯片的凹槽;
[0006]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A
连杆
、B
连杆
、A
滑块
、B
滑块

丝杆

调节旋钮

滑轨;所述
A
连杆和
B
连杆设置为剪叉机构,二者中部通过一号旋转轴铰接;所述
A
连杆下端通过二号旋转轴与底座铰接,上端通过三号旋转轴

四号旋转轴与
A
滑块铰接,所述
A
滑块设置于工作平台底部的丝杆上,所述丝杆一端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带动丝杆旋转,进而带动
A
滑块沿丝杆左右移动;所述
B
连杆上端通过五号旋转轴与工作平台铰接,下端通过六号旋转轴与
B
滑块铰接,所述
B
滑块沿底座上端的滑轨左右移动

[0007]所述工作平台左端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芯片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底面开设有用于芯片引脚穿过的引脚通孔,所述引脚通孔的布置方式与待处理芯片的芯片引脚布置方式相同,所述凹槽底部漏出的芯片引脚长度等于芯片引脚需要搪锡的高度

[0008]所述工作平台下表面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与其一体结构的第一立柱

第二立柱

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设置有用于与五号旋转轴铰接的通孔,所述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内分别设置有一号轴承和二号轴承,所述丝杆左端与一号轴承固接,所述丝杆右端穿过二号轴承与调节旋钮固接,且所述丝杆与二号轴承固接;所述
A
滑块侧壁分别设置有用于与三号旋转轴

四号旋转轴连接的带内螺纹的凹槽,所述
A
滑块设置有用于与丝杆配合旋转的带内螺纹的通孔,旋转调节旋钮带动丝杆同步旋转,丝杆旋转带动
A
滑块沿其滑动

[0009]所述底座上表面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与其一体结构的第四立柱

第五立柱

第六
立柱,所述第四立柱设置有用于与二号旋转轴铰接的通孔,所述第五立柱和第六立柱之间连接有滑轨;所述
B
滑块上表面开设有用于与滑轨卡接的凹槽,
A
滑块沿丝杆滑动的同时,在旋转轴作用下,带动
B
滑块沿滑轨滑动,进而实现工作平台的升降

[0010]所述一号旋转轴

二号旋转轴

五号旋转轴

六号旋转轴均由双头螺栓和螺母组成;所述三号旋转轴

四号旋转轴均由双头螺栓组成,其中一头与
A
滑块通过螺纹紧固,另一头通过螺母紧固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转动调节旋钮带动丝杆旋转,进而带动丝杆上的
A
滑块滑动,
A
滑块
、 A
连杆
、B
滑块
、B
连杆可看做一个剪叉机构,
A
滑块滑动带动
A
连杆
、B
连杆
、B
滑块进行相应移动,从而使除金搪锡工装实现升降功能

[0013]本技术的结构设计操作简单,可靠性高,可以有效除金又不隐性损伤器件

该结构可替换性比较高,可以适用不同尺寸的芯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芯片除金搪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中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中
A
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中
A
滑块与旋转轴紧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中
B
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中
A
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技术中
B
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本技术芯片除金搪锡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
10
是本技术芯片除金搪锡装置使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
底座,2‑
工作平台,3‑
丝杆,4‑
A
滑块,5‑
A
连杆,6‑
B
滑块,7‑
B
连杆,8‑
调节旋钮,9‑
凹槽,
10

芯片,
11

锡锅,
12

芯片引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芯片除金搪锡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工作平台(2)

升降机构和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2)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芯片(
10
)的凹槽(9);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A
连杆(5)
、B
连杆(7)
、A
滑块(4)
、B
滑块(6)

丝杆(3)

调节旋钮(8)

滑轨(
13
);所述
A
连杆(5)和
B
连杆(7)设置为剪叉机构,二者中部通过一号旋转轴(
14
)铰接;所述
A
连杆(5)下端通过二号旋转轴(
15
)与底座(1)铰接,上端通过三号旋转轴(
16


四号旋转轴(
17
)与
A
滑块(4)铰接,所述
A
滑块(4)设置于工作平台(2)底部的丝杆(3)上,所述丝杆(3)一端设置有调节旋钮(8),所述调节旋钮(8)带动丝杆(3)旋转,进而带动
A
滑块(4)沿丝杆(3)左右移动;所述
B
连杆(7)上端通过五号旋转轴(
18
)与工作平台(2)铰接,下端通过六号旋转轴(
19
)与
B
滑块(6)铰接,所述
B
滑块(6)沿底座(1)上端的滑轨(
13
)左右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除金搪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2)左端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芯片的凹槽(9),所述凹槽(9)内底面开设有用于芯片引脚(
12
)穿过的引脚通孔,所述引脚通孔的布置方式与待处理芯片的芯片引脚(
12
)布置方式相同,所述凹槽(9)底部漏出的芯片引脚(
12
)长度等于芯片引脚(
12
)需要搪锡的高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除金搪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2)下表面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与其一体结构的第一立柱(
20


第二立柱(
21


第三立柱(
22
),所述第一立柱(
20
)设置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璐璐季秋桦王专许世怡杨丽云左秀权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光电聚能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