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232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镜片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两个导向柱、机架和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两个弹簧、抵持板、两个固定盒和接收盘,两个弹簧分别与对应的固定盒相互抵持,两个弹簧还分别与抵持板相互抵持,抵持板与对应的固定盒滑动连接,两个固定盒分别与输送带固定连接,接收盘与机架固定连接,通过抵持板将模具从两个固定夹之间弹出,并使模具进入接收盘内进行冷却,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注塑完成的模具温度比较高,并且没有设置自动下料的机构,而在模具送出时,需要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取下,从而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烫伤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镜片注塑机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眼睛镜片使用的大多是树脂镜片。树脂镜片在生产成型前呈液态状态。在生产时将树脂液体注入模具,以往都是采用人工手工注塑。但是人工手工注塑时容易出现泼洒浪费,而且液态树脂单体在注塑时会有一定的挥发,这些挥发的树脂单体会影响到操作工的身体安全。而且由人工生产的产品的成本也非常高。
[0003]现有技术专利CN105014867A公开了一种树脂镜片自动注塑机,由注塑机构、粘胶机构、送料机构、树脂存储机构和机架组成,所述的注塑机构和粘胶机构固定在机架上、送料机构固定在机架的下部,驱动电机带动输送带上的模具固定夹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固定夹上放置有注塑模具,送料机构输送模具固定夹到注塑机构的注塑枪下注塑,再送入粘胶机构处,由粘胶机构将胶粘在模具口并封住,注塑好的模具送出,输送带继续前进将注塑好的注塑模具送出,由人工从输送带上取下,该现有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而且工作可靠,生产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0004]但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注塑完成的模具温度比较高,并且没有设置自动下料的机构,而在模具送出时,需要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取下,从而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下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注塑完成的模具温度比较高,并且没有设置自动下料的机构,而在模具送出时,需要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取下,从而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烫伤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两个导向柱、机架和下料机构,所述导向柱的上设置有粘胶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注塑机构、两个限位架和输送带,所述注塑机构与两个所述限位架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且所述限位架还位于所述输送带与所述注塑机构之间,所述限位架的一端设置有半圆限位板,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多组固定组件,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夹,两个所述导向柱分别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所述机架、所述输送带和多组所述固定组件内均设置有所述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两个弹簧、抵持板、两个固定盒和接收盘,所述抵持板的两端与所述固定盒的内底部均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接收盘的一侧具有开口,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盒相互抵持,并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上,且两个所述弹簧还分别与所述抵持板相互抵持,并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上,所述抵持板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盒滑动连接,并贯穿所述固定盒的上方,且还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夹之间,两个所述固定盒分别与所述输送带固定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固定组件的两侧,所述接收盘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半圆限位板的一侧,且所述开口与所述输送带呈相对设置。
[0007]其中,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软垫,所述软垫与所述接收盘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接
收盘内。
[0008]其中,所述抵持板包括两个抵持块和板体,两个所述抵持块分别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对称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上方,且两个所述抵持块还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盒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弹簧还分别与所述板体相互抵持。
[0009]其中,所述自动下料装置还包括两个检测开关,两个所述检测开关分别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对称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导向柱的一侧。
[0010]其中,所述注塑机构包括升降块、升降丝杆和伺服电机,所述升降块上设置有注塑枪,所述升降块与所述升降丝杆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升降丝杆上,所述升降丝杆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的一种自动下料装置,通过两个所述限位架将所述抵持板的两端挤压至所述固定盒内,使所述抵持板向下移动至所述输送带的端面,再将模具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夹之间,并位于所述抵持板上,再进行注塑与粘胶流程后,所述输送带将两个所述固定盒从对应的所述半圆限位板处带出,两个所述弹簧对所述抵持板进行挤压,所述抵持板向上进行弹射,将两个所述固定夹之间的模具进行弹出,模具弹射至所述接收盘内,从而可实现自动下料,并使模具在所述接收盘内冷却后,工作人员再对其进行拿取,以此方式解决了由于注塑完成的模具温度比较高,并且没有设置自动下料的机构,而在模具送出时,需要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取下,从而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烫伤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图1中C

C线的剖视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8]101

导向柱、102

机架、103

粘胶机构、104

注塑机构、105

限位架、106

输送带、107

半圆限位板、108

固定夹、109

抵持块、110

弹簧、111

板体、112

固定盒、113

接收盘、114

定位柱、115

开口、116

软垫、201

检测开关、202

升降块、203

升降丝杆、204

伺服电机、205

注塑枪。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第一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图4,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1中C

C线的剖视图。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两个导向柱101、机架102和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两个弹簧110、抵持板、两个固定盒112、接收盘113和软垫116,所述抵持板包括两个抵持块109和板体111,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由于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两个导向柱和机架,所述导向柱的上设置有粘胶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注塑机构、两个限位架和输送带,所述注塑机构与两个所述限位架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且所述限位架还位于所述输送带与所述注塑机构之间,所述限位架的一端设置有半圆限位板,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多组固定组件,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夹,两个所述导向柱分别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机架、所述输送带和多组所述固定组件内均设置有所述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两个弹簧、抵持板、两个固定盒和接收盘,所述抵持板的两端与所述固定盒的内底部均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接收盘的一侧具有开口,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盒相互抵持,并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上,且两个所述弹簧还分别与所述抵持板相互抵持,并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上,所述抵持板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盒滑动连接,并贯穿所述固定盒的上方,且还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夹之间,两个所述固定盒分别与所述输送带固定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固定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安贵向小贞项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瑛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