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湿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再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215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9:00
一种自动调节湿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再循环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湿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再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氢能

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具体涉及可适应燃料电池汽车实际运行过程中宽工作范围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再循环加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传统的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世界能源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

绿色低碳

应用广泛的清洁能源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
)具有高效率

高能量密度

低排放

模块化等优点被人们广泛关注
。 PEMFC
的实际应用中,氢气流量较小会造成膜电极的损伤,为始终保持高效的电池运行状态,通常的做法是提供过量的氢气

然而,过量的氢气会造成氢气利用率的下降

环境污染以及一些安全问题
。PEMFC
阳极氢气燃料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流通模式

死端模式和再循环模式

相对于前面两种模式,再循环模式使得
PEMFC
的发电效率大幅度提高,是燃料处理方式中主要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已经广泛应用于市场上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中

目前市面上的循环模式主要有氢气再循环泵

单引射器

多引射器模式等

[0003]上述阳极气体再循环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
单个的氢气再循环泵具有较大的噪声及振动,在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全程中使用会造成过多的额外功率消耗
。2、
单个引射器的工作范围较窄,低功率区间可靠性差
, 不能主动调节
。3、
多个引射器提高了汽车管路的复杂性,各个结构之间缺少关联性,造成成本增加
。4、
传统再循环模式中对于湿度对引射器的引射比及燃料电池系统影响的考虑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提出的各种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存在的单引射器的窄工作范围

多模式下管路复杂性

对引射器和循环气体的湿度控制等不足,提出一种自动调节湿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再循环系统,通过采用氢气循环泵

涉及适合中功率和高功率的引射器,实现低



高三个不同功率的再循环模式切换,使得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不同功率下均可以实现较大程度的气体再循环功能

此外,通过对再循环气体的湿度控制,使引射器保持在较高引射比下工作,燃料电池也在较适宜的湿度下运行

实现了气体再循环系统的宽工作范围和良好湿度控制的高效耦合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节湿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再循环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

阳极气体再循环单元

阴极气体再循环单元和湿度控制单元;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包括:储氢罐

空气压缩机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水箱

第六阀门

第七阀门;所述阳极气体再循环单元包括:第一阀门

第二阀门

第一引射器

第二引射器

第三阀门

第四阀门

氢气循环泵

第五阀门

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阴极气体再循环单元包括:第三引射器

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湿度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加湿器

第二加湿器

第一控制器

第二控制器

流量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等

[000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储氢罐出口分别与第一阀门

第二阀门入口相连,空气压缩机出口与第三引射器一次流入口相连,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出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入口相连,第一气液分离器液体出口分别与水箱和第六阀门入口相连,第六阀门出口与外界相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出口与第二气液分离器入口相连,第二气液分离器液体出口分别与水箱和第七阀门入口相连,第七阀门出口与外界相通,水箱阶段性为第一加湿器和第二加湿器供水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阳极气体再循环单元:第一气液分离器出口分别与第三阀门和氢气循环泵入口相连,氢气循环泵出口与第一加湿器入口相连,第一加湿器出口分别于第三阀门

第四阀门入口相连,第三阀门出口与第一引射器二次流入口相连,第一引射器混合流出口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入口相连,第四阀门出口与第二引射器二次流入口相连,第二引射器混合流出口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入口相连,第一阀门出口与第一引射器一次流入口相连,第二阀门出口与第二引射器一次流入口相连

所述阴极气体再循环单元:第二气液分离器出口分别与第七阀门和第二加湿器入口相连,第二加湿器出口与第三引射器二次流入口相连,第三引射器混合流出口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入口相连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低



高三种不同运行功率下,切换不同的阳极气体再循环模式

低功率时,关闭第二阀门

第三阀门

第五阀门,此时第一引射器

第二引射器不具有引射能力,视为管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出口处未反应完全的氢气通过氢气循环泵重新进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入口

中功率时,关闭第一阀门

第三阀门

氢气循环泵,此时未反应完全的氢气进入第二引射器的二次流入口,被引射后重新参与反应

高功率时,关闭第二阀门

第四阀门

氢气循环泵,此时未反应完全的氢气进入第一引射器的二次流入口,被引射后重新参与反应

[0009]优选的,第一控制器与第一加湿器相连,实时检测第一引射器和第二引射器一次流入口和二次流入口处的流量

压力和温度

第二控制器与第二加湿器相连,实时检测第三引射器一次流入口和二次流入口处的流量

压力和温度

通过计算引射比控制加湿量,使引射器性能达到最优

[0010]优选的,在阴极和阳极出口加装第一气液分离器

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动调节湿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

阳极气体再循环单元

阴极气体再循环单元和湿度控制单元;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包括:储氢罐(1)

空气压缩机(
1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9)

第六阀门(
12


第七阀门(
16
);根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9)在低



高三种不同运行功率下情况,通过改变阀门开关,切换阳极气体再循环单元不同的气体再循环模式
。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湿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气体再循环单元包括:第一阀门(2)

第二阀门(4)

第一引射器(3)

第二引射器(7)

第三阀门(5)

第四阀门(6)

氢气循环泵(
10


第五阀门(
11


第一气液分离器(
13
);所述阴极气体再循环单元包括:第三引射器(
18


第二气液分离器(
14
);所述湿度控制单元包括:水箱(
15


第一加湿器(8)

第二加湿器(
20


第一控制器(
21


第二控制器(
19

。3.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湿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储氢罐(1)出口分别与第一阀门(2)

第二阀门(4)入口相连,空气压缩机(
17
)出口与第三引射器(
18
)一次流入口相连,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9)阳极出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
13
)入口相连,第一气液分离器(
13
)液体出口分别与水箱(
15
)和第六阀门(
12
)入口相连,第六阀门(
12
)出口与外界相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9)阴极出口与第二气液分离器(
14
)入口相连,第二气液分离器(
14
)液体出口分别与水箱(
15
)和第七阀门(
16
)入口相连,第七阀门(
16
)出口与外界相通,水箱(
15
)阶段性为第一加湿器(8)和第二加湿器(
20
)供水
。4.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湿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气体再循环单元:第一气液分离器(
13
)出口分别与第三阀门(5)和氢气循环泵(
10
)入口相连,氢气循环泵(
10
)出口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英杰王杰董周水清何兴高增梁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