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89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显示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LCD
产品不能满足轻



快速响应和低功耗等需求,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有机发光二极管
)
显示技术,凭借其响应速度快

工作温度范围宽

对比度高

可视角度大

面板超薄且能实现柔性显示和透光显示等优点逐渐成为主流显示技术

[0003]双面显示器是一种能够在显示器件两侧显示图像的器件,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可应用于通讯行业

政府窗口

金融行业

交通行业等窗口行业的营业厅,飞机场

火车站

地铁站

食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数码照相机

摄像机

手机等电子产品等等

传统双面显示器件多为将两块显示板相对放置,使两侧分别能看到一块显示板

尽管这样做到了双面显示,但其本质是将两个单面的显示板叠加,必然带来所占空间大

功耗大

制作成本大等缺点r/>。
因此,如何使得双面显示面板呈现整体轻薄化

驱动集成化,成为了双面显示面板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

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单双面的切换,且能实现不同分辨率的显示

[000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器件

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夹设在所述第一电子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之间,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分别向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发射光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种不同的显示模式,所述显示面板的的数据驱动模块根据不同显示模式生成不同的数据驱动信号至所述有机发光器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根据不同的显示模式选择透光或不透光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三电极

第四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二电致变色层;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

阴极以及设置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中,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和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之间,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与所述阳极之间,所述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第三电极

第四电极以及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和阳极由透光薄膜材料形成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一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三电极

第四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二电致变色层;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

阴极以及设置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之间,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所
述第二电致变色层与所述阳极之间,所述第一电极

第三电极

第四电极以及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和阳极由透光薄膜材料形成

[0008]可选的,对应显示面板的每个子像素设置一个所述有机发光器件,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中,包括两个红色子像素

两个绿色子像素和两个蓝色子像素,任意两个相同颜色子像素对应的两个第一电致变色器件中,其中一个第一电致变色器件透光,另一个第一电致变色器件不透光或透光;任意两个相同颜色子像素对应的两个第二电致变色器件中,其中一个第二电致变色器件透光,另一个第二电致变色器件不透光或透光

[0009]可选的,对应显示面板的每个子像素设置一个所述有机发光器件,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中,其中一个像素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四电极连接第一控制线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实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或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的透光或不透光;另一个像素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连接第二控制线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实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或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的透光或不透光

[0010]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对应显示面板的每个子像素设置一个所述有机发光器件,沿显示面板的列方向上,多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一体成型,且相互连通,多个子像素对应的第四电极一体成型,且相互连通

[001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上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0012]检测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
[0013]根据显示模式生成不同的数据驱动信号至所述有机发光器件;以及
[0014]根据显示模式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透光或不透光;
[0015]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分别向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发射光线,当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透光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射光线穿过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对应的显示面进行显示

[0016]可选的,沿显示面板的行方向,以至少两个像素为一组,两个像素内包括两个红色子像素

两个绿色子像素和两个蓝色子像素,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包括双面独立显示模式,所述根据显示模式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透光或不透光的步骤包括:
[0017]根据双面独立显示模式,控制两个相同颜色的子像素中一个子像素的第一电致变色器件透光,第二电致变色器件不透光,另一个子像素的第一电致变色器件不透光,第二电致变色器件透光

[0018]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还包括双面高分辨率显示模式,所述根据显示模式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透光或不透光的步骤包括:
[0019]根据双面高分辨率显示模式,控制所有像素的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均透光

[0020]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驱动电路和如上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电路分别输出不同的驱动电压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机发光器件

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在不同显示模式的显示

[0021]相对于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发光器件

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夹设在所述第一电子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之间,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分别向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发射光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种不同的显示模式,所述显示面板的的数据驱动模块根据不同显示模式生成不同的数据驱动信号至所述有机发光器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根据不同的显示模式选择透光或不透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三电极

第四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二电致变色层;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

阴极以及设置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中,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和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之间,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与所述阳极之间,所述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第三电极

第四电极以及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和阳极由透光薄膜材料形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一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三电极

第四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二电致变色层;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

阴极以及设置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之间,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与所述阳极之间,所述第一电极

第三电极

第四电极以及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和阳极由透光薄膜材料形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对应显示面板的每个子像素设置一个所述有机发光器件,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中,包括两个红色子像素

两个绿色子像素和两个蓝色子像素,任意两个相同颜色子像素对应的两个第一电致变色器件中,其中一个第一电致变色器件透光,另一个第一电致变色器件不透光或透光;任意两个相同颜色子像素对应的两个第二电致变色器件中,其中一个第二电致变色器件透光,另一个第二电致变色器件不透光或透光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曹中林易文玉吴川韦东梅冯亚娟叶利丹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