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85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6
本文提供了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靶向CD22和CD79B的抗体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
2021
年3月
24
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
63/165,416
的优先权,该申请据此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

[0003]对以
ASCII
文本文件提交的表格或计算机程序列表附录“序列表”的标引
[0004]写入
ASCII
文本文件的序列表:
206389

0044

00US_SequenceListing.txt
;于
2022
年3月
15
日创建并且具有
80,036
字节的文件大小,其据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



[0005]本公开提供了结合分化簇
79B
蛋白
(CD79B)
和分化簇
22(CD22)
的多特异性抗体

编码多特异性抗体的多核苷酸

载体

宿主细胞以及制备和使用多特异性抗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6]自身免疫疾病的患病率估计为普通人群的3%至5%,并且
B
细胞

自身反应性
B
细胞的调节异常以及自身抗体的存在是许多自身免疫疾病的共同特征
(Wang
等人
,2015,J Intern Med 2015

278:369

395)。
[0007]B
细胞
(

B
淋巴细胞
)
是适应性免疫的中心组分,通过产生抗体对不同病原体做出应答,充当抗原呈递细胞的角色,分泌细胞因子并且在活化后发育成记忆
B
细胞
(Packard

Cambier,2013,F1000Prime Rep,5:40)。B
细胞在血液和淋巴系统中循环

在淋巴器官中,
B
细胞遇到其同源抗原,并且
B
细胞可以与来自
T
辅助细胞的附加的信号一起分化成效应浆细胞

这些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这些特异性抗体将在血液中循环以靶向和清除抗原或病原体
(Puri
等人
,2013,Int Rev Immunol,32(4):397

427)。
[0008]在健康个体中,免疫耐受性阻止免疫系统识别自身抗原,因此限制了
B
细胞
、T
细胞和骨髓细胞对健康细胞和组织的靶向和破坏

然而,自身免疫疾病通过耐受性的中断来表征,其中免疫细胞识别自身抗原并对自身抗原作出反应

在此类情况下,
B
细胞识别自身抗原并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
(“自身抗体”)
,该抗体然后能够针对免疫系统的其他组分
(
诸如补体

细胞毒性
T
细胞和骨髓细胞
)
的破坏来靶向细胞和组织

[0009]为了检测抗原
(
病原体衍生抗原或自身抗原
)

B
细胞表达细胞表面受体
(BCR)
,其是由跨膜免疫球蛋白分子
(mIg)
以及
CD79a(Ig
α
)

CD79b(Ig
β
)
的二硫键连接的异源二聚体构成的多组分受体
(Chu
等人
,2001,Appl Immunohistochem Mol Morphol,Jun

9(2):97

106)。CD79b

B
细胞的许多分化状态在
B
细胞谱系内被选择性地表达
。BCR
的活化导致多种免疫活化后果,包括
B
细胞分化

抗体和自身抗体产生

细胞因子产生以及至
T
细胞的抗原呈递


技术实现思路

[00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包含:
NO:81

VL1。
[003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结合
CD22
的第二抗原结合臂包含:包含
SEQ ID NO:1

HCDR1、SEQ ID NO:2

HCDR2

SEQ ID NO:3

HCDR3

VH2
,以及包含
SEQ ID NO:4

LCDR1、SEQ ID NO:5

LCDR2

SEQ ID NO:6

LCDR3

VL2。
[004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VH2
包含
SEQ ID NO:7
,并且
VL2
包含
SEQ ID NO:8。
[004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结合
CD79b
的第一抗原结合臂包含
[0042]a)SEQ ID NO:9、17、25、33、41、49

57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
(HCDR)1

[0043]b)SEQ ID NO:10、18、26、34、42、50

58

HCDR2

[0044]c)SEQ ID NO:11、19、27、35、43、51

59

HCDR3

[0045]d)SEQ ID NO:12、20、28、36、44、52

60
的轻链互补决定区
(LCDR)1

[0046]e)SEQ ID NO:13、21、29、37、45、53

61

LCDR2
;或者
[0047]f)SEQ ID NO:14、22、30、38、46、54

62

LCDR3
,并且
[0048]结合
CD22
的第二抗原结合臂包含:包含
SEQ ID NO:1

HCDR1、SEQ ID NO:2

HCDR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NO:11

HCDR3

VH1
;以及包含
SEQ ID NO:12

LCDR1、SEQ ID NO:13

LCDR2

SEQ ID NO:14

LCDR3

VL1。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结合
CD79b
的所述抗原结合臂包含
SEQ ID NO:80
的所述
VH1

SEQ ID NO:81
的所述
VL1。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结合
CD22
的所述第二抗原结合臂包含:包含
SEQ ID NO:1

HCDR1、SEQ ID NO:2

HCDR2

SEQ ID NO:3

HCDR3

VH2
,以及包含
SEQ ID NO:4

LCDR1、SEQ ID NO:5

LCDR2

SEQ ID NO:6

LCDR3

VL2。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所述
VH2
包含
SEQ ID NO:7
,并且所述
VL2
包含
SEQID NO:8。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结合臂或所述第二抗原结合臂包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者:单链可变片段
(scFv)、(scFv)2、
抗原结合片段
(Fab)、F(ab')2、Fd、Fv、VHH

dAB。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结合臂包含
scFv
,并且所述第二抗原结合臂包含
Fab。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结合臂包含具有
SEQ ID NO:82
的氨基酸序列的
scFv。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结合
CD79b
的所述第一抗原结合臂包含或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片段可结晶
(Fc)
结构域,并且其中结合
CD22
的所述第二抗原结合臂包含或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二
Fc
结构域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第一
Fc
结构域和所述第二
Fc
结构域中的至少一者包含一个或多个突变,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变促进所述
Fc
结构域的异源二聚化

减少
Fc

Fc
γ
受体结合

减少
Fc
与蛋白
A
结合

延伸所述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的半衰期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促进所述
Fc
结构域的异源二聚化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变选自
T366S、L368A、T366W

Y407V(EU
编号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第一
Fc
结构域包含突变
T366W
,并且其中所述第二
Fc
结构域包含突变
T366S、L368A

Y407V。15.
根据权利要求
12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减少
Fc

Fc
γ
受体结合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变选自
L234A、L235A

D265S(EU
编号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第一
Fc
结构域和所述第二
Fc
结构域两者均包含突变
L234A、L235A

D265S。17.
根据权利要求
12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减少
Fc
与蛋白
A
结合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变选自
H435R

Y436F(EU
编号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第二
Fc
结构域包含突变
H435R

Y436F。1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
申请(专利权)人:詹森生物科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