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端口的布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1761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5
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端口的布设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芯片端口的布设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芯片


[0001]本申请属于数字集成电路
,特别是涉及芯片设计
,具体为一种芯片端口的布设方法

存储介质

电子设备及芯片


技术介绍

[0002]IR

drop(
电源电压降
,
,简称压降
)
是指出现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电源网络
(VDD)
和地网络
(VSS)
上电压下降或者升高的一种现象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在先进工艺上,金属互连线的宽度越来越窄,因此,金属的电阻值会大幅度上升

最终导致在整个芯片上会存在一定范围的
IR

drop。
而在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中,每个逻辑单元
(
或者称之为逻辑单元
)
的电流都会对其他逻辑单元造成不同程度的
IR

drop。
若这些逻辑单元通过金属线互联后同时翻转,就会产生非常明显的
IR

drop
现象

在先进工艺中,
IR

drop
的产生会极大地影响芯片的时序

信号完整性甚至影响到芯片的运行速度

[0003]在越来越复杂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对更多功能的需求大大增加,导致设计规模也不断激增

>而不同功能的模块在集成时会存在运行频率不相同的情况

因此,最终在芯片的端口上也会存在不同频率的输入或输出端口
(Port)。
在数字后端设计中,端口的摆放会对逻辑单元摆放
(Placement)
的密度
(Density)


拥塞
(Congestion)
情况以及后续的时序收敛产生重要影响

[0004]在对早期
IR

drop
的评估上,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在
Placement
的结果上,通过设置一些新的仿真参数
(
如翻转率

电压参数等
)
后,然后使用其他
EDA
工具进行读取完成
Placement
后的相关数据文件,来得到相对具体的
IR

drop
的报告,进而对设计进行修改迭代

而对于存在大量高翻转
port
的设计中,现有的大多数技术方案单纯依靠设计的数据流或顶层的布局规划来获取

一般在顶层布局规划完成后,其
port
的位置已经固定

这对于一些
port
摆放灵活性较高的模块来说,并不一定是最优的
port
摆放方案

[0005]现有技术方案在对早期
IR

drop
评估上亦存在一些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0006]1)
早期
IR

drop
评估中,后端设计者对设计中不同逻辑单元具体翻转的时间窗口不够清楚,这会导致设置的仿真参数的精度偏差较大,进而影响早期
IR

drop
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0007]2)
若采用与当前集成电路设计不同的
EDA
工具进行早期
IR

drop
的评估,一方面,需要额外花费较多时间来熟悉该工具的使用

另一方面,不同
EDA
工具在评估
IR

drop
时会因算法上的差异,使得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端口的布设方法

存储介质

电子设备及芯片,用于优化芯片端口的摆放位置,并对芯片的压降进行预警

[0009]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端口的布设方法,包括:确定芯片的初始状态;基于所述芯片的初始状态获取压降影响参数;将所述压降影响参数输入到预设的压降
预警模型,通过所述压降预警模型输出的预警评估结果确定芯片的压降是否符合要求;在芯片的压降不符合要求时,获取预警模型评估报告,并基于所述预警模型评估报告优化芯片端口的布设

[0010]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芯片的初始状态包括:读取芯片设计图;基于所述芯片设计图检测预设的至少一个芯片初始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设计需求;响应于所述芯片初始状态参数符合设计需求,为芯片布设初始端口和初始逻辑单元,形成芯片的初始状态

[0011]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初始状态参数包括初始芯片利用率;所述基于所述芯片设计图检测预设的至少一个芯片初始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设计需求包括:检测所述初始芯片利用率是否不大于芯片利用率阈值;响应于所述初始芯片利用率不大于芯片利用率阈值,确定所述初始芯片利用率符合检测需求

[0012]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初始状态参数包括芯片端口摆放的边沿;所述基于所述芯片设计图检测预设的至少一个芯片初始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设计需求包括:检测所述芯片端口摆放的边沿相对芯片的位置;基于所述芯片端口摆放的边沿相对所述芯片的位置确定所述芯片端口摆放的边沿是否正确;响应于所述芯片端口摆放的边沿正确,确定所述芯片端口摆放的边沿符合检测需求

[0013]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压降影响参数至少包括频率翻转因子,相邻高翻转端口之间的最大摆放密度值,电压阈值以及拥塞系数中的任一个或多种组合

[0014]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压降预警模型的一种表达方式为:
[0015]Q*
α
+Den
max
*
β
+Vt
max
*
γ
+
δ
*
λ

ε

[0016]其中:
Q
为频率翻转因子,
Den
max
为相邻高翻转端口之间的最大摆放密度值,
Vt
max
为电压阈值,
δ
为拥塞系数,
α

β

γ

λ
为比例系数,
ε
为预警因子

[0017]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频率翻转因子的一种表达方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芯片端口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芯片的初始状态;基于所述芯片的初始状态获取压降影响参数;将所述压降影响参数输入到预设的压降预警模型,通过所述压降预警模型输出的预警评估结果确定芯片的压降是否符合要求;在芯片的压降不符合要求时,获取预警模型评估报告,并基于所述预警模型评估报告优化芯片端口的布设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端口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芯片的初始状态包括:读取芯片设计图;基于所述芯片设计图检测预设的至少一个芯片初始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设计需求;响应于所述芯片初始状态参数符合设计需求,为芯片布设初始端口和初始逻辑单元,形成芯片的初始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端口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初始状态参数包括初始芯片利用率;所述基于所述芯片设计图检测预设的至少一个芯片初始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设计需求包括:检测所述初始芯片利用率是否不大于芯片利用率阈值;响应于所述初始芯片利用率不大于芯片利用率阈值,确定所述初始芯片利用率符合检测需求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芯片端口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初始状态参数包括芯片端口摆放的边沿;所述基于所述芯片设计图检测预设的至少一个芯片初始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设计需求包括:检测所述芯片端口摆放的边沿相对芯片的位置;基于所述芯片端口摆放的边沿相对所述芯片的位置确定所述芯片端口摆放的边沿是否正确;响应于所述芯片端口摆放的边沿正确,确定所述芯片端口摆放的边沿符合检测需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端口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降影响参数至少包括频率翻转因子,相邻高翻转端口之间的最大摆放密度值,电压阈值以及拥塞系数中的任一个或多种组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芯片端口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降预警模型的一种表达方式为:
Q*
α
+Den
max
*
β
+Vt
max
*
γ
+
δ
*
λ

ε
;其中:
Q
为频率翻转因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法葛亮宋颖
申请(专利权)人:合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