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酶法甘油二酯中缩水甘油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159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酶法甘油二酯中缩水甘油含量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酶法甘油二酯中缩水甘油含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酶法甘油二酯中缩水甘油含量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甘油二酯
(DAG)
是植物油脂中
(
尤其是稻米油

棕榈油等
)
天然存在的成分,其含量在2‑
15
%之间

与甘油三酯结构不同的是,甘油二酯的甘油骨架上的一个羟基未被脂肪酸所取代,因此造就了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不同的营养功能

甘油二酯被人体吸收后,其代谢途径与甘油三酯不同,甘油二酯的消化产物不会在小肠上皮细胞中再次合成脂肪,而是直接氧化供能,不会在体内累积,从而可以达到减肥的功能

经过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在食用甘油二酯油后,可以明显降低血浆中血脂水平,抑制身体脂肪堆积;长期食用甘油二酯油能够减少肥胖,有利于减肥,而且可以辅助治疗多种代谢性疾病,因此甘油二酯也被作为食品和医药的添加剂

[0003]甘油二酯属于美国
FDA(
美国食药局
)
评价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指标
GRAS
的范畴,在日本和美国已被用作食用油使用

富含甘油二酯的常规油在味道

外观

物理性质和功能等方面都和普通植物油相似
。2009
年,原卫生部发布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公告中,将甘油二酯列为新食品原料,要求甘油二酯含量
≥40
%,甘油三酯含量
≤58
%,每日食用量
≤30g。
由于植物油中甘油二酯含量低,其含量在2‑
15
%之间,因此必须通过酶法进行制备,从而提升甘油二酯的含量

目前较为常规的方法包括酶促水解法

酶促甘油解法

酶促酯化法

[0004]专利
CN 101974575 B
公开了一种富含甘油二酯的米糠油的制备方法

其以更易溶解于油脂的油酸甘油一酯和高酸值米糠油为原料,采用脂肪酶
Lipozyme RM IM
催化制备反应,在真空

旋转条件下,对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脂肪酶添加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经过
6h
反应其产品中甘油二酯的最终含量为
27.42


[0005]专利
CN101260417B
公开了一种在常压下石油醚介质体系中酶法制备
1,3

DAG
的工艺

其将纯甘油和脂肪酸供体加入到石油醚中,添加分子筛在脂肪酶
435
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反应,反应2‑
5h
后体系中甘油二酯的含量达到
80


[0006]专利
CN100376541C
公开了一种甘油二酯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将含有甘油的酰基受体

脂肪酸供体和亲水性载体硅胶混合

搅拌,在固定化酶催化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甘油二酯

该专利中主要将硅胶与甘油进行吸附,反应时间长达8‑
24h。
[0007]专利
CN1208305C
公开了一种甘油二酯的生产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将低级醇和甘油三酯混合后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作用下进行醇解反应,将甘油三酯变为甘油二酯

该方法反应时间长,为1‑
10h。
[0008]专利
CN102965402A
公开了一种利用樟树籽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

其利用4‑
16
%的固定化脂肪酶
Lipozyme RM
或者
TL
在添加
20

60
%蒸馏水的情况下水解樟树籽油制备甘油二酯

[0009]文献

无溶剂体系酶酯化催化反应合成
1,3

DAG
的研究

中报道在无溶剂体系中以纯净的油酸

甘油为原料,用专一性脂肪酶中合成
1,3

DAG
,结果表明当油酸和甘油摩尔比

2:1
时,酶量为6%,温度为
65℃
时,
1,3

DAG
质量分数达到
62


[0010]文献

高纯度甘油二酯的酶法合成及性质研究

中报道那个脂肪酶
Lipase G50
催化油茶脂肪酸和甘油合成高纯度甘油二酯

在反应温度
35℃
,脂肪酶添加2%,甘油与脂肪酸摩尔比
4:1
的情况下反应
24h
后酯化产物中甘油二酯的含量为
50.48


[0011]文献
《Biocatalysed synthesis of sn

1,3

diacylglycerol oil from extra virgin olive oil》
中报道采用两步法制备甘油二酯

首先添加过量乙醇在
Novozymes 435
催化作用下将橄榄油水解为乙酯,然后通过脂肪酶
Lipozyme RM IM
再将乙酯酯化为甘油二酯


40℃
下经过长时间
24h
的酯化体系中甘油二酯含量将近
40


[0012]上述文献或专利通过对各种工艺
(
醇解

水解

酯化
)
研究甘油二酯的合成,得到不同含量的甘油二酯食用油

但是这些文献或专利仅从合成工艺的角度进行研究,并未关注到后续的加工工艺,更未关注到精炼食用油中某些危害物质的含量,例如缩水甘油

[0013]缩水甘油的形成机理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但普遍认为在油酯精炼过程中有缩水甘油形成的可能,即甘油酯在路易斯酸存在的条件下,首先形成中间产物环酰氧离子,然后环酰氧离子与氯离子通过亲核取代反应生成3‑
氯丙醇酯,环酰氧离子去质子即形成缩水甘油

形成缩水甘油的前提物质主是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而且其含量直接与脱臭温度相关

缩水甘油在
20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降低酶法甘油二酯中缩水甘油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是控制原料油中磷含量为
100

200ppm
,且钙镁离子含量和磷含量的比值
≤0.5
;其中所述钙镁离子含量和磷含量的比值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原料油中磷含量的方式为,若体系中磷含量过高,则向体系中添加水,通过水化脱胶去除多余的磷离子,使其含量处于
100

200ppm
范围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原料油中磷含量的方式为,若体系中磷含量过低,则向体系中添加磷脂,使其含量处于
100

200ppm
范围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脂可以是大豆磷脂,菜籽磷脂,葵油磷脂,花生磷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镁离子含量和磷含量的比值的控制的方式为,若比值大于
0.5
,则向体系中添加柠檬酸或磷酸,螯合钙镁离子,使钙镁离子含量和磷含量比值
≤0.5。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镁离子含量和磷含量的比值的控制的方式为,若比值大于
0.5
,则向体系中添加柠檬酸,螯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乐佩斯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