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出丝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136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纤维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纤维出丝装置,包括机体,机体顶端一侧上开设有浸泡槽,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纤维出丝方法,通过纤维在弯折杆上经过限位盘的限位,使其可持续浸泡在放置环氧树脂的浸泡槽内,通过启动一侧支板上的电机,由此带动由纤维连接的多个工装轮进行旋转,被浸润后的纤维会经过烘箱,启动电热管以及多个加热板,使其内部温度快速上升,隔热保温板会对温度封闭,防止散热导致热量流失,在纤维进入烘箱之前,启动抽吸泵将烘箱内产生的多余热量进行抽吸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出丝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制造
,具体是一种纤维出丝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纤维包括玻璃纤维

碳纤维等,纤维编织装置的主要原理是将多股纤维原丝经过树脂浸润及张拉,通过机械臂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缠绕路径将纤维丝缠绕在预制的编织框架上,在空气中固化成型获得成品,碳纤维主要指的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因其具有耐高温

抗摩擦

导电

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外形呈纤维状

柔软

可加工成各种织物,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

金属

陶瓷及炭等复合,制造先进复合材料,在碳纤维丝生产过程中,碳化过程主要包括放丝

预氧化

低温碳化

高温碳化

表面处理

上浆烘干

收丝卷绕等工序;
[0003]碳纤维是脆性材料,在后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起毛丝等现象,经过上浆过程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上浆烘干一般选用液体的环氧涂料浸润在碳纤维丝表面,容易产生浸润不好等问题,且现有烘干装置对碳纤维丝表面烘干时,仅有碳纤维丝下方一小处加热元件进行表面加热烘干,无法保证碳纤维丝浸润后整体能够实现快速的烘干,可能还会出现胶液滴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由于碳纤维是脆性材料,在后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起毛丝等现象,经过上浆过程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上浆烘干一般选用液体的环氧涂料浸润在碳纤维丝表面,容易产生浸润不好等问题,且现有烘干装置对碳纤维丝表面烘干时,仅有碳纤维丝下方一小处加热元件进行表面加热烘干,无法保证碳纤维丝浸润后整体能够实现快速的烘干,可能还会出现胶液滴落的情况,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出丝装置及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纤维出丝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顶端一侧上开设有浸泡槽,还包括:
[0006]卷绕部,所述卷绕部位于所述机体上,所述卷绕部包括三组支板以及转动连接于每组所述支板中的工装轮所构成,每组所述工装轮的底端均和机体顶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每组所述工装轮内转动连接有转轴,且每个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和每组所述支板转动连接,一侧所述工装轮的一端具体可移动,所述浸泡槽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多个定位结构,一侧所述工装轮的一端外壁上设有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的一方设有啮合转动结构;
[0007]烘干部,所述烘干部位于所述机体上,所述烘干部包括烘箱,所述烘箱的两端上贯通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烘箱内设有产热结构,所述烘箱顶端上设有抽吸结构,所述抽吸结构上设有集热结构,所述集热结构中设有多个加热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由两个定位块

弯折杆以及固定连接于每个所述弯折杆一
端上的限位盘所构成,每个所述弯折杆的另一端均和每个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定位块的底端均和机体顶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旋转结构为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和一侧所述支板的一端外壁以及转轴固定连接,一侧所述工装轮的另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缸

[0010]优选地,所述啮合转动结构由拉盘

内齿筒以及啮合连接于所述内齿筒内壁上的直齿轮所构成,所述直齿轮上活动套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和机体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盘的两端分别和电缸

内齿筒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产热结构由电热管

隔热保温板

反射板

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烘箱两端内壁上的多个加热板所构成,所述电热管的两端和烘箱两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反射板的顶端和烘箱顶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烘箱的底端和机体顶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抽吸结构由抽吸泵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抽吸泵两端上的弯管一

弯管二所构成,所述弯管一的另一端和烘箱顶端之间贯通固定连接,所述抽吸泵底端和烘箱顶端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集热结构由
U
形板箱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
U
形板箱内壁中的多个竖板所构成,所述
U
形板箱的两端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靠近底部的一端位置和中间所述两个支板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弯管二的另一端和
U
形板箱顶端贯通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加热结构由多个交叉设置的折流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每个所述折流板一端上的导热板所构成,每个所述折流板和导热板的一端均和每个所述竖板一端固定连接

[0015]一种纤维出丝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16]S1
:在机体上移动的纤维经过工装轮进行定位移动,而后经过多个弯折杆对纤维在浸泡槽内进行抵压,使其浸泡移动,最后可再通过卷绕部中的结构组件对其进行收卷

拆卸

更换;
[0017]S2
:浸泡后的纤维通过持续的移动,会经过烘箱对其进行整体烘干,在此之前,会经过烘干部中一些加热结构组件进行预热,使纤维表面进行一个干燥处理

[0018]优选地,所述
S1、S2
中具体需通过纤维在弯折杆上经过限位盘的限位,使其可持续浸泡在放置环氧树脂的浸泡槽内,通过启动一侧支板上的电机,使其带动连接的工装轮进行旋转,由此带动由纤维连接的多个工装轮进行旋转,进而使纤维移动浸泡在浸泡槽内,达到浸润效果好,被浸润后的纤维会经过烘箱,在此之前,需先启动烘箱中的电热管以及多个加热板,使其内部温度快速上升,烘箱中安装的隔热保温板会对温度进行封闭,防止散热导致热量流失,同时设置在电热管上方的反射板会实时对热量进行反射,可反射至纤维表面,保证热度的穿透力,在纤维进入烘箱之前,启动抽吸泵将烘箱内产生的多余热量进行抽吸,使热量经过弯管一

弯管二进入
U
形板箱中,而后余热气流再经过折流板,使其反复与折流板上的导热板接触进行拢热,可使余热气体二次升温,由此下流至经过的纤维表面上,使其表面可以受热干燥,防止后续纤维受热不均匀

彻底,随后会经过烘箱进行彻底烘干作业,最后收卷完毕后的纤维卷,可通过启动电缸带动一侧工装轮的一端,使其进行分离,而后可经过推拉拉盘,使其带动工装轮的一端改变方位,拉盘旋转移动时,还会带动内齿筒在支杆
上进行旋转,使其和直齿轮进行啮合旋转,达到停止后能自动咬合锁紧,不易产生移动,由此避免纤维常规浸润不好

碳纤维丝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纤维出丝装置,包括机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
(1)
顶端一侧上开设有浸泡槽
(11)
,还包括:卷绕部
(2)
,所述卷绕部
(2)
位于所述机体
(1)
上,所述卷绕部
(2)
包括三组支板
(21)
以及转动连接于每组所述支板
(21)
中的工装轮
(22)
所构成,每组所述工装轮
(22)
的底端均和机体
(1)
顶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每组所述工装轮
(22)
内转动连接有转轴
(23)
,且每个所述转轴
(23)
的两端均和每组所述支板
(21)
转动连接,一侧所述工装轮
(22)
的一端具体可移动,所述浸泡槽
(11)
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多个定位结构,一侧所述工装轮
(22)
的一端外壁上设有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的一方设有啮合转动结构;烘干部
(3)
,所述烘干部
(3)
位于所述机体
(1)
上,所述烘干部
(3)
包括烘箱
(31)
,所述烘箱
(31)
的两端上贯通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烘箱
(31)
内设有产热结构,所述烘箱
(31)
顶端上设有抽吸结构,所述抽吸结构上设有集热结构,所述集热结构中设有多个加热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由两个定位块
(24)、
弯折杆
(25)
以及固定连接于每个所述弯折杆
(25)
一端上的限位盘
(26)
所构成,每个所述弯折杆
(25)
的另一端均和每个所述定位块
(24)
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定位块
(24)
的底端均和机体
(1)
顶端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为电机
(27)
,所述电机
(27)
的一端和一侧所述支板
(21)
的一端外壁以及转轴
(23)
固定连接,一侧所述工装轮
(22)
的另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缸
(28)。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转动结构由拉盘
(29)、
内齿筒
(230)
以及啮合连接于所述内齿筒
(230)
内壁上的直齿轮
(231)
所构成,所述直齿轮
(231)
上活动套接有支杆
(232)
,所述支杆
(232)
的底端和机体
(1)
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盘
(29)
的两端分别和电缸
(28)、
内齿筒
(230)
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热结构由电热管
(32)、
隔热保温板
(33)、
反射板
(35)、
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烘箱
(31)
两端内壁上的多个加热板
(34)
所构成,所述电热管
(32)
的两端和烘箱
(31)
两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反射板
(35)
的顶端和烘箱
(31)
顶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烘箱
(31)
的底端和机体
(1)
顶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结构由抽吸泵
(36)
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抽吸泵
(36)
两端上的弯管一
(37)、
弯管二
(38)
所构成,所述弯管一
(37)
的另一端和烘箱
(31)
顶端之间贯通固定连接,所述抽吸泵
(36)
底端和烘箱
(31)
顶端固定连接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琦渊邵新刘熙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通高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