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134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涉及检测领域,气路系统基于控制系统的控制和风源输出压缩空气至待测部件,同时控制系统接收压力检测模块对于气路系统的输出端口处的压力检测结果,待测部件通过接头与气路系统连接在一起,气路系统的输出端口处的压力可以反映待测部件的内部压力情况,因此控制系统可以基于压力检测模块的压力检测结果判断待测部件的气密性是否满足要求,在安装车辆的一些部件之前可以通过检测装置判断这些部件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无需后续安装时重复拆卸部件,预先实现对车辆中部件的泄漏检测,节约安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铁车辆

铁路客车

动车组等车辆在制造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到止回阀

减压阀

压力调节阀

笛阀

钥匙箱等部件,这些部件需要满足密封要求才能保证车辆安全可靠的运行,但是在这些部件生产完成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这些部件存在密封件损伤的情况,如何在安装过程中迅速检测出这类部件是否存在漏气情况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安装完保压时,通过各个器件的保压过程才能发现漏气情况,如果存在部件漏气,只能将该部件重新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维修,并且重新进行保压才能再次检测是否仍存在漏气情况,这种情况需要反复拆卸阀件等这类部件,操作繁琐,耗时长,会严重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气路系统的输出端口处的压力可以反映待测部件的内部压力情况,因此控制系统可以基于压力检测模块的压力检测结果判断待测部件的气密性是否满足要求,在安装车辆的一些部件之前可以通过检测装置判断这些部件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无需后续安装时重复拆卸部件,预先实现对车辆中部件的泄漏检测,节约安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0006]气路系统,输入端与风源连接,输出端通过接头与待测部件连接;
[0007]压力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气路系统的输出端和所述接头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接头对应的所述气路系统的输出端口处的压力;
[0008]控制系统,输出端与所述气路系统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路系统基于所述风源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待测部件,并基于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待测部件是否满足气密性要求

[0009]可选地,所述气路系统包括总风阀

过滤器

第一控制阀

第二控制阀和第一风缸系统;所述总风阀的第一端与风源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风缸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风缸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控制端

所述第二控制阀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风缸系统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0010]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导通或关断以基于所述风源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第二控制阀;
[0011]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导通或关断以基于所述风源输出
压缩空气至所述第一风缸系统;
[0012]所述第一风缸系统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待测部件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风缸系统包括调节阀

风缸和球阀,所述调节阀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第一端与第一消音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风缸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风缸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接头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球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球阀的第二端与第二消音器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第一电气比例阀,所述第一电气比例阀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第一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阀

增压泵和第二风缸系统,所述第三控制阀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第一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风缸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二风缸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气比例阀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0016]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导通或关断以基于所述风源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第二风缸系统;
[0017]所述第二风缸系统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第一控制阀,以便所述第一风缸系统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待测部件

[0018]可选地,所述接头包括第一子接头和第二子接头,所述压力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子模块和第二压力检测子模块,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第三风缸系统;所述第一子接头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缸系统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待测部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子接头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风缸系统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待测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风缸系统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第四控制阀

第五控制阀

第六控制阀和第四风缸系统,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端和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风缸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控制阀的控制端

所述第五控制阀的控制端

所述第六控制阀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四风缸系统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0020]对应地,所述接头还包括第三子接头,所述压力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三压力检测子模块,所述第四风缸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压力检测子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三子接头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待测部件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接头还包括第四子接头,所述压力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四压力检测子模块,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第五风缸系统,所述第五风缸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压力检测子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子接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风缸系统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0022]可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中间继电器,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
控制器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与所述气路系统的控制端连接;
[0023]所述控制器用于利用所述中间继电器控制所述气路系统基于所述风源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待测部件,并基于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待测部件是否满足气密性要求

[002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包括待测部件

分气块

接头和如前述所述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通过分气块与所述接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头的第二端与所述待测部件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路系统,输入端与风源连接,输出端通过接头与待测部件连接;压力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气路系统的输出端和所述接头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接头对应的所述气路系统的输出端口处的压力;控制系统,输出端与所述气路系统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路系统基于所述风源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待测部件,并基于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待测部件是否满足气密性要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系统包括总风阀

过滤器

第一控制阀

第二控制阀和第一风缸系统;所述总风阀的第一端与风源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风缸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风缸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控制端

所述第二控制阀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风缸系统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导通或关断以基于所述风源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导通或关断以基于所述风源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第一风缸系统;所述第一风缸系统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待测部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缸系统包括调节阀

风缸和球阀,所述调节阀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第一端与第一消音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风缸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风缸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接头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球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球阀的第二端与第二消音器连接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第一电气比例阀,所述第一电气比例阀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第一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阀

增压泵和第二风缸系统,所述第三控制阀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第一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风缸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二风缸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气比例阀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导通或关断以基于所述风源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第二风缸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双怀杨林刘浩张水龙杨锐许差唐溢聪林选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