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翻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19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干化处理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料翻抛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翻抛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干化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布料翻抛机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干化是常见的污泥干化方法,通过太阳光的辐照使污泥中的水分蒸发,从而降低污泥的含水量

消除污泥臭味及病原体

提高稳定性,是一种污泥减量化

无害化

资源化的投资小

运行成本低的污泥干化技术

[0003]污泥的太阳能干化过程常需用到布料翻抛机进行辅助工作,在布料翻抛机的作用下,可将待干化的湿污泥均匀的铺在待干化区域,并且对污泥进行持续翻抛,使污泥与太阳光充分接触从而进行干化

[0004]然而现有的布料翻抛机在对污泥进行布料

翻抛处理后,干化后的污泥中有机质及其他污染物降解效果较差

腐熟度较低

稳定性较差

不能直接进行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布料翻抛机处理污泥后,污泥中有机质及其他污染物降解效果较差

腐熟度较低

稳定性较差

不能直接进行利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对污泥中有机质及其他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

腐熟度较高

稳定性较好

能直接进行资源利用的布料翻抛机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翻抛机,包括:
[0007]机身;
[0008]布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所述布料机构用于将湿污泥布置在干化区域以及将辅料投放到所述湿污泥中;
[0009]翻抛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并位于所述布料机构的下方,所述翻抛机构用于翻抛所述湿污泥,
[0010]菌剂排出机构,设置于所述翻抛机构上,所述菌剂排出机构用于在所述翻抛机构翻抛所述湿污泥时排出菌剂;
[0011]曝气机构,设置于所述翻抛机构上,所述曝气机构用于在所述翻抛机构翻抛所述湿污泥时曝气;
[0012]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并位于所述翻抛机构两侧,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布料机构和所述翻抛机构在干化区域内运动

[0013]可选的,所述翻抛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翻抛滚筒,所述翻抛滚筒与所述机身转动连接,且所述翻抛滚筒上设置有多组翻抛叶片组

[0014]可选的,多组所述翻抛叶片组沿所述翻抛滚筒的轴向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翻抛叶片组包括沿所述翻抛滚筒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翻抛叶片

[0015]可选的,沿所述翻抛滚筒的轴向相邻两组所述翻抛叶片组中的所述翻抛叶片错位设置

[0016]可选的,每组所述翻抛叶片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翻抛叶片之间设置有加固杆

[0017]可选的,每组所述翻抛叶片组中,各所述翻抛叶片绕所述翻抛滚筒的轴线旋转对称设置

[0018]可选的,所述翻抛叶片呈圆弧状

[0019]可选的,所述菌剂排出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菌剂舱和菌剂出口,所述菌剂舱设置于所述翻抛滚筒内,所述菌剂出口成型于所述翻抛滚筒侧壁

[0020]可选的,所述菌剂出口设置有多个,两个所述菌剂出口为一组,同组的两个所述菌剂出口相对所述翻抛滚筒的轴线对称设置

[0021]可选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供气件

气体管路和曝气管,所述供气件设置于所述机身,所述气体管路自所述翻抛滚筒延伸至所述翻抛叶片,所述翻抛叶片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曝气管

[0022]可选的,所述曝气管设置于所述翻抛叶片的内凹面

[0023]可选的,所述曝气管呈针状

[0024]可选的,所述气体管路自所述翻抛滚筒延伸至所述翻抛叶片的外凸面

[0025]可选的,所述布料机构包括料仓以及至少两个布料滚轴,所述布料滚轴设置于所述料仓内,且相邻的所述布料滚轴的转向相反

[0026]可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个行走履带,所述行走履带的行走方向与所述翻抛滚筒的轴线垂直

[002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8]1.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料翻抛机,包括机身

布料机构

翻抛机构

菌剂排出机构

曝气机构和行走机构,布料机构和翻抛机构均设置在机身上,且翻抛机构位于布料机构的下方,行走机构设置在翻抛机构的两侧

布料机构可以将湿污泥布置在干化区域,并且可以在翻抛机构翻抛湿污泥时将辅料投放到湿污泥中,菌剂排出机构和曝气机构均设置在翻抛机构上,菌剂排出机构可以排放出好氧菌剂到湿污泥中,曝气机构可以对湿污泥进行曝气

在辅料

好氧菌剂和曝气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湿污泥中的有机质及其他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提高湿污泥腐熟度

稳定性,使干化后的污泥能直接进行资源利用

[0029]2.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料翻抛机,翻抛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翻抛滚筒,翻抛滚筒与机身连接,且翻抛滚筒上沿翻抛滚筒轴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翻抛叶片组,每组翻抛叶片组包括多个沿翻抛滚筒周向间隔设置的翻抛叶片

通过多个翻抛叶片对湿污泥进行翻抛,以保证湿污泥干化充分

这种翻抛滚筒翻抛面积大

翻抛效果较好

[0030]3.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料翻抛机,沿翻抛滚筒轴向,相邻两组翻抛叶片组中的翻抛叶片错位设置,可以避免翻抛叶片同时翻泥量过大损坏驱动翻抛滚筒转动的电机

[0031]4.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料翻抛机,每组翻抛叶片中相邻两个翻抛叶片之间设置有加固杆,可以增大翻抛叶片的连接强度,坚固耐用而不容易损坏

[0032]5.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料翻抛机,翻抛叶片呈圆弧状,可以在翻抛时带起湿污泥,翻抛效果较好

[0033]6.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料翻抛机,菌剂排出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菌剂舱和菌剂出口,菌剂舱设置于翻抛滚筒内,菌剂出口成型于翻抛滚筒侧壁

每两个菌剂出口为一组,同组的两个菌剂出口相对翻抛滚筒的轴线对称设置

这样在翻抛滚筒转动过程中,翻抛滚筒两侧
的菌剂出口总能排出菌剂,以保证湿污泥中的有机质及其他污染物能与菌剂结合,从而进行有效降解

[0034]7.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料翻抛机,曝气管设置在翻抛叶片的内凹面,且曝气管呈针状

随着翻抛叶片转动,曝气管与湿污泥接触,在曝气的同时可对湿污泥进行破碎,湿污泥干化和降解效果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布料翻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
(1)
;布料机构
(2)
,设置于所述机身
(1)
,所述布料机构
(2)
用于将湿污泥布置在干化区域以及将辅料投放到所述湿污泥中;翻抛机构
(3)
,设置于所述机身
(1)
并位于所述布料机构
(2)
的下方,所述翻抛机构
(3)
用于翻抛所述湿污泥;菌剂排出机构
(4)
,设置于所述翻抛机构
(3)
上,所述菌剂排出机构
(4)
用于在所述翻抛机构
(3)
翻抛所述湿污泥时排出菌剂;曝气机构
(5)
,设置于所述翻抛机构
(3)
上,所述曝气机构
(5)
用于在所述翻抛机构
(3)
翻抛所述湿污泥时曝气;行走机构
(6)
,设置于所述机身
(1)
并位于所述翻抛机构
(3)
两侧,所述行走机构
(6)
用于带动所述布料机构
(2)
和所述翻抛机构
(3)
在所述干化区域内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抛机构
(3)
包括至少一个翻抛滚筒
(301)
,所述翻抛滚筒
(301)
与所述机身
(1)
转动连接,且所述翻抛滚筒
(301)
上设置有多组翻抛叶片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翻抛机,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翻抛叶片组沿所述翻抛滚筒
(301)
的轴向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翻抛叶片组包括沿所述翻抛滚筒
(301)
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翻抛叶片
(302)。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翻抛滚筒
(301)
的轴向相邻两组所述翻抛叶片组中的所述翻抛叶片
(302)
错位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翻抛叶片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翻抛叶片
(302)
之间设置有加固杆
(303)。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翻抛叶片组中,各所述翻抛叶片
(302)
绕所述翻抛滚筒
(301)
的轴线旋转对称设置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抛叶片
(302)
呈圆弧状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枫陈祥王先恺王航李锟乔雪园景方圆曹光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