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790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用脉诊仪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包括安装组合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脉诊仪
,具体说是一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


技术介绍

[0002]脉诊仪是用于中医临床
,
进行脉象分析

诊断及治疗的一种医疗仪器
,
其作用主要是通过采集患者动脉血
,
经处理后
,
利用现代技术对舌脉象

经穴

体质辨识采集分析
,
从而得到人体脏腑功能状态信息
,
并依据中医理论
,
对人体疾病做出诊断

脉诊仪采用先进的技术
,
结合传统医学
,
将多种检测技术相结合
,
实现了对人体生理指标
(

:
血压

血氧

血糖等
)、
病理指标
(

:
血脂

尿酸等
)
及心理指标
(

:
情绪指数等
)
的综合检测
,
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诊断依据

[0003]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
CN213821378U
,提供了一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属于脉诊仪


该一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包括腕带组件和充气底座组件

所述腕带组件包括绑带

托板和气囊以及插块,所述气囊连接至所述绑带内壁,所述插块连接至所述托板底端,所述插块连通有通气管,所述气囊连通有贯穿于所述绑带的接气管,所述接气管外壁连接有密封橡胶圈Ⅱ,且密封橡胶圈Ⅱ紧贴至所述通气管上端内壁

所述充气底座组件包括透明壳和气泵,所述透明壳上连接有对接筒,所述对接筒与所述插块活动插接

采用通气管与进气管插接的方式连通,不仅能够方便后续拆装更换绑带以及气囊,还便于在安装绑带以及气囊的同时将脉诊仪的气路进行连通;
[0004]目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以及上述案件的结构在使用时,大多通过气泵进行供压,从而实现手部的限位,但是在使用时,家用脉诊仪存在不利于全包裹式加压检测处理,同时加压时往往存在冲压不均匀的现象,影响贴合效果,容易出现检测值不准确的现象,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设备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包括安装组合架

对接座

气囊和脉搏传感器,所述安装组合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座,所述安装组合架通过对接座与气囊限位连接,所述气囊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脉搏传感器,所述气囊的后端连通有导气连通管,所述导气连通管的下端连通有组合对接管,所述安装组合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环座,所述安装组合架的下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
[0007]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供气控制结构,所述供气控制结构能够与组合对接管连通设置,所述供气控制结构用于供压处理,同时供气控制结构能够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工作,通过导气连通管

组合对接管连通设置,能够为气囊进行供气处理,实现气囊的膨胀变形,气囊通过安装组合架

对接座定位安装,同时气囊的内部设置脉搏传感器,通过脉搏传感器能够与手腕接触,从而进行脉搏的检测处理,安装框架进行底部的承载,方便上部结构与供气控制结构的组合,保护环座的设置,进行安装组合架的侧部保护工作,方便
碰撞造成伤害

[0008]具体的,所述供气控制结构包括组合配合环

供气部件和控制部件,所述组合配合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供气部件,所述供气部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部件

[0009]具体的,所述供气部件包括第一气阀

第一气泵

安装稳固架

控制旋钮

接电座

对接连通管

连通外管

第二气泵和第二气阀,所述第一气泵

第二气泵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气泵的后端连通有第一气阀,所述第二气泵的后端连通有第二气阀,所述第一气泵

第二气泵通过安装稳固架进行固定,所述安装稳固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第二气泵的侧端连通有对接连通管,所述对接连通管的侧端连通有连通外管,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接电座,壳体的前端设有控制旋钮,所述控制旋钮

接电座电性连接

[0010]具体的,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数据分析模块

绝缘保护架

电路板

电容

控制芯片

语音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上端左侧设有电容,所述电容的右侧设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前端设有信号传输器,所述控制芯片的后端设有数据分析模块

语音控制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侧端设置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侧端设置语音控制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

电容

信号传输器

控制芯片

语音控制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设置,通过供气控制结构的结构设置,方便进行控制工作,供气控制结构内部的供气部件能够为气囊进行供气处理,供气部件内部设有第一气泵

第二气泵,能够进行两端供气处理,气体通过连通外管进入,传导至对接连通管位置处,之后传导至第二气泵,通过第二气泵进行挤压传输,之后传导至第二气阀位置处,实现气囊的供气处理,同时控制部件的结构设置,能够进行脉搏的检测以及分析工作,数据分析模块进行脉搏数据的分析,语音控制模块能够控制外部连接的音响,进行语音播报,数据采集模块进行脉搏数据的采集,电容能够与电路板组合,进行整流处理,控制芯片进行整体数据的控制,信号传输器的设置,能够进行数据的传输工作

[0011]具体的,所述电路板的上端与控制旋钮

接电座电性连接设置,所述电路板的上部通过导线与第一气泵

第二气泵电性连接

[0012]具体的,所述连通外管通过对接连通管与第二气泵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气泵的后端通过第二气阀与组合对接管连通,所述组合对接管通过导气连通管与气囊连通设置

[0013]具体的,所述脉搏传感器与电路板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进行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合架
(1)、
对接座
(2)、
气囊
(3)
和脉搏传感器
(4)
,所述安装组合架
(1)
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座
(2)
,所述安装组合架
(1)
通过对接座
(2)
与气囊
(3)
限位连接,所述气囊
(3)
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脉搏传感器
(4)
,所述气囊
(3)
的后端连通有导气连通管
(5)
,所述导气连通管
(5)
的下端连通有组合对接管
(6)
,所述安装组合架
(1)
的侧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环座
(8)
,所述安装组合架
(1)
的下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
(7)
;所述安装框架
(7)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供气控制结构
(9)
,所述供气控制结构
(9)
能够与组合对接管
(6)
连通设置,所述供气控制结构
(9)
用于供压处理,同时供气控制结构
(9)
能够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工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控制结构
(9)
包括组合配合环
(10)、
供气部件
(11)
和控制部件
(12)
,所述组合配合环
(10)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供气部件
(11)
,所述供气部件
(11)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部件
(1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部件
(11)
包括第一气阀
(13)、
第一气泵
(14)、
安装稳固架
(15)、
控制旋钮
(16)、
接电座
(17)、
对接连通管
(18)、
连通外管
(19)、
第二气泵
(20)
和第二气阀
(21)
,所述第一气泵
(14)、
第二气泵
(20)
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气泵
(14)
的后端连通有第一气阀
(13)
,所述第二气泵
(20)
的后端连通有第二气阀
(21)
,所述第一气泵
(14)、
第二气泵
(20)
通过安装稳固架
(15)
进行固定,所述安装稳固架
(15)
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第二气泵
(20)
的侧端连通有对接连通管
(18)
,所述对接连通管
(18)
的侧端连通有连通外管
(19)
,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接电座
(17)
,壳体的前端设有控制旋钮
(16)
,所述控制旋钮
(16)、
接电座
(17)
电性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加压式家用脉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建友李建成谭湘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智微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