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380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8
本技术涉及脉诊仪手腕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包括C形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一侧的上端缝接有两个第一连接绑带,下端缝接有两个第二连接绑带,固定组件包括C形的连接套,连接套内设置有多个相互贯通的连接气囊,多个连接气囊的侧壁上均粘接有支撑骨架,最外侧的一个支撑骨架的侧壁上连接有连接气管,连接气管远离支撑骨架的一端安装有微型气泵;通过微型气泵对多个连接气囊内充气和排气实现整个固定组件的展开与折叠,展开状态下通过多个支撑骨架的支撑使固定组件结构稳固,折叠状态下能大大的缩小整个固定组件的体积,便于携带,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非常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脉诊仪手腕固定,具体为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脉诊仪是一种通过传感器采集人体脉搏信号,并通过算法对脉搏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辅助诊断和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医疗设备,它通常由一个传感器、一个处理器和一个显示器组成,传感器用于采集人体脉搏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显示器用于显示分析结果和其他相关信息。

2、现有的手腕处把脉式的脉诊仪,由于其手腕固定装置体积大,不易携带,因此提出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解决手腕固定装置体积大,不易携带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包括c形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一侧的上端缝接有两个第一连接绑带,下端缝接有两个第二连接绑带,所述固定组件包括c形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多个相互贯通的连接气囊,多个所述连接气囊的侧壁上均粘接有支撑骨架,最外侧的一个所述支撑骨架的侧壁上连接有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远离所述支撑骨架的一端安装有微型气泵。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固定组件设置由多个通过支撑骨架内部相互贯穿的连接气囊组合而成,并在最外侧支撑骨架的一侧安装微型气泵,通过微型气泵对多个连接气囊内充气和排气实现整个固定组件的展开与折叠,展开状态下通过多个支撑骨架的支撑使固定组件结构稳固,折叠状态下能大大的缩小整个固定组件的体积,便于携带,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非常实用

4、为了通过微型气泵对多个连接气囊内充气和排气实现整个固定组件的展开与折叠,展开状态下通过多个支撑骨架的支撑使固定组件结构稳固,折叠状态下能大大的缩小整个固定组件的体积,便于携带;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骨架由带有弹力的绒布制作而成。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支撑骨架由带有弹力的绒布制作而成,提高手腕放置在装置内的舒适度。

7、为了提高手腕放置在装置内的舒适度;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骨架包括c形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圆形的通气孔,多个所述连接气囊之间均通过所述支撑框的所述通气孔相互贯通。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支撑骨架包括c形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圆形的通气孔,多个所述连接气囊之间均通过所述支撑框的所述通气孔相互贯通,便于通过微型气泵对装置内进行充气时,注入的气体通过多个支撑框充满多个连接气囊使装置完全展开。

10、为了便于通过微型气泵对装置内进行充气时,注入的气体通过多个支撑框充满多个连接气囊使装置完全展开;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型气泵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操作按钮。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微型气泵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操作按钮,便于控制微型气泵对装置内充气或排气。

13、为了便于控制微型气泵对装置内充气或排气;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绑带的外壁上缝接有第一子母扣,所述第二连接绑带的内壁上缝接有第二子母扣,所述第一子母扣与所述第二子母扣相互粘接。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绑带的外壁上缝接有第一子母扣,所述第二连接绑带的内壁上缝接有第二子母扣,所述第一子母扣与所述第二子母扣相互粘接,便于快速将装置固定在使用人员的手腕上。

16、为了便于快速将装置固定在使用人员的手腕上;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框由具有一定厚度的弹性金属片制作而成。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框由具有一定厚度的弹性金属片制作而成,便于将装置固定在不同手臂围度的实用人员手臂上。

19、为了便于将装置固定在不同手臂围度的实用人员手臂上;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数个所述支撑骨架的侧壁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其中数个所述支撑骨架的侧壁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便于对装置内气压进行监测,当压力值达到预设值则停止对装置内继续充气,避免压力过大损毁装置。

22、为了便于对装置内气压进行监测,当压力值达到预设值则停止对装置内继续充气,避免压力过大损毁装置;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气管插接在最外侧的所述支撑骨架的所述通气孔内,且该所述通气孔的四周均设置有密封垫。

2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连接气管插接在最外侧的所述支撑骨架的所述通气孔内,且该所述通气孔的四周均设置有密封垫,保持装置的密封性,避免实用过程中装置泄气从而影响把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包括C形的固定组件(1),所述固定组件(1)一侧的上端缝接有两个第一连接绑带(2),下端缝接有两个第二连接绑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C形的连接套(7),所述连接套(7)内设置有多个相互贯通的连接气囊(9),多个所述连接气囊(9)的侧壁上均粘接有支撑骨架(8),最外侧的一个所述支撑骨架(8)的侧壁上连接有连接气管(13),所述连接气管(13)远离所述支撑骨架(8)的一端安装有微型气泵(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8)由带有弹力的绒布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8)包括C形的支撑框(10),所述支撑框(10)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圆形的通气孔(11),多个所述连接气囊(9)之间均通过所述支撑框(10)的所述通气孔(11)相互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气泵(5)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操作按钮(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绑带(2)的外壁上缝接有第一子母扣(4),所述第二连接绑带(3)的内壁上缝接有第二子母扣(6),所述第一子母扣(4)与所述第二子母扣(6)相互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0)由具有一定厚度的弹性金属片制作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数个所述支撑骨架(8)的侧壁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气管(13)插接在最外侧的所述支撑骨架(8)的所述通气孔(11)内,且该所述通气孔(11)的四周均设置有密封垫。

...

【技术特征摘要】

1.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包括c形的固定组件(1),所述固定组件(1)一侧的上端缝接有两个第一连接绑带(2),下端缝接有两个第二连接绑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c形的连接套(7),所述连接套(7)内设置有多个相互贯通的连接气囊(9),多个所述连接气囊(9)的侧壁上均粘接有支撑骨架(8),最外侧的一个所述支撑骨架(8)的侧壁上连接有连接气管(13),所述连接气管(13)远离所述支撑骨架(8)的一端安装有微型气泵(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8)由带有弹力的绒布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仪的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8)包括c形的支撑框(10),所述支撑框(10)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圆形的通气孔(11),多个所述连接气囊(9)之间均通过所述支撑框(10)的所述通气孔(11)相互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建友李建成谭湘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智微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