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71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包括内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


技术介绍

[0002]在深海装备中,发射装置各设备应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

高寿命

高效率及高可靠性;所以在发射筒双层筒间设置有大量电子元件,如果海水或发射时的高温气体进入筒间,会导致大量电子元件失灵,造成极大的损失

所以要对筒间进行密封,且密封不能一次失效,以保证发射筒能多次使用

[0003]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紧固件直接将环形密封件内外两边缘和内外压环分别连接在沿同一水平面设置的内筒凸环上和外筒凸环上,对外筒凸环与内筒凸环以及二者间的空隙进行密封

由于发射筒工作环境是在深水中,外部载荷较大,会导致外筒体向内凹陷或内外筒体发生轴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或圆周方向上的相对旋转,为了避免筒间密封环撕裂,筒间密封环的环宽要大于双层筒之间的间隙,为筒间密封环跟随双层筒变形

位移或旋转提供足够的形变量

[0004]现有技术中,在海水涌入或发射工况时,流体从内层筒筒底进入内层筒与外层筒之间,流体直接冲击在筒间密封环上,筒间密封受到冲击会直接被挤进内筒凸环与外筒凸环之间的空隙中,由于内外层筒间距较小,所以内筒凸环与外筒凸环间的缝隙会更窄;筒间密封环会直接与内筒凸环

外筒体内凸环直接接触并发生摩擦,导致筒间密封环发生磨损,甚至磨破,导致密封失效

而在发射器发射时,有些发射器会喷出大量的固体颗粒,固体颗粒会直接轰击在筒间密封环上,导致筒间密封环被打破从而导致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层筒间的密封环容易损坏而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包括内筒

外筒以及两者之间的密封结构,内筒和外筒的同一端的端部分别设有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密封结构包括筒间密封环,筒间密封环的内外边缘分别密封连接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上,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靠近筒间密封环的一侧布置有承载环,承载环具有朝向筒间密封环的支撑面,承载环的内外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表面,内筒和
/
或外筒上设有承载架,承载架上连接有穿过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间隙并拉紧承载环的拉紧件

[0008]本专利技术对现有发射筒进行改进,具体的,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靠近筒间密封环的一侧布置了承载环,承载环具有朝向筒间密封环的支撑面,承载环的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上

在海水涌入或发射工况时,流体冲击筒间密封环,筒间密封环撞击承载环,筒间密封环通过承载环将流体的冲击力转移到了内筒凸环与外筒凸环上,避免因冲击力过大导致筒间密封环撕裂

并且承载环的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上并
将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间的缝隙封闭,避免筒间密封环进入缝隙并与内筒凸环或外筒凸环直接接触并发生摩擦,导致筒间密封环发生磨损,甚至磨破,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发生

[0009]进一步地,承载环上开设有拉紧孔,拉紧件的穿过拉紧孔的端部连接有挡止件,挡止件沉在拉紧孔中,通过拉紧挡止件而将承载环压紧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表面

[0010]其优点在于:通过拉紧孔与挡止件的配合,使拉紧力可以均匀的分布在拉紧孔边缘上,避免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拉紧件与承载环之间连接的可靠,避免拉紧件与承载环之间的连接断开

同时将拉紧孔设置成沉孔可以避免挡止件外露,在筒间密封环撞击到承载环上时发生损坏

[0011]进一步地,拉紧孔与挡止件之间通过至少一个上设置的锥面挡止配合

[0012]其优点在于:锥面具有导向作用,在挡止件安装时便于安装;并且设置成锥面可以使二者贴合的更加牢固

当内外筒浮动时,可以保证拉紧件与承载环保持连接对中

同时使承载环与内筒凸环

外筒凸环的接触更加牢固,可以充当二级密封

[0013]进一步地,拉紧件为柔性拉紧件

[0014]其优点在于:柔性拉紧件可以跟随承载环在任意方向上偏转,可以更好地保持拉紧状态

[0015]进一步地,拉紧件包括拉簧

[0016]其优点在于:拉紧件是拉簧可以使拉紧件更容易有拉紧力

[0017]进一步地,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中的一个与承载环在径向上限位配合,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中的另一个与承载环滑动搭接

[0018]其优点在于:将承载环一端限位,在保证承载环可以跟随内外筒的相对旋转

相对位移而发生旋转

位移的前提下,保证承载环不会远离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间隙,从而保证筒间密封环不会进入内筒凸环与外筒凸环的间隙中

[0019]进一步地,承载环的朝向筒间密封环的表面为凸出的圆滑表面

[0020]其优点在于:承载环与筒间密封环相接触的面是圆滑表面,可以避免二者接触时筒间密封环发生损坏

[0021]进一步地,发射筒还包括遮挡结构,遮挡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在内筒

外筒上的内挡环和外挡环,内外挡环在径向上重叠并遮挡在筒间密封环的背向承载环的一侧

[0022]其优点在于:通过遮挡结构将发射器发射时释放的高速颗粒挡在筒间密封环外,保证筒间密封环不会因为颗粒直接轰击而破碎

[0023]进一步地,内挡环和外挡环的重叠部分相贴合

[0024]其优点在于:内外挡环贴合布置可以起到阻挡流体对筒间密封环的冲击,减小筒间密封环受到的冲击力

[0025]进一步地,内挡环和外挡环均为
Z
形弯折环,两者重叠贴合而形成背向筒间密封环凸出的遮挡拱起

[0026]其优点在于:内外挡环设置成
Z
形弯折环提高了结构强度,保证在内挡环与外挡环受到外力冲击时,内外挡环不会在固定处发生破碎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中密封承载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中密封承载结构的实施例一中承载结构的安装前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中密封承载结构的实施例一中承载结构的安装后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中密封承载结构的实施例一中密封环结构剖面图

[0031]图中:
1、
标准紧固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包括内筒
(13)、
外筒
(14)
以及两者之间的密封结构,内筒
(13)
和外筒
(14)
的同一端的端部分别设有内筒凸环
(11)
和外筒凸环
(12)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筒间密封环
(6)
,筒间密封环
(6)
的内外边缘分别密封连接在内筒凸环
(11)
和外筒凸环
(12)
上,其特征在于:内筒凸环
(11)
和外筒凸环
(12)
的靠近筒间密封环
(6)
的一侧布置有承载环
(2)
,承载环
(2)
具有朝向筒间密封环
(6)
的支撑面,承载环
(2)
的内外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
(11)
和外筒凸环
(12)
的表面,内筒
(13)

/
或外筒
(14)
上设有承载架
(15)
,承载架
(15)
上连接有穿过内筒凸环
(11)
和外筒凸环
(12)
的间隙并拉紧承载环
(2)
的拉紧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环
(2)
上开设有拉紧孔,拉紧件的穿过拉紧孔的端部连接有挡止件,挡止件沉在拉紧孔中,通过拉紧挡止件而将承载环
(2)
压紧在内筒凸环
(11)
和外筒凸环
(12)
的表面
。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友生刘东都军民卢丙举罗亮张凌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