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无源模块化助力外骨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67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无源模块化助力外骨骼,包括人机背负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在背带
13
上,支撑托板
17
与支撑插板
111
通过支撑托板转轴
18、
支撑托板限位簧
19 和托板限位旋钮
110
连接组成一个整体,通过摩尔带安装在腰封
16


[0011]所述背部靠垫
12
内部填充
EVA
,增大和皮肤的缓冲,并在两块
EVA
填充块中间设计内凹处,以形成空气流动散热,增加穿戴者长时间穿戴的舒适感

[0012]所述腰封
16
,除了与背部靠垫
12
一样,内部填充
EVA、
设计内凹处和采用透气材料以外,腰封
16
前端进行内凹式处理,便于穿戴者进行特殊行为
(
如弯腰,蹲,坐的行为
)
时缓解腰封对于肚子的压力,进一步提升了穿戴者穿戴的舒适感

[0013]所述背带
13
的伸缩扣
15
用于调节背带
13
以适配不同身高的穿戴者

背带
13
设计的插拔卡扣
14
以及腰封
16
上的魔术贴和插拔卡扣与穿戴者牢固连接,防止穿戴者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与外骨骼进行分离

[0014]所述背负支架
11
和支撑托板
17
可以承载重物,将负载重物的重量分散到背部和腰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身体长时间单一受力点的酸痛

[0015]所述髋部连接杆
22
安装在腰部插板
21
上,关节轴承盖
23
和髋关节上杆
24
安装在髋部连接杆
22
上,旋转套筒螺钉
25、
旋转套筒
26
和髋关节下杆
27
连接到髋关节上杆
24
上,髋关节下杆
27
连接腿部上侧杆
28
,腿部上侧杆
28、
腿部绑缚盖
29、
长度调节按钮
211、
柔性绑缚
212、
调节限位板
213、
调节复位簧
214
和腿部下侧杆
215
安装在腿部伸缩管
210
上,大腿和小腿采用相同的结构,踝关节杆
216
与腿部下侧杆
215
相连,踝关节转轴
217
和踝关节轴承
218
安装在踝关节杆
216
上,足底支座
219
连接到踝关节轴承
218
上,足底连接垫
220 和鞋套
221
安装到足底支座
219


[0016]所述腿部支撑系统2采用模块化设计,腰部插板
21
通过摩尔带与人机背负系统1相连,可以手动直接分离

腿部上侧杆
28
和腿部下侧杆
215
通过按钮实现与腿部伸缩管
210
的分离

不需要借助工具将外骨骼进行模块化拆卸,便于收纳

携带和维护

[0017]所述腿部支撑系统2的髋关节

膝关节和踝关节设计多个自由度,实现穿戴者屈曲

伸展

内旋

外旋

内收

外展等各种典型动作

[0018]所述腿部上侧杆
28
和腿部下侧杆
215
标注刻度,可以通过长度调节按钮
211、
调节复位簧
214
和调节限位板
213
调节腿部上侧杆
28
和腿部下侧杆
215
的有效长度,可以针对不同身高需求的穿戴者进行调整

[0019]所述柔性绑缚
212
内侧增加软质防磨层,外侧采用魔术贴和插拔卡扣与腿部固定,减小运动过程中与腿部的摩擦

[0020]所述腿部支撑系统2与穿戴者密切接触且外骨骼延伸到地面,将负载重物和外骨骼的部分重量传递到地面,减轻穿戴者的体能消耗,提高了穿戴者负重的能力

[0021]所述弹性调节端盖
32
和扭簧调节方轴
36
安装在弹性调节旋钮
31
上,扭簧外壳端盖
33、
扭簧调节环
313
安装在扭簧外壳
314
上,棘爪复位簧
34、
棘爪
35
连接到扭簧外壳端盖
33
上,扭簧转轴
39
通过棘轮复位簧
37
与扭簧调节方轴
36
和棘轮
38
相连,扭簧
310
一端与扭簧基座
311
相连另一端与扭簧转轴
39
相连,扭簧止动环
312
安装在扭簧调节环
313
上,关节轴 315
一端与扭簧基座
311
相连另一端与腿部支撑系统2相连

[0022]所述弹性助力系统3的弹性具有调节功能,棘爪
35
和棘轮
38
具有单向的转动性能,通过弹性调节旋钮
31
转动改变扭簧
310
的伸缩量,进而可以调节弹性助力系统3的弹性

弹性调节旋钮
31
有标识,可以确保左右两条腿部机构弹性单元的弹性一致

[0023]所述弹性助力系统3设计了弹性释放机构,通过按压弹性调节端盖
32
压缩棘轮复位簧
34
,使得棘爪
35
和棘轮
38
脱离,扭簧
310
弹性释放,弹性释放后棘轮复位簧
34
将棘轮
38 复位

且弹性助力系统3设计了防触碰机构,只有扭簧调节环
313
转动到与扭簧外壳
314
匹配的位置才能将弹性调节端盖
32
按下释放弹性

[0024]所述外骨骼的髋关节和膝关节采用相同结构的弹性助力系统3,在穿戴者站立状态时,髋关节和膝关节处的扭簧
310
分别处于拉伸状态和松弛状态,当抬腿时,髋关节处的扭簧
310 恢复正常状态,给大腿一个拉力,膝关节弯曲拉伸膝关节处的扭簧
31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轻型无源模块化助力外骨骼,包括人机背负系统
(1)、
腿部支撑系统
(2)
和弹性助力系统
(3)
,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背负系统
(1)
包括背负支架
(11)、
背部靠垫
(12)、
背带
(13)、
插拔卡扣
(14)、
伸缩扣
(15)、
腰封
(16)、
支撑托板
(17)、
支撑托板转轴
(18)、
支撑托板限位簧
(19)、
托板限位旋钮
(110)
和支撑插板
(111)
,主要实现与穿戴者连接适配及承载背负重物的功能;所述腿部支撑系统
(2)
包括腰部插板
(21)、
髋部连接杆
(22)、
关节轴承盖
(23)、
髋关节上杆
(24)、
旋转套筒螺钉
(25)、
旋转套筒
(26)、
髋关节下杆
(27)、
腿部上侧杆
(28)、
腿部绑缚盖
(29)、
腿部伸缩管
(210)、
长度调节按钮
(211)、
柔性绑缚
(212)、
调节限位板
(213)、
调节复位簧
(214)、
腿部下侧杆
(215)、
踝关节杆
(216)、
踝关节转轴
(217)、
踝关节轴承
(218)、
足底支座
(219)、
足底连接垫
(220)
和鞋套
(221)
,将外骨骼及负载重物的部分重量通过腿部支撑系统传递到地面,减少了穿戴者的体能消耗,进而提升了穿戴者负重的能力;所述弹性助力系统
(3)
包括弹性调节旋钮
(31)、
弹性调节端盖
(32)、
扭簧外壳端盖
(33)、
棘爪复位簧
(34)、
棘爪
(35)、
扭簧调节方轴
(36)、
棘轮复位簧
(37)、
棘轮
(38)、
扭簧转轴
(39)、
扭簧
(310)、
扭簧基座
(311)、
扭簧止动环
(312)、
扭簧调节环
(313)、
扭簧外壳
(314)、
关节轴
(315)
,将穿戴者行走时肢体动作产生的能量存储起来,释放能量用于助力行走动作,提升了穿戴者行走的持久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型无源模块化助力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靠垫
(12)、
背带
(13)
和腰封
(16)
连接在背负支架
(11)
上,插拔卡扣
(14)
和伸缩扣
(15)
连接在背带
(13)
上,支撑托板
(17)
与支撑插板
(111)
通过支撑托板转轴
(18)、
支撑托板限位簧
(19)
和托板限位旋钮
(110)
连接组成一个整体,通过摩尔带安装在腰封
(1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轻型无源模块化助力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靠垫
(12)
内部填充
EVA
,增大和皮肤的缓冲,并在两块
EVA
填充块中间设计内凹处,以形成空气流动散热,增加穿戴者长时间穿戴的舒适感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轻型无源模块化助力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封
(16)
,除了与背部靠垫
(12)
一样,内部填充
EVA、
设计内凹处和采用透气材料以外,腰封
(16)
前端进行内凹式处理,便于穿戴者进行特殊行为
(
如弯腰,蹲,坐的行为
)
时缓解腰封对于肚子的压力,进一步提升了穿戴者穿戴的舒适感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轻型无源模块化助力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
(13)
的伸缩扣
(15)
用于调节背带
(13)
以适配不同身高的穿戴者,背带
(13)
设计的插拔卡扣
(14)
以及腰封
(16)
上的魔术贴和插拔卡扣与穿戴者牢固连接,防止穿戴者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与外骨骼进行分离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轻型无源模块化助力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负支架
(11)
和支撑托板
(17)
可以承载重物,将负载重物的重量分散到背部和腰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身体长时间单一受力点的酸痛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型无源模块化助力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髋部连接杆
(22)
安装在腰部插板
(21)
上,关节轴承盖
(23)
和髋关节上杆
(24)
安装在髋部连接杆
(22)
上,旋转套筒螺钉
(25)、
旋转套筒
(26)
和髋关节下杆
(27)
连接到髋关节上杆
(24)
上,髋关节下杆
(27)
连接腿部上侧杆
(28)
,腿部上侧杆
(28)、
腿部绑缚盖
(29)、
长度调节按钮
(211)、
柔性绑缚
(212)、
调节限位板
(213)、
调节复位簧
(214)
和腿部下侧杆
(215)
安装在腿部伸缩管
(210)
上,大腿和小腿采用相同的结构,踝关节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蕊李鹏杰李小奇许国强司访杨争坤吕梦柔李文涛朱益梁刘达张志远孟令森李楠伍博文张培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