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絮凝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
。
传统絮凝剂包括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包括聚铝盐和聚铁盐,有机絮凝剂包括聚丙烯酰胺等合成絮凝剂和壳聚糖等天然絮凝剂
。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经脱乙酰基得到的一种聚合多糖,是合成甲壳素过程中脱除一部分乙酰基的自然结果,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属于天然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壳聚糖之所以能够具备较强的各种有机化学反应分解能力,是因为其在一个小的分子中可以含有活泼的多种活性基团,可广泛应用食品
、
农业
、
纺织和废水处理等众多领域
。
此外,壳聚糖还有良好的絮凝性能,包括高效的电荷中和以及桥接效应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絮凝剂,其制备方法为:
[0004](1) />配置壳聚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污水处理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
(1)
配置壳聚糖
、
甘氨酸和乙酸的复合溶液,向所述壳聚糖
、
甘氨酸和乙酸的复合溶液中加入1‑
乙基
‑
(3
‑
二甲基氨基丙基
)
碳二亚胺盐酸盐和
N
‑
羟基
‑
丁二酰亚胺,加料完成后搅拌溶液
10
~
20min
,然后用稀盐酸调节溶液
pH
至
5.5
,将溶液水浴恒温至
35
±
2℃
保温
10h
以上,保温过程中冷凝回流;然后在
35
±
2℃
保温搅拌状态下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料完成后搅拌混合液
20
~
30min
形成沉淀物,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以上,
80℃
烘干
1h
以上,获得一次改性产物;
(2)
配置环氧氯丙烷的乙醇溶液,环氧氯丙烷的乙醇溶液水浴恒温至
35
±
2℃
保温,保温搅拌过程中将所述一次改性产物分散在所述环氧氯丙烷的乙醇溶液中形成悬液,加料完成后继续
35
±
2℃
保温搅拌所述悬液
16h
以上,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悬液中加入
N,N
‑
二甲基
1,3
‑
丙二胺和2‑
(7
‑
偶氮苯并三氮唑
)
‑
N,N,N',N'
‑
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加料完成后将所述悬液水浴升温至
60
±
3℃
,到温后保温搅拌4~
5h
,然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洗涤3次,
80℃
烘干
30min
以上,获得二次改性产物;
(3)
将所述二次改性产物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水悬液,向所述水悬液中加入3‑
氯
‑
1,2
‑
丙二醇,加料完成后搅拌所述水悬液
10
~
20min
,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水悬液中加入盐酸,加料完成后搅拌3~
4h
,然后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以上,
80℃
烘干
30min
以上,获得壳聚糖改性产物;
(4)
将纳米四氧化三铁粉末分散在甲苯中形成甲苯悬液,搅拌所述甲苯悬液,搅拌状态下向所述甲苯悬液中加入3‑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料完成后加热煮沸悬液
15h
以上,加热过程中冷凝回流,然后停止加热,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乙醇洗涤3次以上,
80℃
烘干
3h
以上;烘干后的固相再次分散在
N,N
‑
二甲基甲酰胺中形成二次悬液,搅拌所述二次悬液,搅拌过程中向二次悬液中加入丁二酸酐,加料完成后搅拌悬液
15h
以上,然后固液分离,固相用乙醇洗涤3次以上,
80℃
烘干
3h
以上,获得四氧化三铁改性产物;
(5)
将所述壳聚糖改性产物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悬浊液,搅拌所述悬浊液,搅拌状态下向所述悬浊液中加入所述四氧化三铁改性产物,加料完成后将所述悬浊液置于超声波环境下超声搅拌
20min
以上,然后固液分离,固相
50℃
环境下烘干
6h
以上,获得所述污水处理絮凝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1)
中,所述壳聚糖
、
甘氨酸和乙酸的复合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
0.9
~
1g/100mL
,甘氨酸的浓度为1~
2g/100mL
,乙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1.6
%~2%,溶剂为水;所述1‑
乙基
‑
(3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