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043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及系统,其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显示问题图像;采集眼球方向;判断第一位置数据是否一致;判断脑电图的波形是否与预存的第一脑电波匹配,若匹配,则输出与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对应的文字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植物人(
PVS
)是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特殊的人体状态

除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经反射和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代谢能力外,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知力)已完全丧失,无任何主动活动

又称植质状态

不可逆昏迷

植物人的脑干仍具有功能,向其体内输送营养时,还能消化与吸收,并可利用这些能量维持身体的代谢,包括呼吸

心跳

血压等

对外界刺激也能产生一些本能的反射,如咳嗽

喷嚏

打哈欠等

但机体已没有意识

知觉

思维等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

脑电图呈杂散的波形

植物状态与脑死亡不同,脑死亡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死亡

脑死亡者,无自主呼吸,脑电图呈一条直线

[0003]但是,部分植物人经过治疗和恢复,能够实现一定的脑电图波动和
/
或能够自主控制眼部的运动

但是无法进行言语的交流

为了与方便与此种患者进行意识交互沟通,我们通常采用提取脑电图或眼动仪的特征部分,来进行意识形态的标记,从而实现一定的交互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单纯的脑电图的分析和单纯的眼动仪的分析的分析结果都存在较大的误差,相比于直接正面言语交流,还是存在较大的识别正确率的问题,从而给交互带来了较大的障碍

[0005]此外,无论是眼动仪还是脑电图,都会出现无意识的盯着某个地方或者无意识的出现波形的跳动,单以其中一个结果作为最终的一个交互结果是正确率过低的

[0006]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包括显示问题图像,其中,所述问题图像包括文字数据

第一按钮符号和第二按钮符号;采集眼球朝向方向,并输出为眼球方向;判断所述眼球方向与预存的第一按钮或第二按钮的其中之一对应的第一位置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判断脑电图的波形是否与预存的第一脑电波匹配,若匹配,则输出与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对应的文字数据

[0009]本专利技术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的系统,其中,所述采集眼球朝向方向,并输出为眼球方向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所述眼球朝向的实时方向;判断所述眼球朝向处于预设方向区域的累计时长是否超过确认阈值,若是,将所
述预设方向区域输出为眼球方向;所述则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预设时间的时间轴的起点与保持在预设方向区域内的时间的时间轴的起点相同;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

[0010]本专利技术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的系统,其中,所述采集眼球朝向方向,并输出为眼球方向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所述眼球朝向的实时方向;判断所述眼球朝向处于预设方向区域的累计时长是否超过确认阈值,若是,将所述预设方向区域输出为眼球方向;所述则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预设时间的时间轴的终点与保持在预设方向区域内的时间的时间轴的终点相同;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

[0011]本专利技术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的系统,其中,所述判断脑电图的波形是否与预存的第一脑电波匹配包括:预存与文字数据对应的第一脑电波;将所述脑电图的波形以相邻的两个波峰至波峰为分割为第一片段,判断所述第一片段的波峰幅度或波谷幅度的其中之一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若否,则删除该第一片段,若是,则将相邻的第一片段的波峰之间的横坐标作为第一长度,并删除第一长度中的被删除的第一片段的相邻两侧的第一长度;判断最小的第一长度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将所述脑电图的波形配置在网格内,并将所述第二预设阈值配置为单位网格长度,若否,则将所述最小的第一长度配置为单位网格长度;将脑电图的波形的所有第一片段的波峰或波谷的最大幅度点和其中一个单位网格的左下角端点重合;统计所述脑电图的波形与第一脑电波之间的未重合的面积所占网格数量,将所占网格数量最少的第一脑电图判定为与所述脑电图的波形匹配

[0012]本专利技术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的系统,其中,所述判断脑电图的波形是否与预存的第一脑电波匹配包括:预存与文字数据对应的第一脑电波;将所述脑电图的波形以波峰至波谷为分割为第一片段,判断所述第一片段的波峰幅度或波谷幅度的其中之一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若否,则删除该第一片段,若是,则将相邻的第一片段的波谷之间的横坐标作为第一长度,并删除第一长度中的被删除的第一片段的相邻两侧的第一长度;判断最小的第一长度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将所述脑电图的波形配置在网格内,并将所述第二预设阈值配置为单位网格长度,若否,则将所述最小的第一长度配置为单位网格长度;将脑电图的波形的所有第一片段的波峰或波谷的最大幅度点和其中一个单位网
格的左下角端点重合;统计所述脑电图的波形与第一脑电波之间的未重合的面积所占网格数量,将所占网格数量最少的第一脑电图判定为与所述脑电图的波形匹配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的系统,包括图像显示模块,其用于显示问题图像,其中,所述问题图像包括文字数据

第一按钮符号和第二按钮符号;眼动仪,其用于采集眼球朝向方向,并输出为眼球方向;处理器,其用于判断所述眼球方向与预存的第一按钮或第二按钮的其中之一对应的第一位置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并且判断脑电图的波形是否与预存的第一脑电波匹配,若匹配,则输出与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对应的文字数据

[0014]本专利技术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的系统,其中,所述采集眼球朝向方向,并输出为眼球方向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所述眼球朝向的实时方向;判断所述眼球朝向处于预设方向区域的累计时长是否超过确认阈值,若是,将所述预设方向区域输出为眼球方向;所述则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预设时间的时间轴的起点与保持在预设方向区域内的时间的时间轴的起点相同;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的系统,其中,所述采集眼球朝向方向,并输出为眼球方向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所述眼球朝向的实时方向;判断所述眼球朝向处于预设方向区域的累计时长是否超过确认阈值,若是,将所述预设方向区域输出为眼球方向;所述则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预设时间的时间轴的终点与保持在预设方向区域内的时间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问题图像,其中,所述问题图像包括文字数据

第一按钮符号和第二按钮符号;采集眼球朝向方向,并输出为眼球方向;判断所述眼球方向与预存的第一按钮或第二按钮的其中之一对应的第一位置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判断脑电图的波形是否与预存的第一脑电波匹配,若匹配,则输出与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对应的文字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眼球朝向方向,并输出为眼球方向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所述眼球朝向的实时方向;判断所述眼球朝向处于预设方向区域的累计时长是否超过确认阈值,若是,将所述预设方向区域输出为眼球方向;所述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包括:所述预设时间的时间轴的起点与保持在预设方向区域内的时间的时间轴的起点相同;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眼球朝向方向,并输出为眼球方向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所述眼球朝向的实时方向;判断所述眼球朝向处于预设方向区域的累计时长是否超过确认阈值,若是,将所述预设方向区域输出为眼球方向;所述则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包括:所述预设时间的时间轴的终点与保持在预设方向区域内的时间的时间轴的终点相同;采集预设时间内的脑电图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脑电图的波形是否与预存的第一脑电波匹配包括:预存与文字数据对应的第一脑电波;将所述脑电图的波形以相邻的两个波峰至波峰为分割为第一片段,判断所述第一片段的波峰幅度或波谷幅度的其中之一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若否,则删除该第一片段,若是,则将相邻的第一片段的波峰之间的横坐标作为第一长度;判断最小的第一长度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将所述脑电图的波形配置在网格内,并将所述第二预设阈值配置为单位网格长度,若否,则将所述最小的第一长度配置为单位网格长度;将脑电图的波形的所有第一片段的波峰或波谷的最大幅度点和其中一个单位网格的左下角端点重合;统计所述脑电图的波形与第一脑电波之间的未重合的面积所占网格数量,将所占网格数量最少的第一脑电图判定为与所述脑电图的波形匹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脑电图的波形是否与预存的第一脑电波匹配包括:预存与文字数据对应的第一脑电波;将所述脑电图的波形以相邻的两个波峰至波谷为分割为第一片段,判断所述第一片段
的波峰幅度或波谷幅度的其中之一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若否,则删除该第一片段,若是,则将相邻的第一片段的波谷之间的横坐标作为第一长度;判断最小的第一长度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将所述脑电图的波形配置在网格内,并将所述第二预设阈值配置为单位网格长度,若否,则将所述最小的第一长度配置为单位网格长度;将脑电图的波形的所有第一片段的波峰或波谷的最大幅度点和其中一个单位网格的左下角端点重合;统计所述脑电图的波形与第一脑电波之间的未重合的区域所占网格数量,将所占网格数量最少的第一脑电图判定为与所述脑电图的波形匹配
。6.
一种意识交互沟通方法的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江弘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