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滤油器座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037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工位滤油器座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铸造工件并预留加工余量;提供工作台能够沿着水平轴线旋转的机床;提供第一夹具,通过第一夹具的结构沿着立柱台的径向方向对工件进行夹持;沿着横柱台的轴向方向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并获得油管螺孔;使工作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滤油器座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削加工工艺
,特别是指一种多工位滤油器座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切削加工仍然是生产或制造机械零部件产品的主要加工方法,在切削加工工艺过程中,为了保证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则需要在加工前就选取工件
(1)
表面上相应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对于具有规则形状的工件
(1)
而言,定位基准容易选取,然而,对于形状复杂且需要切削加工的形状特征要素较多的零部件而言,则不易选取合理的定位基准,此时,则需要设计开发专用夹具对工件进行装夹,并采用专用工艺方法使工件加工成型,例如,公开号为:“CN113798794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油泵壳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铸造方法制备毛坯并在毛坯四周设置至少一对工艺凸塔;提供机床;提供卡盘,将卡盘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通过卡盘装夹毛坯并铣削基准面和基准孔;提供钻铣夹具,通过钻铣夹具装夹毛坯并切削加工各个形状要素特征;提供支承夹具,通过支承夹具装夹毛坯,铣削去除工艺凸塔

采用该专利技术方案,通过先后设置工艺凸塔

加工基准面和基准孔等工序,使工件在粗铣工序中便于通过卡盘上的爪钳稳固装夹,在其余工序中通过基准孔和基准面便于装夹稳固,方便找正工件,提高了工件整体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缩短了辅助工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3]然而,对于如图1所示的滤油器座,其材质为灰铸铁,外形不规则,并且其表面所需加工的特征要素较多,该滤油器座工件主要包括坯座
(11)
,坯座
(11)
与多个立柱台
(12)、
多个横柱台
(13)
分别固连,所述立柱台
(12)
的数量与横柱台
(13)
的数量相等,并且立柱台
(12)
与横柱台
(13)
一一对应,同时立柱台
(12)
的中心轴线与横柱台
(13)
的中心轴线彼此相互垂直,相邻两个立柱台
(12)
之间设有连柱台
(14)
,每个立柱台
(12)
内还设有相应的立柱孔
(15)
,立柱孔
(15)
用于装载滤油器,横柱台
(13)
内设有油管螺孔
(16)
,用于连接油管,相邻两个立柱台
(12)
之间还通过连柱台
(14)
连接,连柱台
(14)
上设有测压孔
(17)
,用于连接油压测量仪器,从而方便对滤油器的油压进行测量和监控,该滤油器座的表面所需要加工的特征要素较多,在加工过程中也不易装夹,现有技术中,该滤油器座的加工工艺流程为:铸造成型工件

退火处理

吹砂处理

铣削坯座底面

铣削加工立柱台
(12)
的端面

铣削加工座底螺孔
(18)、
车削加工立柱台
(12)
外圆面

钻削加工立柱台
(12)
内的其它特征要素

钻削连接斜孔
(19)
,然而,由于滤油器座的表面所需加工的特征要素较多,在进行铣削

车削和钻削加工时均需要设计开发专用夹具,现有技术中,对工件装夹的方向往往与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向相互垂直,在对工件一次装夹时,往往只能对工件其中一侧方向进行切削加工,如若需要对工件其余侧面进行切削加工,则不得不重新制作夹具,从不同的方向对工件进行装夹后,再进行切削加工,故而造成滤油器座的加工工艺步骤较多,工艺过程较长,专用夹具的制作成本较高,操作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滤油器座的加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滤油器座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铸造获得工件,所述工件包括坯座,所述坯座与多个立柱台

多个横柱台分别固连,所述立柱台的数量与横柱台的数量相等,并且立柱台与横柱台一一对应,同时立柱台的中心轴线与横柱台的中心轴线彼此相互垂直,相邻两个立柱台之间设有连柱台,每个立柱台内还设有相应的立柱孔,所述坯座

立柱台

横柱台

连柱台和立柱孔均预留有加工余量;
[0008]步骤二:提供机床,所述机床具有工作台,并且所述工作台能够沿着其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水平轴线旋转;
[0009]步骤三:提供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基座

支承座

支承套

第一立杆

第一压板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基座与支承座固连,所述支承座的表面设有定位沉孔,所述支承套通过使用弹性件支承于该定位沉孔内,所述第一立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基座螺接,所述第一立杆的上端与第一螺母螺接,所述第一压板的表面还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立杆还穿过该第一限位孔,先将所述第一基座与工作台固连,再使所述支承套

第一压板均沿着所述立柱台的径向方向对所述工件进行夹持;
[0010]步骤四:沿着所述横柱台的轴向方向对所述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并在所述横柱台内获得油管螺孔;
[0011]步骤五:使所述工作台

第一夹具和工件整体沿着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水平轴线翻转
90
°

[0012]步骤六:沿着所述横柱台的径向方向对所述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0013]步骤七:将所述工件从所述第一夹具上卸下,再将所述第一夹具从所述工作台上卸下;
[0014]步骤八:提供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第二基座

第二立杆

第二压板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立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基座螺接,所述第二立杆的上端与第二螺母螺接,所述第二压板的表面还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立杆还穿过该第二限位孔,先将所述第二基座与工作台固连,再使所述第二基座

第二压板沿着所述油管螺孔的轴向方向对所述工件进行夹持;
[0015]步骤九:沿着所述立柱台的轴向方向对所述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0016]步骤四与步骤六的工艺顺序可以互相调换

[0017]步骤四中所述沿着横柱台的轴向方向对所述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是指:
[0018]步骤1:铣削去除所述横柱台预留的所有加工余量,再在所述横柱台上钻削

镗削或铣削加工获得所述油管螺孔;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工位滤油器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造获得工件
(1)
,所述工件
(1)
包括坯座
(11)
,所述坯座
(11)
与多个立柱台
(12)、
多个横柱台
(13)
分别固连,所述立柱台
(12)
的数量与横柱台
(13)
的数量相等,并且立柱台
(12)
与横柱台
(13)
一一对应,同时立柱台
(12)
的中心轴线与横柱台
(13)
的中心轴线彼此相互垂直,相邻两个立柱台
(12)
之间设有连柱台
(14)
,每个立柱台
(12)
内还设有相应的立柱孔
(15)
,所述坯座
(11)、
立柱台
(12)、
横柱台
(13)、
连柱台
(14)
和立柱孔
(15)
均预留有加工余量;步骤二:提供机床,所述机床具有工作台,并且所述工作台能够沿着其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水平轴线旋转;步骤三:提供第一夹具
(2)
,所述第一夹具
(2)
包括第一基座
(21)、
支承座
(22)、
支承套
(23)、
第一立杆
(24)、
第一压板
(25)
和第一螺母
(26)
,所述第一基座
(21)
与支承座
(22)
固连,所述支承座
(22)
的表面设有定位沉孔,所述支承套
(23)
通过使用弹性件
(27)
支承于该定位沉孔内,所述第一立杆
(24)
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基座
(21)
螺接,所述第一立杆
(24)
的上端与第一螺母
(26)
螺接,所述第一压板
(25)
的表面还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立杆
(24)
还穿过该第一限位孔,先将所述第一基座
(21)
与工作台固连,再使所述支承套
(23)、
第一压板
(25)
均沿着所述立柱台
(12)
的径向方向对所述工件
(1)
进行夹持;步骤四:沿着所述横柱台
(13)
的轴向方向对所述工件
(1)
进行切削加工,并在所述横柱台
(13)
内获得油管螺孔
(16)
;步骤五:使所述工作台

第一夹具
(2)
和工件
(1)
整体沿着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水平轴线翻转
90
°
;步骤六:沿着所述横柱台
(13)
的径向方向对所述工件
(1)
进行切削加工;步骤七:将所述工件
(1)
从所述第一夹具
(2)
上卸下,再将所述第一夹具
(2)
从所述工作台上卸下;步骤八:提供第二夹具
(3)
,所述第二夹具
(3)
包括第二基座
(31)、
第二立杆
(32)、
第二压板
(33)
和第二螺母
(34)
,所述第二立杆
(32)
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基座
(31)
螺接,所述第二立杆
(32)
的上端与第二螺母
(34)
螺接,所述第二压板
(33)
的表面还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立杆
(32)
还穿过该第二限位孔,先将所述第二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义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