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013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及安装方法,包括女儿墙顶面和女儿墙外立面,以及多个间隔且可拆卸设置于女儿墙顶面的主固定件,主固定件侧壁固定设置有滑动组件,相邻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同一光伏板组件,光伏板组件竖直间隔设置于女儿墙外立面;主固定件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光伏
,具体为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需要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以降低自身能耗,目前常在建筑屋面或建筑窗体设置光伏组件以发电

建筑窗体设置光伏组件的本质其实是利用建筑立面受日照量充足的特点来发电,但是在建筑窗体设置光伏组件的技术通常用在新建建筑中,这样可以结合建筑自身多种绿色建筑设计措施来共同达到有效降低能耗的效果

[0003]但是既有建筑的立面却不适合采用建筑窗体光伏组件或者光伏板,因为需要拆旧窗子,造成了巨大的工程成本浪费,且需后期连接多道构件来固定光伏板,破坏了既有建筑外立面的防水及保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基于既有建筑中有很多是女儿墙外平面与建筑立面重合,既不会破坏既有建筑女儿墙自身防水

保温措施,也能稳定在女儿墙处设置光伏支架的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包括女儿墙顶面和女儿墙外立面,以及多个间隔且可拆卸设置于女儿墙顶面的主固定件,所述主固定件侧壁固定设置有滑动组件,相邻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同一光伏板组件,所述光伏板组件竖直间隔设置于女儿墙外立面;
[0007]所述主固定件包括
U
形钢板,所述
U
形钢板过盈卡接于女儿墙顶面上,
U
形钢板靠近女儿墙外立面的一侧竖直滑动设置有外端倒
L
形板,另一侧倾斜卡接有内端倒
L
形板,所述外端倒
L
形板和内端倒
L
形板的顶部连接有高扭力卷簧

[0008]进一步的,所述
U
形钢板为多个,且间隔过盈卡接于女儿墙顶面上,多个
U
形钢板靠近女儿墙外立面的一侧竖直滑动设置有同一外端倒
L
形板,多个
U
形钢板另一端倾斜卡接有内端倒
L
形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
U
形钢板靠近女儿墙外立面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外端倒
L
形板设置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与第一滑道滑动连接,所述
U
形钢板另一侧竖直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牙,所述卡槽牙与内端倒
L
形板底部卡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端倒
L
形板靠近女儿墙外立面的一侧还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内端倒
L
形板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电磁液压拉伸器;
[0011]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外端倒
L
形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内端倒
L
形板平行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外端倒
L
形板上的固定滑道,所述固定滑道竖直设置有
T
型滑槽,
T
型滑槽内设置有滑动底板,
T
型滑槽内壁两侧均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滑动底板与传动齿轮齿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有驱动装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底板设置有放大头滑道,所述放大头滑道竖直向套设至少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有光伏板组件,所述连接板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撞弹簧,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撞弹簧,所述放大头滑道底部设置有底端限位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底端限位板靠近外端倒
L
形板的一侧设置有橡胶防撞垫;
[0016]所述光伏板组件和连接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0017]所述连接板一体式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放大头滑道与第二滑道套设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撞弹簧和第二防撞弹簧的轴心竖向投影不重合

[0019]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将
U
形钢板卡接于女儿墙顶面上,并在
U
形钢板和女儿墙顶面之间的缝隙填充素混凝土;
[0021]将外端倒
L
形板和内端倒
L
形板设置于
U
形钢板两侧,并通过高扭力卷簧连接外端倒
L
形板和内端倒
L
形板的顶部;
[0022]在外端倒
L
形板侧壁设置滑动组件,在相邻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同一光伏板组件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包括女儿墙顶面和女儿墙外立面,以及多个间隔且可拆卸设置于女儿墙顶面的主固定件,所述主固定件侧壁固定设置有滑动组件,相邻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同一光伏板组件,所述光伏板组件竖直间隔设置于女儿墙外立面;所述主固定件包括
U
形钢板,所述
U
形钢板过盈卡接于女儿墙顶面上,
U
形钢板靠近女儿墙外立面的一侧竖直滑动设置有外端倒
L
形板,另一侧倾斜卡接有内端倒
L
形板,所述外端倒
L
形板和内端倒
L
形板的顶部连接有高扭力卷簧;本申请中
U
形钢板挂接于女儿墙顶面,外端倒
L
形板和内端倒
L
形板通过高扭力卷簧向
U
形钢板提供夹持力,能够实现在不破坏女儿墙体结构的情况下提供稳定的支撑;滑动组件用于提供更多的空间放置光伏板组件,进而使得本申请满足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以降低自身能耗的目的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
U
形钢板卡接于女儿墙顶面上,并在
U
形钢板和女儿墙顶面之间的缝隙填充素混凝土,用于提高结构稳定性;将外端倒
L
形板和内端倒
L
形板设置于
U
形钢板两侧,并通过高扭力卷簧连接外端倒
L
形板和内端倒
L
形板的顶部,用于向
U
形钢板提供夹持力;在外端倒
L
形板侧壁设置滑动组件,在相邻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同一光伏板组件,完成安装,本安装方法不会破坏女儿墙体结构,且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女儿墙顶面
(2)
和女儿墙外立面
(3)
,以及多个间隔且可拆卸设置于女儿墙顶面
(2)
的主固定件,所述主固定件侧壁固定设置有滑动组件,相邻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同一光伏板组件
(4)
,所述光伏板组件
(4)
竖直间隔设置于女儿墙外立面
(3)
;所述主固定件包括
U
形钢板
(7)
,所述
U
形钢板
(7)
过盈卡接于女儿墙顶面
(2)
上,
U
形钢板
(7)
靠近女儿墙外立面
(3)
的一侧竖直滑动设置有外端倒
L
形板
(51)
,另一侧倾斜卡接有内端倒
L
形板
(52)
,所述外端倒
L
形板
(51)
和内端倒
L
形板
(52)
的顶部连接有高扭力卷簧
(5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U
形钢板
(7)
为多个,且间隔过盈卡接于女儿墙顶面
(2)
上,多个
U
形钢板
(7)
靠近女儿墙外立面
(3)
的一侧竖直滑动设置有同一外端倒
L
形板
(51)
,多个
U
形钢板
(7)
另一端倾斜卡接有内端倒
L
形板
(5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U
形钢板
(7)
靠近女儿墙外立面
(3)
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一滑道
(73)
,所述外端倒
L
形板
(51)
设置有限位滑槽
(511)
,且限位滑槽
(511)
与第一滑道
(73)
滑动连接,所述
U
形钢板
(7)
另一侧竖直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牙
(72)
,所述卡槽牙
(72)
与内端倒
L
形板
(52)
底部卡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置于既有建筑女儿墙外侧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倒
L
形板
(51)
靠近女儿墙外立面
(3)
的一侧还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
(54)
,所述内端倒
L
形板
(52)
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杆
(55)
,所述第一连接杆
(54)
和第二连接杆
(55)
之间连接有电磁液压拉伸器
(56)
;所述第一连接杆
(54)
与外端倒
L
形板
(51)
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
(55)
与内端倒
L
形板
(52)
平行设置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杰邢超蒋浩白恒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