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炉口出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011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炉炉口出钢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炉口出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炉口出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转炉作为冶炼钢水的容器,承担着将铁水冶炼成为钢水的任务,当铁水在炉内通过吹氧造渣冶炼完毕时,通过转炉出钢口出到钢水罐内,送往下一个工序冶炼,钢水合格后上机浇注

转炉出钢口作为转炉关键的部位,工作条件恶劣,需要经受高温

高氧化性钢水冲刷,一旦出钢口维护不当,出钢过程中出钢口发生漏钢事故,需要停炉处理,此时滞留在炉内的钢水不能通过出钢口出到钢水罐内,只能通过炉口将炉内剩余的钢水和炉渣一起出到渣罐内,既造成钢厂成本的增加,同时也易造成其它事故,造成事故扩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当转炉出钢口出现故障时,采用炉口将钢水和炉渣混出的出钢方式存在的增加成本及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转炉炉口出钢方法,在事故状态下,转炉出钢口由于漏钢或其它原因不能继续使用时,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出钢方法能够将滞留在炉内钢水快速出到钢水罐内,减少事故处理时间,减少钢厂损失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5]一种转炉炉口出钢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1)
将转炉摇到放渣位,当渣面与炉口平齐时停止摇炉,控制摇炉速度
15

30

/
转,摇炉角度控制在
60

80
°
,将炉渣放出
1/2

2/3

[0007](2)
将转炉摇至零位,通过高位料仓加入白灰稠渣,加入量8~
12kg/t

[0008](3)
转炉底吹氩气;
[0009](4)
氧枪吹炼方式选择吹氮,将炉内液态渣固化;
[0010](5)
控制转炉摇炉,摇炉角度
40

60
°
,确认转炉兑铁侧炉口积渣厚度是否
≥200mm
;若积渣厚度
≥200mm
,则进入步骤
(6)
;若无积渣或者积渣厚度<
200mm
,则用喷补料喷补炉口,直至积渣厚度
200

400mm

[0011](6)
将钢水罐打到转炉下方;控制摇炉速度
15

30

/
转,当钢水流出停止摇炉,开始出钢;在出钢过程中,钢水流速度控制在
0.5

0.8t/s。
[0012]进一步地,步骤
(2)
中,分批次加入稠渣白灰,每批次加入量控制在
2kg/t
,控制间隔时间
30

50


[0013]进一步地,步骤
(3)
中,转炉底吹氩气流量控制在
15

20Nm3/min。
[0014]进一步地,步骤
(3)
中,氧枪枪位控制在
1.8

2.8m
,氮气供气强度为
2.6

3.50Nm3/min
·
t
,吹氮时间控制在
30

90s
,将转炉内液态渣固化

[0015]进一步地,步骤
(4)
中,喷补炉口用的喷补料的
MgO
含量
≥70
%,粒度
≤2mm
,喷补料的烧结时间为
10

15min。
[0016]进一步地,步骤
(5)
中,根据冶炼钢种要求提前将需要合金化的合金加入钢水罐

[0017]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
在事故状态下,转炉出钢口由于漏钢或其它原因不能继续使用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炉炉口出钢方法,采用炉口出钢,能够解决事故状态下难题,为快速处理事故提供了有利条件

[0019]2、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炉炉口出钢方法,在出钢过程中通过采取稠渣措施,使钢水与炉渣分离,然后进行出钢,避免了钢渣混出事故,降低了事故损失成本

[0020]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钢铁冶金领域广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当转炉出钢口由于漏钢或其它原因不能继续当出钢口使用时,滞留在炉内的钢水可以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炉炉口出钢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3](1)
将转炉摇到放渣位,当渣面与炉口平齐时停止摇炉,控制摇炉速度
15

30

/
转,摇炉角度控制在
60

80
°
,将炉渣放出
1/2

2/3

[0024](2)
将转炉摇至零位,通过高位料仓加入白灰稠渣,加入量8~
12kg/t

[0025](3)
转炉底吹氩气;
[0026](4)
氧枪吹炼方式选择吹氮,将炉内液态渣固化;
[0027](5)
控制转炉摇炉,摇炉角度
40

60
°
,确认转炉兑铁侧炉口积渣厚度是否
≥200mm
;若积渣厚度
≥200mm
,则进入步骤
(6)
;若无积渣或者积渣厚度<
200mm
,则用喷补料喷补炉口,直至积渣厚度
200

400mm

[0028](6)
将钢水罐打到转炉下方;控制摇炉速度
15

30

/
转,当钢水流出停止摇炉,开始出钢;在出钢过程中,控制小流出钢,钢水流速度控制在
0.5

0.8t/s
,当钢水未出净但停止流出时,控制摇炉角度,使钢水重新流出,直至钢水出净后抬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转炉炉口出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将转炉摇到放渣位,当渣面与炉口平齐时停止摇炉,控制摇炉速度
15

30

/
转,摇炉角度控制在
60

80
°
,将炉渣放出
1/2

2/3

(2)
将转炉摇至零位,通过高位料仓加入白灰稠渣,加入量8~
12kg/t

(3)
转炉底吹氩气;
(4)
氧枪吹炼方式选择吹氮,将炉内液态渣固化;
(5)
控制转炉摇炉,摇炉角度
40

60
°
,确认转炉兑铁侧炉口积渣厚度是否
≥200mm
;若积渣厚度
≥200mm
,则进入步骤
(6)
;若无积渣或者积渣厚度<
200mm
,则用喷补料喷补炉口,直至积渣厚度
200

400mm

(6)
将钢水罐打到转炉下方;控制摇炉速度
15

30

/
转,当钢水流出停止摇炉,开始出钢;在出钢过程中,钢水流速度控制在
0.5

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亮李超李华伟赵文涛尚德义姜峰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