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低硫工业纯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89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低硫工业纯铁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转炉炼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低硫工业纯铁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极低硫工业纯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纯铁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

高温合金

非晶

超低硫不锈钢等领域

随着行业技术不断进步,对纯铁纯净度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硫含量要求达到
0.0008
%以内的水平,以获得更高性能的产品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工艺无法满足行业快速增长对于产品质量的需求,这是由于其难点在于:产品硫含量要求极低,现有炼钢

精炼技术无法满足产品工艺要求;炉渣对纯铁残余元素尤其是硫含量影响较大,常规造渣工艺只能生产硫含量大于
0.0020
%的工业纯铁;工业纯铁合金含量低,脱硫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低硫工业纯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
,转炉炼钢:使用铁水

普通废钢作为炼钢金属原料,废钢重量为铁水重量的
10

13
%;转炉出钢过程加入铝粒或铝饼脱氧,铝粒或铝饼的加入量基于钢水重量控制为
1.5

2.0kg/
吨钢;转炉炉后钢水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控制为:
C≤0.05

、Si≤0.02r/>%
、Mn≤0.03

、P≤0.008

、S≤0.005

、Al≥0.02
%,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铁;
[0006]S2
,一次扒渣:对转炉钢水进行扒渣处理,扒渣之后钢包内残余渣量控制为不大于
6kg/
吨钢;
[0007]S3
,喂线处理:钢水经过扒渣处理后,通过喂线机喂入纯钙线,纯钙线的喂入量基于钢水重量控制为5~
6m/
吨钢;喂线结束后通过钢包底吹氩,中等强度搅拌3~5分钟,底吹氩流量控制为
300

400Nl/min

[0008]S4

LF
炉精炼:钢水到站后,根据钢水温度送电升温

造渣脱硫,将钢水温度控制在
1630

1650℃
;送电期间底吹氩流量控制在
300

350Nl/min
;送电期间,加入造渣剂;造渣剂完全熔化后停止送电,底吹氩流量控制在
400

500Nl/min
,搅拌6~8分钟;取样检测
LF
炉钢水硫含量控制到不大于
0.0006
%时,
LF
炉精炼处理结束;
[0009]S5
,二次扒渣:
LF
炉精炼结束后进行扒渣处理,扒渣之后钢包内残余渣量控制为不大于
6kg/
吨钢;
[0010]S6

RH
精炼:
RH
精炼开始3分钟后,向钢水中吹氧,吹氧量控制在每吨钢水
1.3

1.5Nm3,吹氧后保持
100Pa
以内的真空度直至
RH
精炼结束;
RH
精炼结束后钢水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控制为:
C≤0.003

、Si≤0.01

、Mn≤0.02

、P≤0.008

、S≤0.0008

、Al≤0.02
%,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铁;
[0011]S7
,连铸:将按照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钢水连铸成连铸坯,制备完成极低硫工业纯铁

[0012]进一步地,在上述极低硫工业纯铁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
S3
中,喂入额纯钙线的钙芯化学成分中
Ca≥97.5
%,钙芯重
≥53g/m。
[0013]进一步地,在上述极低硫工业纯铁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
S4
中,加入的造渣剂的组成为:石灰
6.5

8kg/
吨钢

萤石
0.5

1.3kg/
吨钢

碳化硅
1.0

1.5kg/
吨钢

铝粉
0.5

0.8kg/
吨钢

[0014]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极低硫工业纯铁制备方法中:
[0015]在所述步骤
S1
中,废钢重量为铁水重量的
11
%;转炉出钢过程加入铝粒脱氧,铝粒的加入量基于钢水重量控制为
1.6kg/
吨钢;转炉炉后钢水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控制为:
C

0.04

、Si

0.015

、Mn

0.023

、P

0.007

、S

0.004

、Al

0.025
%,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铁;
[0016]在所述步骤
S2
中,对转炉钢水进行扒渣之后,钢包内残余渣量控制为
5.6kg/
吨钢;
[0017]在所述步骤
S3
中,纯钙线的喂入量基于钢水重量控制为
5.9m/
吨钢,纯钙线的钙芯化学成分中
Ca

97.6
%,钙芯重为
54g/m
;喂线结束后通过钢包底吹氩,中等强度搅拌3分钟,底吹氩流量控制为
350Nl/min

[0018]在所述步骤
S4
中,钢水温度控制在
1630

1645℃
;送电期间底吹氩流量控制在
310Nl/min
;造渣剂的组成为:石灰
6.9kg/
吨钢

萤石
0.8kg/
吨钢

碳化硅
1.3kg/
吨钢

铝粉
0.7kg/
吨钢;造渣剂完全熔化后停止送电,底吹氩流量控制为
430Nl/min
,搅拌6分钟;取样检测
LF
炉钢水硫含量控制到
0.0005
%时,
LF
炉精炼处理结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极低硫工业纯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转炉炼钢:使用铁水

普通废钢作为炼钢金属原料,废钢重量为铁水重量的
10

13
%;转炉出钢过程加入铝粒或铝饼脱氧,铝粒或铝饼的加入量基于钢水重量控制为
1.5

2.0kg/
吨钢;转炉炉后钢水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控制为:
C≤0.05

、Si≤0.02

、Mn≤0.03

、P≤0.008

、S≤0.005

、Al≥0.02
%,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铁;
S2
,一次扒渣:对转炉钢水进行扒渣处理,扒渣之后钢包内残余渣量控制为不大于
6kg/
吨钢;
S3
,喂线处理:钢水经过扒渣处理后,通过喂线机喂入纯钙线,纯钙线的喂入量基于钢水重量控制为5~
6m/
吨钢;喂线结束后通过钢包底吹氩,中等强度搅拌3~5分钟,底吹氩流量控制为
300

400Nl/min

S4

LF
炉精炼:钢水到站后,根据钢水温度送电升温

造渣脱硫,将钢水温度控制在
1630

1650℃
;送电期间底吹氩流量控制在
300

350Nl/min
;送电期间,加入造渣剂;造渣剂完全熔化后停止送电,底吹氩流量控制在
400

500Nl/min
,搅拌6~8分钟;取样检测
LF
炉钢水硫含量控制到不大于
0.0006
%时,
LF
炉精炼处理结束;
S5
,二次扒渣:
LF
炉精炼结束后进行扒渣处理,扒渣之后钢包内残余渣量控制为不大于
6kg/
吨钢;
S6

RH
精炼:
RH
精炼开始3分钟后,向钢水中吹氧,吹氧量控制在每吨钢水
1.3

1.5Nm3,吹氧后保持
100Pa
以内的真空度直至
RH
精炼结束;
RH
精炼结束后钢水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控制为:
C≤0.003

、Si≤0.01

、Mn≤0.02

、P≤0.008

、S≤0.0008

、Al≤0.02
%,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铁;
S7
,连铸:将按照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钢水连铸成连铸坯,制备完成极低硫工业纯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硫工业纯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S3
中,喂入额纯钙线的钙芯化学成分中
Ca≥97.5
%,钙芯重
≥53g/m。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硫工业纯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S4
中,加入的造渣剂的组成为:石灰
6.5

8kg/
吨钢

萤石
0.5

1.3kg/
吨钢

碳化硅
1.0

1.5kg/
吨钢

铝粉
0.5

0.8kg/
吨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硫工业纯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S1
中,废钢重量为铁水重量的
11
%;转炉出钢过程加入铝粒脱氧,铝粒的加入量基于钢水重量控制为
1.6kg/
吨钢;转炉炉后钢水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控制为:
C

0.04

、Si

0.015

、Mn

0.023

、P

0.007

、S

0.004

、Al

0.025
%,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铁;在所述步骤
S2
中,对转炉钢水进行扒渣之后,钢包内残余渣量控制为
5.6kg/
吨钢;在所述步骤
S3
中,纯钙线的喂入量基于钢水重量控制为
5.9m/
吨钢,纯钙线的钙芯化学成分中
Ca

97.6
%,钙芯重为
54g/m
;喂线结束后通过钢包底吹氩,中等强度搅拌3分钟,底吹氩流量控制为
350Nl/min
;在所述步骤
S4
中,钢水温度控制在
1630

1645℃
;送电期间底吹氩流量控制在
310Nl/min
;造渣剂的组成为:石灰
6.9kg/
吨钢

萤石
0.8kg/
吨钢

碳化硅
1.3kg/
吨钢

铝粉
0.7kg/
吨钢;造渣剂完全熔化后停止送电,底吹氩流量控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陈泽民张锦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