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化渣的转炉少渣冶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93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行业中的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化渣的转炉少渣冶炼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单渣留渣冶炼方法,根据供氧量节点控制枪位采用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化渣的转炉少渣冶炼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行业中的转炉炼钢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化渣的转炉少渣冶炼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钢铁行业的竞争,迫于转炉炼钢成本压力,传统的高碱度、大渣量的转炉冶炼工艺已经逐步被淘汰。近年来国内外各个钢厂均在研究留渣作业,大多数采用双渣留渣工艺,该工艺过程倒炉倒渣,不仅影响转炉作业率,且存在安全风险。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10616290A(201910941191.4)公开了一种降低终渣高度的转炉单渣留渣冶炼方法,包括:1)铁水预处理工序;2)留渣工序;3)装入工序;4)吹炼工序:吹炼过程中分阶段控制;5)放钢。该降低终渣高度的转炉单渣留渣冶炼方法中,吹炼工序中分阶段控制,并实现对装入制度、供氧制度、造渣制度和终点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降低转炉终渣高度,从而减少转炉倒炉出钢次数,缩短冶炼周期,加快生产节奏。但是上述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转炉终点渣泡沫化严重的问题,并未涉及冶炼过程快速化渣和少渣冶炼等问题,从实施例中能够看出起泡沫渣时间在4.5min以上,不利于脱磷,影响转炉作业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化渣的转炉少渣冶炼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实现前期快速化渣的基础上降低总渣量,在不影响脱磷率的条件下降低石灰和白云石消耗。
[0005]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为循环流程,即:炉内留渣

溅渣护炉

加废钢

兑铁

吹炼

出钢

炉内留渣。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快速化渣的转炉少渣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留渣工序;
[0008]S2、装入工序;
[0009]S3、吹炼工序:
[0010]吹炼枪位采用高



低方式,根据供氧量在二级模型上设置枪位参数,以开吹为起点,开吹枪位1600—1650mm,吹炼至1250—1350Nm3降枪至1500—1550mm,吹炼至1700—1800Nm3降至1450—1500mm,吹炼至1900—2000Nm3时降至1350—1400mm,吹炼至3200—3300Nm3枪位再降到1300—1350mm,吹炼至4000—4200Nm3时枪位控制在1250—1300mm,吹炼至4700—4800Nm3时枪位控制在1200—1250mm,吹炼至5000—5100Nm3时枪位控制在1100—1150mm,终点前1.5min将枪位控制在900—950mm直至终点提枪;
[0011]供氧量300Nm3之前供氧流量设置为230—250Nm3/min,供氧量300Nm3之后供氧流量设置为380—390Nm
3/
min,终点供氧流量设置为400—410Nm3/min;
[0012]在二级模型上设置加料模式,炉渣碱度设置在2.00

2.30之间,计算出石灰、白云
石、烧结矿的加入量,根据二级模型自动计算石灰、白云石、烧结矿的加入量,具体的计算方法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采用以下加料模式进行加料:
[0013]石灰加入方式:供氧量350—400Nm3时加入石灰总量的50—55%、在供氧量1400—1600Nm3时加入石灰总量的8—10%,之后根据供氧量每隔300—400Nm3按石灰总量的8—9%分4批加入,供氧量在4100—4200m3时加入最后一批石灰总量的4—10%的石灰;
[0014]白云石加入方式:开吹供氧量达380—400Nm3时加入白云石11—12kg/t;
[0015]烧结矿加入方式:
[0016]若计算量≥20kg/t,则开吹供氧量达400—450Nm3时加入总量的30%,其余烧结矿在供氧量达2000Nm3时按烧结矿计算总量的7%加入二批烧结矿,之后供氧量每增加300Nm3加入一批烧结矿,每批烧结矿量按计算总量的7%加入,烧结矿从1950Nm3到4950Nm3共分10批根据供氧量均匀加入;
[0017]若5kg/t<计算量<20kg/t,则开吹供氧量达400Nm3时加入总量的40%。其余烧结矿在供氧量达3000Nm3时按烧结矿计算总量的12%加入二批烧结矿,之后供氧量每增加400Nm3加入一批烧结矿,每批烧结矿量按计算总量的12%加入,烧结矿从3000Nm3到4600Nm3共分5批根据供氧量均匀加入;
[0018]若计算量≤5kg/t,则开吹供氧量达400Nm3时全部加入;
[0019]S4、出钢工序。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枪位是控制化渣速度的关键,留渣量过大,枪位高会使炉渣化不透;枪位过低会造成氧化铁不足,化渣不良,影响过程操作,枪位必须合理才能保证化渣速度,提高脱磷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根据供氧量节点控制枪位,枪位采用高



低方式,并且采用低碱度炉渣,碱度控制在2.00

2.30之间,根据供氧量节点控制石灰、白云石、烧结矿的加入时机和加入量,从而保证了冶炼过程平稳,无喷溅现象,并且保证了脱磷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步骤S1中,留渣量确定为35

50kg/t,上一炉出钢完毕后根据终渣量从炉前倒出部分红渣后进行溅渣护炉。由于渣量过多不利于过程控制,且影响动力学,通过控制留渣量,能够与枪位配合实现更好的化渣效果,提高脱磷效率。
[00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步骤S2为:摇炉至渣面130

140度后进行加废钢、兑铁作业。
[002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转炉少渣冶炼方法用于铁水硅≤0.55%的原料冶炼。由于硅含量高了采用单渣留渣法,冶炼转炉易出现过程喷溅现象,因此通过控制钢水中硅的含量进一步避免喷溅。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专利技术采用单渣留渣冶炼方法,根据供氧量节点控制枪位,枪位采用高



低方式,并且采用低碱度炉渣,碱度控制在2.00

2.30之间,根据供氧量节点控制石灰、白云石、烧结矿的加入时机和加入量,从而保证了冶炼过程平稳,无喷溅现象。
[0026]2、本专利技术采用单渣留渣法,冶炼过程不倒炉倒渣,有利于提高冶炼节奏和安全作业系数。
[0027]3、本专利技术根据供氧量和枪位的变化控制石灰、白云石、烧结矿的加入时机和加入量,实现了快速化渣,实现了少渣炼钢,使红渣量小于63kg/t钢,喷溅渣量小于6kg/t钢。
[0028]4、现有技术为高碱度脱磷,高碱度导致渣量大,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单渣留渣供氧制
度和造渣制度,提高了过程化渣能力,前期起渣时间为开吹后3min之内,较正常操作提前1.5min以上,并且实现了低碱度高效脱磷的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化渣的转炉少渣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留渣工序;S2、装入工序;S3、吹炼工序:吹炼枪位采用高



低方式,根据供氧量在二级模型上设置枪位参数,以开吹为起点,开吹枪位1600—1650mm,吹炼至1250—1350Nm3降枪至1500—1550mm,吹炼至1700—1800Nm3降至1450—1500mm,吹炼至1900—2000Nm3时降至1350—1400mm,吹炼至3200—3300Nm3枪位再降到1300—1350mm,吹炼至4000—4200Nm3时枪位控制在1250—1300mm,吹炼至4700—4800Nm3时枪位控制在1200—1250mm,吹炼至5000—5100Nm3时枪位控制在1100—1150mm,终点前1.5min将枪位控制在900—950mm直至终点提枪;供氧量300Nm3之前供氧流量设置为230—250Nm3/min,供氧量300Nm3之后供氧流量设置为380—390Nm
3/
min,终点供氧流量设置为400—410Nm3/min;炉渣碱度设置在2.00

2.30之间,计算出石灰、白云石、烧结矿的加入量,采用以下加料模式进行加料:石灰加入方式:供氧量350—400Nm3时加入石灰总量的50—55%、在供氧量1400—1600Nm3时加入石灰总量的8—10%,之后根据供氧量每隔300—400Nm3按石灰总量的8—9%分4批加入,供氧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建高山李俊王忠刚高志滨刘文凭尚游杨希杰鹿芳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