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984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8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电池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

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

作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将多个电芯装配成一个电池模组,并将多个电池模组装配成一个电池包,其中,电池模组可以包括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

一些型号的电池包可以由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混合组成

然而,相关技术中,装配电池模组的工艺无法实现单
/
双排模组共线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

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

作业系统,能够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从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
/
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以及节省模组存放场地

提升空间利用率

[0004]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包括输送设备和上料抓取设备,所述输送设备包括第一输送线

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所述上料抓取设备包括第一上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上料抓取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所述第二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所述第三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并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所述第一上料抓取机构,用于从所述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所述第二上料抓取机构,用于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其中,所述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0005]本公开实施例的电芯上料系统中,第一上料抓取机构从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其中,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第二取料位和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第一取料位和第二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均未经侧面贴胶处理,第三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经过侧面贴胶处理

因此,在从第一取料位和第二取料位中分别抓取电芯的情况下,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可以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
到未贴合的电芯组,以用于装配单排模组;而在从第一取料位和第三取料位中分别抓取电芯的情况下,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可以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贴合的电芯组,以用于装配双排模组

这样,可以适配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对应的取料位中抓取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从而可以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进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
/
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

此外,在装配由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混合组成的电池包的场景下,由于可以支持自动兼容单
/
双排模组的装配,因而在生产电池包的过程中无需进行模组类型的切换生产

这样,相较于先装配完所需数量的一种类型的电池模组后,再装配另一种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方案,本公开实施例可以节省模组存放场地

提升空间利用率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单排模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取料位为所述目标取料位;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双排模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取料位为所述目标取料位

[0007]这样,可以在装配单排模组的情况下,从第二取料位中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用于得到未贴合的电芯组;在装配双排模组的情况下,从第三取料位中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用于得到贴合在一起的电芯组

如此,可以兼容地为单排模组或双排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从而有利于简单高效地实现对单
/
双排模组的共线生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设备还包括第四输送线

第五输送线和分流机构;所述第四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五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分流机构相连;所述分流机构用于:基于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和
/
或所述第三输送线

[0009]这样,可以利用分流机构根据当前待装配的至少一个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将上游流入的电芯分流至第二输送线和
/
或第三输送线,从而为装配与该数量配比对应的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提供相应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上料系统还包括:贴胶机构,用于在所述侧面贴胶工位中,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

[0011]这样,通过利用贴胶机构对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可以使得第三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都是经过侧面贴胶处理的,从而便于与第一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成组得到贴合的电芯组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上料系统还包括:检测机构,用于在检测工位中,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得到所述电芯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三输送线还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芯贴胶正常的情况下,将检测后的所述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0013]这样,第三输送线在将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之前,还输送电芯流经检测工位,以对该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从而可以提高第三取料位中电芯贴胶的准确性,进而提升生产电池产品的良率

[001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成组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用于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
电芯成组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上料区中的电芯

与第二上料区中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其中,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0015]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芯成组系统,基于上述电芯上料系统,能够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并组成相应的电芯组,从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
/
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以及节省模组存放场地

提升空间利用率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成组设备包括电芯成组机构和加压机构,所述电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设备和上料抓取设备,所述输送设备包括第一输送线

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所述上料抓取设备包括第一上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上料抓取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所述第二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所述第三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并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所述第一上料抓取机构,用于从所述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所述第二上料抓取机构,用于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其中,所述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单排模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取料位为所述目标取料位;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双排模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取料位为所述目标取料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还包括第四输送线

第五输送线和分流机构;所述第四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五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分流机构相连;所述分流机构用于:基于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和
/
或所述第三输送线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胶机构,用于在所述侧面贴胶工位中,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机构,用于在检测工位中,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得到所述电芯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三输送线还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芯贴胶正常的情况下,将检测后的所述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6.
一种电芯成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用于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电芯成组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上料区中的电芯

与第二上料区中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其中,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成组设备包括电芯成组
机构和加压机构,所述电芯成组机构包括转台

以及分布在所述转台上的多个承载组件;所述转台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

加压位和下料位;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上料位的情况下,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一上料区,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二上料区;所述加压机构位于所述加压位中,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加压位的情况下,对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进行侧面加压处理,以使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靠近,形成第一数量的电芯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抓取设备,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下料位的情况下,将所述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位包括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所述转台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所述上料位

所述加压位

所述第一下料位和所述第二下料位;所述下料抓取设备包括:第一下料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位的情况下,将所述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一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第二下料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下料位的情况下,将所述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二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所述电芯组缓存位;其中,所述承载组件中的第一承载位和第二承载位沿电芯组的排列方向交替分布
。10.
一种装配模组的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之一: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
。11.
一种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一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控制第二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二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控制第三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三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并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控制第一上料抓取机构从所述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控制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其中,所述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所述目标取
料位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待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罗键马宇航吴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