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957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第一连接件设于隔震层顶部梁板上,第一连接件能够随隔震层顶部梁板的平移而平移;第二连接件设于基础底板上,第二连接件上设有支撑座;储能飞轮转动设于支撑座上;传动机构设于支撑座上,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储能飞轮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结构减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的发生可能造成结构的损坏甚至倒塌

在建筑结构的底部设置隔震支座可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进而减弱结构承受的地震作用

[0003]隔震结构将层间变形主要集中于隔震层,隔震层主要包括隔震层顶部梁板

隔震层框架柱

隔震支座

支墩和基础底板,隔震支座将结构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柔性相连,从而起到隔离地震的目的,在发生地震时,隔震层会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即隔震层顶部梁板和基础底板之间会发生相对错动,这样能更有效的保护上部结构以及结构内部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但在大震作用下隔震层的位移有可能超过限值,因此需在隔震层设置减震控制装置

[0004]传统减震控制装置主要以消能减震阻尼器为主,例如黏滞阻尼器

摩擦阻尼器等,传统消能减震阻尼器一般将吸收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掉,且热能过剩还会加剧传统减震控制装置的磨损,降低其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以提高减震效果并充分利用减震装置吸收的能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设于能够相对平移的隔震层顶部梁板和基础底板,包括第一连接件

第二连接件

储能飞轮和传动机构,其中,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隔震层顶部梁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随所述隔震层顶部梁板的平移而平移;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基础底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支撑座;储能飞轮转动设于所述支撑座上;传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储能飞轮连接,使所述隔震层顶部梁板相对于所述基础底板平移时,所述隔震层顶部梁板能够驱动所述储能飞轮转动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座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架,各所述支撑架上均设有一个轴承,与两个所述轴承连接设有传动杆,所述储能飞轮设于所述传动杆的靠近端部的位置处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夹角设置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两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围合成三角形,所述轴承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交叉部位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

第二传动轮和卡接组
件,所述第一传动轮呈环形,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共轴布置,所述卡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使所述第一传动轮正转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反转时不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缘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传动杆穿经并固定在所述第二传动轮上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面上设有第二齿,所述第一齿与所述第二齿啮合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中心处设有过孔,所述过孔的内壁上设有花键,所述传动杆的外壁上设有花键槽,所述传动杆插设于所述过孔内,且所述花键插设于所述花键槽内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三齿和卡爪,所述第三齿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内壁上,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壁与所述第三齿抵接,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壁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卡爪可翻转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卡爪能够因反转而将局部伸出到所述容纳槽外并卡置在所述第三齿之间,使所述第一传动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且所述卡爪能够因反转而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使所述第一传动轮不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爪包括顺时针翻转卡爪和逆时针翻转卡爪中的任一种,所述顺时针翻转卡爪使得第一传动轮顺时针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逆时针转动时不能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逆时针翻转卡爪使得第一传动逆顺时针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顺时针转动时不能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储能飞轮采用钢材或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锚栓或螺栓固定在所述隔震层顶部梁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锚栓或螺栓固定在所述基础底板上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传动机构和储能飞轮配合,隔震层顶部梁板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飞轮转动,即将吸收的能量以高速旋转飞轮的转动动能的形式来存储起来,该装置可对隔震结构起到减震的作用,吸收的能量储存起来相对于释放成热能,不会加剧减震装置的磨损,有利于提高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储存起来的能量可供地震发生时临时发电使用,充分利用吸收的能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含顺时针翻转卡爪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含逆时针翻转卡爪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如下:
[0023]1、
隔震层顶部梁板;
2、
基础底板;
3、
第一连接件;
4、
第二连接件;
5、
储能飞轮;
6、
第一传动轮;
[0024]401、
支撑座;
402、
支撑架;
403、
轴承;
404、
传动杆;
405、
支撑杆;
[0025]601、
第二传动轮;
602、
第一齿;
603、
第二齿;
604、
过孔;
605、
花键;
606、
第三齿;
607、
顺时针翻转卡爪;
608、...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设于能够相对平移的隔震层顶部梁板和基础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隔震层顶部梁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随所述隔震层顶部梁板的平移而平移;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基础底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支撑座;储能飞轮,转动设于所述支撑座上;传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储能飞轮连接,使所述隔震层顶部梁板相对于所述基础底板平移时,所述隔震层顶部梁板能够驱动所述储能飞轮转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架,各所述支撑架上均设有一个轴承,与两个所述轴承连接设有传动杆,所述储能飞轮设于所述传动杆的靠近端部的位置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夹角设置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两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围合成三角形,所述轴承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交叉部位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

第二传动轮和卡接组件,所述第一传动轮呈环形,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共轴布置,所述卡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使所述第一传动轮正转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反转时不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缘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传动杆穿经并固定在所述第二传动轮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隔震结构的飞轮储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迎杰白武越刘庆宽马晓楠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