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937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环路装置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路装置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还涉及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数据中心的数量不断增多,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生态系统逐步建立,伴随着数据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高性能计算

[0003]高性能计算中心是一种用于物理学

化学

材料科学领域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在高性能计算中心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环路装置在计算中心周围,对计算中心进行冷却

[0004]现有的环路装置在进行冷却的过程中,有着以下问题:
1、
冷却管位于计算机内部,而每个计算机有着不同的工作情况,也会有不同的发热情况,无法根据发热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散热;
2、
冷却管往往设置在计算机本体的内侧,对计算机的散热不够,散热效率较低

[0005]3、
计算机本体内部对于计算机的保护不够好,容易在计算机发生振动的时候冷却管与计算机发生碰撞,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提供了一种能够进行针对性散热

散热效率高以及能够保护计算机的环路装置<br/>。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包括若干计算机本体以及设置在计算机本体上的环路冷却组件与除尘组件,上述计算机本体内部设置有保护组件,计算机本体底部设置有循环组件,上述除尘组件

保护组件与循环组件分别与环路冷却组件连接

[0008]进一步的,上述环路冷却组件包括第一冷却管路

第二冷却管路

输入中转管路

连接管

第一输入管路

第二输入管路

连通管以及连通阀,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第二冷却管路分别设置在计算机本体两侧,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第二冷却管路分别一个与一个输入中转管路连通,第一冷却管路通过连接管与第一输入管路连通,第二冷却管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输入管路连接,第一输入管路与第二输入管路通过连通管连接,连通管上设置有连通阀;其中,连通阀通过电信号控制,即通过控制器控制

[0009]进一步的,上述除尘组件包括叶轮

旋转轴

主动齿轮

从动齿轮

链条以及散热扇,叶轮设置在第一输入管路以及第二输入管路内部,且位于第一输入管路以及第二输入管路与连通管连接处,叶轮通过旋转轴活动设置,旋转轴远离叶轮的另一端与主动齿轮连接,散热扇设置在计算机本体上,从动齿轮与散热扇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链条传动;其中,叶轮位于连接管下方,在连接管的冷却水进入到输入中转管路时,其水流能
够带动叶轮旋转,叶轮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散热扇旋转

[0010]进一步的,上述保护组件包括输水管以及水垫,若干输水管一端分别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第二冷却管路连接,若干输水管另一端分别与水垫连通,水垫位于计算机本体内部两侧;其中,冷却水会通过输水管进入到水垫内,水垫在其中装有冷却水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对中间的计算机进行保护,在计算机发生振动时,撞到水垫,能够进行缓冲

[0011]进一步的,上述循环组件包括输出管以及循环管,输出管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第二冷却管路连接,输出管另一端均与循环管连接;其中,循环管主要将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第二冷却管路的冷却水聚合起来,能够再次进行循环

[0012]进一步的,上述计算机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计算机本体内部两侧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第二冷却管路的温度;其中,底座能够支持计算机本体,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计算机本体内部的温度

[0013]进一步的,上述计算机本体内部设置有冷却控制系统,冷却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环路冷却组件

[0014]上述冷却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温度数据包括与计算机本体温度相关的信息;将计算机本体的温度和与所述计算机本体相关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基于确定所述计算机本体温度满足温度阈值来控制所述环路冷却组件以调节所述计算机本体温度

[0015]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检测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计算机本体两边的温度;
S2、
冷却系统控制冷却水流通;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计算机本体的温度后,根据两个温度传感器位置的不同,将计算机本体的温度和与计算机本体相关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基于确定计算机本体温度满足温度阈值来控制环路冷却组件,以确定采取下列三种冷却方式:一

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第二冷却管路全部参与;控制冷却水进入到第一输入管路以及第二输入管路中,并且进入到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第二冷却管路内,水流量较大,对计算机本体两侧进行降温;二

第一冷却管路或第二冷却管路参与;根据计算机本体两侧的不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不同,只控制冷却水进入到第一输入管路或第二输入管路中,并且进入到第一冷却管路或第二冷却管路内,只对计算机本体一侧进行散热;三

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第二冷却管路和连通管参与;控制冷却水进入到第一输入管路以及第二输入管路中,并且进入到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第二冷却管路内,水流量较大,对计算机本体两侧进行降温,并且控制连通阀打开,使
连通管流通,第一输入管路以及第二输入管路相互流通;
S3、
除尘;当冷却水从连接管进入到输入中转管路时,水流带动叶轮旋转,叶轮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散热扇旋转,散热扇能够对计算机本体内部进行除尘;
S4、
保护;冷却水进入到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第二冷却管路内,时,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第二冷却管路的冷却水通过输水管进入到水垫内,水垫对计算机本体进行保护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冷却管路

第二冷却管路

输入中转管路

连接管

第一输入管路以及第二输入管路,通过在计算机本体两侧都设置冷却管路,能够为计算机本体进行较为全面的散热,提高了散热的效率,也提高了散热的全面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输水管以及水垫,冷却水会通过输水管进入到水垫内,水垫在其中装有冷却水时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计算机本体(
110
)以及设置在计算机本体(
110
)上的环路冷却组件(
120
)与除尘组件(
130
),所述计算机本体(
110
)内部设置有保护组件(
140
),计算机本体(
110
)底部设置有循环组件(
150
),所述除尘组件(
130


保护组件(
140
)与循环组件(
150
)分别与环路冷却组件(
120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冷却组件(
120
)包括第一冷却管路(
1201


第二冷却管路(
1202


输入中转管路(
1203


连接管(
1204


第一输入管路(
1205


第二输入管路(
1206


连通管(
1207
)以及连通阀(
1208
),所述第一冷却管路(
1201
)以及第二冷却管路(
1202
)分别设置在计算机本体(
110
)两侧,所述第一冷却管路(
1201
)以及第二冷却管路(
1202
)分别一个与一个输入中转管路(
1203
)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路(
1201
)通过连接管(
1204
)与第一输入管路(
1205
)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路(
1202
)通过连接管(
1204
)与第二输入管路(
1206
)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管路(
1205
)与第二输入管路(
1206
)通过连通管(
1207
)连接,所述连通管(
1207
)上设置有连通阀(
1208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
130
)包括叶轮(
1301


旋转轴(
1302


主动齿轮(
1303


从动齿轮(
1304


链条(
1305
)以及散热扇(
1306
),所述叶轮(
1301
)设置在第一输入管路(
1205
)以及第二输入管路(
1206
)内部,且位于第一输入管路(
1205
)以及第二输入管路(
1206
)与连通管(
1207
)连接处,所述叶轮(
1301
)通过旋转轴(
1302
)活动设置,所述旋转轴(
1302
)远离叶轮(
1301
)的另一端与主动齿轮(
1303
)连接,所述散热扇(
1306
)设置在计算机本体(
110
)上,所述从动齿轮(
1304
)与散热扇(
1306
)连接,所述主动齿轮(
1303
)与从动齿轮(
1304
)通过链条(
1305
)传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
140
)包括输水管(
1401
)以及水垫(
1402
),若干所述输水管(
1401
)一端分别第一冷却管路(
1201
)以及第二冷却管路(
1202
)连接,若干所述输水管(
1401
)另一端分别与水垫(
1402
)连通,所述水垫(
1402
)位于计算机本体(
110
)内部两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环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
150
)包括输出管(
1501
)以及循环管(
1502
),所述输出管(
1501
)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却管路(
1201
)以及第二冷却管路(
1202
)连接,所述输出管(
1501
)另一端均与循环管(
1502
)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性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玉江甘润东李洵卫薇王策钟掖龙娜卢仁猛孙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