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04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包括电机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散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新能源汽车零件
,特别是关于一种电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永磁同步电动机以永磁体提供励磁,使电动机结构较为简单,降低了加工和装配费用,且省去了容易出问题的集电环和电刷,提高了电动机运行的可靠性;又因无需励磁电流,没有励磁损耗,提高了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0003]永磁同步电动机由定子

转子和端盖等部件构成

定子与普通感应电动机基本相同,采用叠片结构以减小电动机运行时的铁耗

转子可做成实心,也可用叠片叠压

电枢绕组可采用集中整距绕组的,也可采用分布短距绕组和非常规绕组

[0004]在永磁同步电机中,电机寿命受粉尘和潮湿环境的影响,故设计时一般做到
IP54
等级以上

在风冷电机设计时,在电机壳体表面增加散热筋自然冷却,或者在电机前后安装散热风扇,该风扇所需外径大,安装复杂

因而密封的电机壳体影响散热,对电机的性能发挥受限

[0005]因此,如何解决密封的电机壳体的散热问题成为行业内的主要攻关课题之一

[0006]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其将电机壳体的本体和散热筋集成设计

分体设计,采用风冷电机的强制风冷方式大大提高了电机壳体的散热效率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包括电机壳体

挡风罩以及出风口及入风口;电机壳体包括设置在电机壳体的外圆处的多道环形散热筋;挡风罩盖设在多道环形散热筋处,挡风罩与电机壳体的外表面以及多道环形散热筋之间形成多条环形散热通道;出风口及入风口设置在电机壳体的两侧,出风口及入风口与多条环形散热通道连通

[000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道环形散热筋沿电机的轴线方向分布在电机壳体的外圆处

[00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道环形散热筋之间的间隔相同

[00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道环形散热筋之间的间隔不同

[00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道环形散热筋的高度和厚度相同

[0013]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道环形散热筋的高度相同,厚度不同

[001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机散热结构还包括风口侧板,其两两相对地设置在电机壳体外圆的两侧,风口侧板与电机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

[001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一侧的两块风口侧板之间的距离与多道环形散热筋的轴向距离相当,最外侧的环形散热筋与风口侧板的两侧边圆滑连接

[001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机散热结构还包括强制气流装置,其设置在出风口或入风口处

[001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机散热结构还包括安装孔,其设置在最外侧的环形散热筋的外圆处和风口侧板的两侧边处,安装孔用以安装挡风罩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电机散热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的电机壳体的散热筋为圆周设计,在轴向方向按一定间距分布;最外侧的散热筋加宽设计成散热风扇安装面,或设计为外部散热风引流安装面,为保证散热效果将进出风口设计为
180
°
对角设置,散热通道分为上下两个半圆风道壳体,进风口可根据整车需求调整为任意角度;同样可拓展将散热筋设计为冲压件,通过螺栓安装在电机壳体上

在最外侧的散热筋上沿圆周方向增加螺纹孔,挡风罩使用螺栓安装在电机壳体上,与散热筋形成风道,散热风道的空气流向沿着电机壳体的外圆流动,因在使气流与机壳充分接触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本方案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使用以及安装检修十分简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机散热结构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机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散热风道的气流流向的示意图

[002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电机壳体,1‑1‑
散热风扇安装部,1‑2挡风罩安装孔,1‑3‑
出风口,1‑4‑
环形散热筋,1‑5‑
风口侧板,2‑
挡风罩,3‑
电子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5]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6]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包括电机壳体
1、
挡风罩2以及出风口及入风口;电机壳体1包括设置在电机壳体1的外圆处的多道环形散热筋1‑4;挡风罩2盖设在多道环形散热筋1‑4处,挡风罩2与电机壳体1的外表面以及多道环形散热筋1‑4之间形成多条环形散热通道;出风口及入风口设置在电机壳体1的两侧,出风口及入风口与多条环形散热通道连通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道环形散热筋1‑4沿电机的轴线方向分布在电机壳体1的外圆处

多道环形散热筋1‑4之间的间隔相同也可以不同,这种设计可以根据电机的具体发热区域专门设计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道环形散热筋1‑4的高度和厚度相同,也可以是多道环形散热筋1‑4的高度相同,厚度不同

这种设计一是利于其他零件的安装,例如最外侧的环形散热筋1‑4的外圆顶面需要设置安装挡风罩2的安装孔1‑2所以需要设计厚一些;此外,也可以根据电机不同位置的散热需求进行设计

[00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散热结构还包括风口侧板1‑5,风口侧板1‑5两两相对地设置在电机壳体1外圆的两侧,风口侧板1‑5与电机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

每一侧的两块风口侧板1‑5之间的距离与多道环形散热筋1‑4的轴向距离相当,最外侧的环形散热筋1‑4与风口侧板1‑5的两侧边圆滑连接

入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基本上遵循相隔
180
度的原理,使得上下两个环形散热风道的气流分布相对均匀;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如果配合整车布置,入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可以任意设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其包括多道环形散热筋,其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外圆处;挡风罩,其盖设在所述多道环形散热筋处,所述挡风罩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多道环形散热筋之间形成多条环形散热通道;以及出风口及入风口,其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的两侧,所述出风口及所述入风口与所述多条环形散热通道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道环形散热筋沿电机的轴线方向分布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外圆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道环形散热筋之间的间隔相同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道环形散热筋之间的间隔不同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道环形散热筋的高度和厚度相同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石坤曾敏唐昌滔吴天华方明壮秦慧如
申请(专利权)人:玉柴芯蓝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