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渗透系数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011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包括步骤:采集骨料中若干代表样本的二维投影图像,将图像二值化后转换为矢量图文件;使用离散元软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渗透系数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渗透系数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基础建设和工程领域,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多孔性和非均质性,其渗透性能往往成为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钢渣混凝土作为一种改良型混凝土,在混凝土生产中广泛使用钢渣作为替代部分水泥的材料,以提高可持续性和降低环境影响

然而,钢渣混凝土的非均质性质对其渗透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均质混凝土模型和计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对其渗透系数准确评估的需求

[0003]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目前业内已有一些方法用于评估传统混凝土的渗透性能,如
Darcy
定律等

然而,这些方法通常基于均质性假设,无法准确捕捉钢渣混凝土这种复杂非均质结构的特点

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钢渣混凝土渗透性能的方法,对于确保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例如:专利申请号为
CN201911044057.0
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相复合材料的等效渗透系数细观尺度研究方法,该方法针对复合材料的非均质特性,从细观尺度角度,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数值模型以此估计其等效渗透系数;所建立的数值模型通过
Monte Carlo
算法进行模拟,得到了细观尺度下具有空间随机性的多相材料结构,结合有限元计算方法和达西定律,对复合材料的等效渗透系数进行评估

该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模拟多相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非均质性的方法,为分析多相复合材料的渗透特性提供了新思路,但该方法中对预模拟的多相复合材料构建数值模拟模型时,其中的分散相为圆形,而采用圆形对模型进行简化,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0004]因此,如何使用真实骨料构建骨料模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模拟精确度的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渗透系数精确度的计算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真实混凝土骨料的二维投影图像近似为多边形并随机投放至混凝土中的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渗透系数计算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先从石灰岩骨料和钢渣骨料的每个粒径尺寸范围内分别选取若干个代表样本,再采集所选取的每个代表样本的二维投影图像,接着对采集到的所有二维投影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将二值化后的图像转换为矢量图文件;
S2、
使用离散元软件
PFC 2D
将矢量图文件生成钢渣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
S3、
通过
Matlab
对钢渣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中所有的二维投影图像一一进行多边
形近似,并为这些近似多边形的顶点建立坐标数据库;
S4、
利用
Matlab
对混凝土砂浆和
ITZ
区域进行建模,并建立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模型;
S5、
通过有限元计算方法建立多孔介质孔隙率与渗透系数关系;
S6、
对步骤
S4
中建立的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模型赋予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
S7、
根据达西定律对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进而获得非均质钢渣混凝土的渗透系数

[000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
S2
的具体步骤为:
S2.1、
确定石灰岩骨料和钢渣骨料的级配数据,所述级配数据包括粒径尺寸范围和每个粒径尺寸范围内的每种骨料所占的比例,并计算每个粒径尺寸范围内所需的每种骨料的个数;
S2.2、
在离散元软件
PFC 2D
中,使用
PFC
命令流导入石灰岩骨料和钢渣骨料的
clump
模板文件;
S2.3、
从石灰岩骨料和钢渣骨料的
clump
模板文件中随机挑选出所需数量的
clump

S2.4、
按照设计要求,将选取的
clump
随机投放到适当的位置,从而构建出钢渣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
S3
的具体步骤为:
S3.1、
通过
Matlab
对钢渣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并获取该钢渣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中所有粗骨料的轮廓;
S3.2、
对二值图像进行空洞填充操作;使用
bwboundaries
函数提取二值图像中所有粗骨料的轮廓;针对提取到的每个粗骨料轮廓,获取轮廓上的点坐标列表;计算每个粗骨料轮廓的总周长,为每个粗骨料轮廓设定其近似多边形的目标边数,根据每个粗骨料轮廓的总周长和近似多边形的目标边数,计算近似多边形的目标边长;
S3.3、
从粗骨料轮廓的顶点开始,根据步骤
S3.2
中计算出的目标边长,在轮廓上逐步添加线段,使得线段长度逐渐接近目标边长,并在顶点列表中记录近似多边形的顶点坐标;
S3.4、
在完成近似多边形的构建后,将起始点的坐标再次添加到顶点列表的末尾,以使近似多边形闭合;其中,顶点列表中各点的顺序与轮廓中各点的顺序保持相同,以确保多边形按照轮廓的方向闭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
S3.3
具体如下:
S3.31、
针对每个近似多边形初始化一个空的顶点列表,用于存储近似多边形的顶点坐标;
S3.32、
从粗骨料轮廓上任意选取一个顶点作为起始点,并且将该起始点作为当前顶点,同时初始化当前线段长度为0;
S3.33、
计算当前顶点与下一个顶点之间的线段长度,然后判断是否需要在当前顶点与下一个顶点之间添加一个新顶点以逼近目标边长;如果当前线段长度加上新线段长度小于目标边长,则将下一个顶点更新为当前顶点,同时更新当前线段长度;如果当前线段长度加上新线段长度大于等于目标边长,则计算新顶点的坐标,以满足预设的目标边长,然后
将新顶点添加到顶点列表中;
S3.34、
重复步骤
S3.33
,直到遍历完轮廓上的所有顶点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
S4
具体为:
S4.1、
对于近似多边形的每个顶点,先获取该顶点的坐标
(x

y)
,再获取与该顶点相连的两条线段的法线向量
V1和
V2,并计算对应的平均法线向量;
S4.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先从石灰岩骨料和钢渣骨料的每个粒径尺寸范围内分别选取若干个代表样本,再采集所选取的每个代表样本的二维投影图像,接着对采集到的所有二维投影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将二值化后的图像转换为矢量图文件;
S2、
使用离散元软件
PFC 2D
将矢量图文件生成钢渣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
S3、
通过
Matlab
对钢渣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中所有的二维投影图像一一进行多边形近似,并为这些近似多边形的顶点建立坐标数据库;
S4、
利用
Matlab
对混凝土砂浆和
ITZ
区域进行建模,并建立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模型;
S5、
通过有限元计算方法建立多孔介质孔隙率与渗透系数关系;
S6、
对步骤
S4
中建立的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模型赋予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
S7、
对非均质钢渣混凝土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进而获得非均质钢渣混凝土的渗透系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2
的具体步骤为:
S2.1、
确定石灰岩骨料和钢渣骨料的级配数据,所述级配数据包括粒径尺寸范围和每个粒径尺寸范围内的每种骨料所占的比例,并计算每个粒径尺寸范围内所需的每种骨料的个数;
S2.2、
在离散元软件
PFC 2D
中,使用
PFC
命令流导入石灰岩骨料和钢渣骨料的
clump
模板文件;
S2.3、
从石灰岩骨料和钢渣骨料的
clump
模板文件中随机挑选出所需数量的
clump

S2.4、
按照设计要求,将选取的
clump
随机投放到适当的位置,从而构建出钢渣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3
的具体步骤为:
S3.1、
通过
Matlab
对钢渣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并获取该钢渣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中所有粗骨料的轮廓;
S3.2、
对二值图像进行空洞填充操作;使用
bwboundaries
函数提取二值图像中所有粗骨料的轮廓;针对提取到的每个粗骨料轮廓,获取轮廓上的点坐标列表;计算每个粗骨料轮廓的总周长,为每个粗骨料轮廓设定其近似多边形的目标边数,根据每个粗骨料轮廓的总周长和近似多边形的目标边数,计算近似多边形的目标边长;
S3.3、
从粗骨料轮廓的顶点开始,根据步骤
S3.2
中计算出的目标边长,在轮廓上逐步添加线段,使得线段长度逐渐接近目标边长,并在顶点列表中记录近似多边形的顶点坐标;
S3.4、
在完成近似多边形的构建后,将起始点的坐标再次添加到顶点列表的末尾,以使近似多边形闭合;其中,顶点列表中各点的顺序与轮廓中各点的顺序保持相同,以确保多边形按照轮廓的方向闭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3.3
具体如下:
S3.31、
针对每个近似多边形初始化一个空的顶点列表;
S3.32、
从粗骨料轮廓上任意选取一个顶点作为起始点,并且将该起始点作为当前顶点,同时初始化当前线段长度为0;
S3.33、
计算当前顶点与下一个顶点之间的线段长度,然后判断是否需要在当前顶点与下一个顶点之间添加一个新顶点以逼近目标边长;如果当前线段长度加上新线段长度小于目标边长,则将下一个顶点更新为当前顶点,同时更新当前线段长度;如果当前线段长度加
上新线段长度大于等于目标边长,则计算新顶点的坐标,以满足预设的目标边长,然后将新顶点添加到顶点列表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祺喻淑君谢启彬李亮邹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