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94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
,具体是一种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雨污水管道包括辅路雨水

高架雨水

匝道雨水

污水管网是城市污水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针对与污水管网的铺设,地下污水管网的铺设则更为重要

一般在铺设地下污水管道时,需要开挖沟槽,并将相同尺寸的管道铺设在开挖的沟槽中,随后对接相邻管道,并进行回填,即可完成地下管道的铺设

[0003]现有的雨污水管道在铺设时,一般直接进行挖槽然后进行铺设;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施工工艺,导致铺设的雨污水管道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雨污水管道在铺设时,一般直接进行挖槽然后进行铺设;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施工工艺,导致铺设的雨污水管道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
:施工准备;
[0007]S2
:管道沟槽开挖:开槽时,挖机位于沟槽两侧,边挖边退;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挖机开挖至槽底
20cm
以上,改用人工修整底面;当管道位于不良地基时,要进行基底处理,及时丈量槽底高度和宽度,防止超挖沟槽,开挖底宽按管道基础两侧各加宽
40cm

[0008]S3
:基础施工;
[0009]S4
:管道铺设:管道铺设采用预留沉降量的处理方法,即管道铺设时的高程控制为:设计标高
m+0.125m
=铺设标高
m
;稳管时逐节测量高程和管道中心线,管内底高程允许偏差
±
10mm
;管道必须稳固无倒坡,管材无裂缝破损,管道内无杂物;
[0010]S5
:管座浇筑;
[0011]S6
:管道接口;
[0012]S7
:检查井砌筑:砖砌筑要丁顺交错,砂浆要饱满密实,砌筑时由下向上逐渐缓慢收口;
[0013]S8
:沟槽回填

[0014]优选的,所述
S1
施工准备:沟槽施工前先对现有管道及其他的地下障碍物进行细致的现场调查,并进行现场报验

[0015]优选的,所述
S2
管道沟槽开挖:边坡视土质情况而定,若边坡土质好,开挖深度不大,无支撑;若边坡土质差,开挖深度大,开挖沟槽时使用钢板桩支护

[0016]优选的,所述
S4
管道铺设:管道轴线控制采用中心线法,在沟槽两端打入龙门桩,作为轴线进行控制;
[0017]待排管节垂直于沟槽边存放并垫稳,存放位置与沟槽边保持
1.2m
间距;管节上下沟槽采用人工运输,安管过程中注意轻起轻放,防止管节碰撞损坏;排管从下游开始排向上游,承口向上,插口向下;清除承口内侧和插口外侧的砂尘

毛刺附着物

[0018]在管端第二条肋槽内安装橡胶圈,并在橡胶圈外圈和管节承口内壁涂抹配套的润滑剂

[0019]优选的,所述
S8
沟槽回填之前还包括管道闭水试验:对于管径
≥DN400
的雨

污水管道进行闭水试验,试验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

[0020]优选的,所述闭水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0021]注水浸泡: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米,将水灌至接近上游井口高度;注水过程检查管堵

管道

井身,有无漏水和严重渗水,在侵泡管和井1‑2天进行闭水试验;
[0022]闭水试验: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

[0023]优选的,所述
S8
沟槽回填:在密闭性检查前,除接头外露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宜小于
50cm
;从管底基础至管顶
50cm
范围内,沿管道

检查井两侧采用人工对称

分层回填压实,禁止用机械推土回填,每层回填高度不宜大于
20cm
;管道两侧分层压实时,采用临时措施,防止管道上浮;
[0024]在闭水试验合格后,管道沟槽分层夯实,回填时两侧同时进行,两侧压实面高差不得大于
30cm
;当回填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时,采用4%水泥土回填;当回填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上时,采用水泥石灰土回填至道路路基处理层底

管道沟槽回填时,沟槽内不得有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

有机物及冻土;回填土中还不得含有石块

砖及其它杂硬物体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
通过严格的操作流程,各工序的配合,使得铺设的雨污水管道不易漏水

不易损坏;
[0027]2、
挖机开挖至槽底
20cm
以上,改用人工修整底面,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
[0028]3、
管道铺设采用预留沉降量的处理方法,即管道铺设时的高程控制为:设计标高
m+0.125m
=铺设标高
m
;稳管时逐节测量高程和管道中心线,管内底高程允许偏差
±
10mm
;管道轴线控制采用中心线法,在沟槽两端打入龙门桩,作为轴线进行控制;铺设的管道其准确度较高,也方便了后续的接管

附图说明
[002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0032]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施工准备;
S2
:管道沟槽开挖:开槽时,挖机位于沟槽两侧,边挖边退;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挖机开挖至槽底
20cm
以上,改用人工修整底面;当管道位于不良地基时,要进行基底处理,及时丈量槽底高度和宽度,防止超挖沟槽,开挖底宽按管道基础两侧各加宽
40cm

S3
:基础施工;
S4
:管道铺设:管道铺设采用预留沉降量的处理方法,即管道铺设时的高程控制为:设计标高
m+0.125m
=铺设标高
m
;稳管时逐节测量高程和管道中心线,管内底高程允许偏差
±
10mm
;管道必须稳固无倒坡,管材无裂缝破损,管道内无杂物;
S5
:管座浇筑;
S6
:管道接口;
S7
:检查井砌筑:砖砌筑要丁顺交错,砂浆要饱满密实,砌筑时由下向上逐渐缓慢收口;
S8
:沟槽回填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S1
施工准备:沟槽施工前先对现有管道及其他的地下障碍物进行细致的现场调查,并进行现场报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S2
管道沟槽开挖:边坡视土质情况而定,若边坡土质好,开挖深度不大,无支撑;若边坡土质差,开挖深度大,开挖沟槽时使用钢板桩支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S4
管道铺设:管道轴线控制采用中心线法,在沟槽两端打入龙门桩,作为轴线进行控制;待排管节垂直于沟槽边存放并垫稳,存放位置与沟槽边保持
1.2m
间距;管节上下沟槽采用人工运输,安管过程中注意轻起轻放,防止管节碰撞损坏;排管从下游开始排向上游,承口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玮马涛夏晶张宇豪彭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