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奕明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889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主体是竖立的圆壳直管对流换热器,在竖立的圆壳内同心圆周上布置直管,直管固定在上、下管板上,中间设有导向隔板,圆壳上端连接烟气分流箱;圆壳下部与冷空气引入箱固定连接,上部与热空气引出箱固定连接,中部与空气导向箱固定连接,烟气分流箱的侧壁与排烟总管连接,圆壳下端与烟气集气箱连接,烟气集气箱与排烟机的吸口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定期清洗,避免烟气中脏物结瘤堵塞烟道,用于喷雾除尘,或喷入氢氧化镁溶液脱硫,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换热不堵塞烟道的同时具备除尘和减少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排出的功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窑炉烟气换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用于烧成耐火制品的高温燃油隧道窑,其烟气温度一般在300°C以上, 甚至高达70(TC。现有技术是设置烟道多管换热器,其管外流动烟气,管内流动空气,使空气 予热,用于助燃或干燥生胚,降低油耗。但是由于烟气含有大量的镁、钙、硫、钾、钠等元素的 化合物和水分,以及尚未完全燃烧的炭粒和尘埃,在烟道中遇冷结瘤沉积于换热管外壁,逐 渐堵塞烟道,并且很难疏通,成为烟气换热装置不能正常运转的一个技术难题。另一方面, 为了减少用地和建设投资,能否使此装置同时具备除尘和减少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排 出的功能,也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高温燃油隧道窑烧制耐火制品,实 现节能减排和降低燃烧成本,提供一种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本技术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内容简述本技术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 排装置的主体是竖立的圆壳直管对流换热器,在竖立的圆壳内同心圆周上布置直管,直管 的上端固定在上管板上,直管的下端固定在下管板上,在直管的中间设有导向隔板,圆壳上 端连接烟气分流箱,烟气分流箱上端与顶盖连接,在顶盖的顶板上设置水淋喷头和喷雾器, 圆壳下部与冷空气引入箱固定连接,圆壳上部与热空气引出箱固定连接;圆壳中部与空气 导向箱固定连接,烟气分流箱的侧壁与排烟总管连接,圆壳下端与烟气集气箱连接,烟气集 气箱与排烟机的吸口弯管连接。本技术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在分流箱顶盖设置喷口朝下的水淋喷 头,由于脏烟气从上向下流经竖立的直管内,不会沉积在管壁上,并且在分流箱顶盖设置水 淋喷头,便于定期清洗,避免烟气中脏物结瘤堵塞烟道,解决烟气换热装置不能正常运转的 技术难题,本技术在分流箱顶盖还设置喷口朝下的喷雾器,用于喷雾除尘,或者喷入氢 氧化镁溶液脱硫,使此装置在实现换热不堵塞烟道的同时具备除尘和减少有害气体,如二 氧化硫排出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中1是排烟总管、2是烟气分流箱、3是圆壳、4是直管、5是集气箱、6是吸口弯管、7是顶盖、8是水淋喷头、9是喷雾器、10是上管板、11是下管板、12是导向隔板,13是冷 空气引入箱,14是热空气引出箱。15是空气导向箱。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以下结合附图作具体说 明。见图1、图2、图3,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设置在隧道窑予热带窑顶的排烟总管1 与地面排烟机的吸口弯管6之间。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的主体是竖立的圆壳直管 对流换热器,在竖立的圆壳3内同心圆周上布置直管4,直管4的上端固定在上管板10上, 直管4的下端固定在下管板11上,在直管4的中间设有导向隔板12,圆壳3上端连接分流 箱2,分流箱2上端与顶盖7连接,在顶盖7的顶板上设置水淋喷头8和喷雾器9,圆壳3下 部与冷空气引入箱13固定连接,圆壳3上部与热空气引出箱14固定连接。圆壳3中部与 空气导向箱15固定连接,烟气分流箱2的侧壁与排烟总管1连接,圆壳3下端与烟气集气 箱5连接,烟气集气箱5与排烟机的吸口弯管6连接。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的工作过程是热烟气由排烟总管1引入,流经烟 气分流箱2,分流进入直管4内,在直管4内向下流动过程中,被冷却,冷却后流经下方的集 气箱5,由排烟机的吸口弯管6引出,从鼓风机鼓出的冷空气由圆壳3下部的冷空气引入箱 13引入,流经管间的缝隙,沿着直管4中间的导向隔板12被加热,空气导向箱15改变空气 流向,保证其交叉绕流直管4至圆筒上部,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从热空气引出箱14流出, 送给用户。本技术在顶盖7设置喷口朝下的水淋喷头8,由于脏烟气在竖立的直管4内从 上向下流动,不会沉积在管壁上,并且在分流箱顶盖7设置水淋喷头8,便于定期清洗,避免 烟气中脏物结瘤堵塞烟道,解决烟气换热装置不能正常运转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在分流箱 顶盖7还设置喷口朝下的喷雾器9,用于喷雾除尘,或者喷入氢氧化镁溶液脱硫,使此装置 在实现换热不堵塞烟道的同时具备除尘和减少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排出的功能。权利要求一种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的主体是竖立的圆壳直管对流换热器,在竖立的圆壳(3)内同心圆周上布置直管(4),直管(4)的上端固定在上管板(10)上,直管(4)的下端固定在下管板(11)上,在直管(4)的中间设有导向隔板(12),圆壳(3)上端连接烟气分流箱(2),烟气分流箱(2)上端与顶盖(7)连接,在顶盖(7)的顶板上设置水淋喷头(8)和喷雾器(9),圆壳(3)下部与冷空气引入箱(13)固定连接,圆壳(3)上部与热空气引出箱(14)固定连接,圆壳(3)中部与空气导向箱(15)固定连接,烟气分流箱(2)的侧壁与排烟总管(1)连接,圆壳(3)下端与烟气集气箱(5)连接,烟气集气箱(5)与排烟机的吸口弯管(6)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主体是竖立的圆壳直管对流换热器,在竖立的圆壳内同心圆周上布置直管,直管固定在上、下管板上,中间设有导向隔板,圆壳上端连接烟气分流箱;圆壳下部与冷空气引入箱固定连接,上部与热空气引出箱固定连接,中部与空气导向箱固定连接,烟气分流箱的侧壁与排烟总管连接,圆壳下端与烟气集气箱连接,烟气集气箱与排烟机的吸口弯管连接。本技术具有便于定期清洗,避免烟气中脏物结瘤堵塞烟道,用于喷雾除尘,或喷入氢氧化镁溶液脱硫,使本技术在实现换热不堵塞烟道的同时具备除尘和减少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排出的功能。文档编号F27D17/00GK201637284SQ201020127990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袁奕明 申请人:袁奕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隧道窑烟气换热除尘减排装置的主体是竖立的圆壳直管对流换热器,在竖立的圆壳(3)内同心圆周上布置直管(4),直管(4)的上端固定在上管板(10)上,直管(4)的下端固定在下管板(11)上,在直管(4)的中间设有导向隔板(12),圆壳(3)上端连接烟气分流箱(2),烟气分流箱(2)上端与顶盖(7)连接,在顶盖(7)的顶板上设置水淋喷头(8)和喷雾器(9),圆壳(3)下部与冷空气引入箱(13)固定连接,圆壳(3)上部与热空气引出箱(14)固定连接,圆壳(3)中部与空气导向箱(15)固定连接,烟气分流箱(2)的侧壁与排烟总管(1)连接,圆壳(3)下端与烟气集气箱(5)连接,烟气集气箱(5)与排烟机的吸口弯管(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奕明
申请(专利权)人:袁奕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