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58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5
一种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它包括:硬质导热面板及紧密连接硬质导热面板下表面的加热单元;依照所述硬质导热面板大小及形状相匹配且与硬质导热面板一体成型的柔性包裹体,其中,所述柔性包裹体全面或部分覆盖于硬质导热面板而受硬质导热面板支撑形成表面平整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


技术介绍

[0002]据市场调查和专利检索,现有的折叠式加热板的加热板之间一般采用铰链机构连接
,
需要独立制作出加热板外壳,再对内部加热元件进行组装,铰链机构的壳体

螺接件

枢接轴等繁琐部件组装而成,这样需要制作多套模具来生产这些部件,制作产品所需要的人力

设备

周转

用料等投入成本较高;而且结构稳定性欠佳,加工效率低下

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其一次性一体成型的柔性硬质合体整形,连结构极简

大大削减制造的人力

设备

周转

用料等投入成本;结构稳定性好

安全可靠

用户体验感好等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它包括:
[0005]硬质导热面板及紧密连接硬质导热面板下表面的加热单元;
[0006]依照所述硬质导热面板大小及形状相匹配且与硬质导热面板一体成型的柔性包裹体,其中,所述柔性包裹体全面覆盖于硬质导热面板而受硬质导热面板支撑形成表面平整形状

[0007]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导热面板为金属板材或玻璃板材或陶瓷板材制成;所述柔性包裹体为硅胶材料

[0008]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为电热膜或加热线或电磁加热圈或
PI
发热膜或石墨烯发热膜;位于所述硬质导热面板上方的柔性包裹体厚度小于其下方的柔性包裹体厚度

[0009]同一构思之下,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它包括:
[0010]硬质导热面板及紧密连接硬质导热面板下表面的加热单元;
[0011]依照所述硬质导热面板大小及形状相匹配且与硬质导热面板一体成型的柔性包裹体,其中,所述柔性包裹体包括至少一部分覆盖于硬质导热面板底部的成型托部以及至少围绕硬质导热面板的边缘包边的护围部;所述加热单元连接控制器

[0012]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为电热膜或加热线或电磁加热圈或
PI
发热膜或石墨烯发热膜

[0013]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导热面板为金属板材或玻璃板材或陶瓷板材制成

[0014]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托部形成多个凸起,借助于凸起形成隔热空间

[0015]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护围部的上部延伸到硬质导热面板上且向内形成包边

[0016]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导热面板为圆形

椭圆形或多边形

[0017]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为圆形

椭圆形或多边形

[0018]本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存在的效果是:
[0019]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一次性一体成型的柔性硬质合体整形,连结构极简

大大削减制造的人力

设备

周转

用料等投入成本;结构稳定性好

安全可靠

用户体验感好等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中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中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在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附图中所示出形状

构造并理解得出的方案,附图的各种部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的,并且附图的各种部件和元件的尺寸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更清楚地说明本文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0024]附图中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0025]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

[0026]说明书中所述的上









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

明确

[0027]参照图1所示出的,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它包括:硬质导热面板1及紧密连接硬质导热面板1下表面的加热单元2;依照所述硬质导热面板1大小及形状相匹配且与硬质导热面板1一体成型的柔性包裹体3,其中,所述柔性包裹体3全面覆盖于硬质导热面板1而受硬质导热面板1支撑形成表面平整形状

硬质导热面1为金属板材或玻璃板材或陶瓷板材制成;所述柔性包裹体3为硅胶材料

[0028]所述加热单元2为电热膜或加热线或电磁加热圈或
PI
发热膜或石墨烯发热膜,工作时控制器4进行控制加热单元通电加热,加热单元2产生热量从硬质导热面板1输出,由于位于所述硬质导热面板1上方的柔性包裹体厚度小于其下方的柔性包裹体厚度,上方热阻
小,从而热量向上输送

[0029]参照图2所示出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它包括:硬质导热面板1及紧密连接硬质导热面板1下表面的加热单元2;依照所述硬质导热面板1大小及形状相匹配且与硬质导热面板一体成型的柔性包裹体3,其中,所述柔性包裹体3包括至少一部分覆盖于硬质导热面板底部的成型托部
31
以及至少围绕硬质导热面板的边缘包边的护围部
32
;所述加热单元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硬质导热面板及紧密连接硬质导热面板下表面的加热单元;依照所述硬质导热面板大小及形状相匹配且与硬质导热面板一体成型的柔性包裹体,其中,所述柔性包裹体全面覆盖于硬质导热面板而受硬质导热面板支撑形成表面平整形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导热面板为金属板材或玻璃板材或陶瓷板材制成;所述柔性包裹体为硅胶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为电热膜或加热线或电磁加热圈或
PI
发热膜或石墨烯发热膜;位于所述硬质导热面板上方的柔性包裹体厚度小于其下方的柔性包裹体厚度
。4.
一种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硬质导热面板及紧密连接硬质导热面板下表面的加热单元;依照所述硬质导热面板大小及形状相匹配且与硬质导热面板一体成型的柔性包裹体,其中,所述柔性包裹体包括至少一部分覆盖于硬质导热面板底部的成型托部以及至少围绕硬质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思蒙陈余双魏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德纳吉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