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29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属于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蒸发器广泛应用于离心式制冷(制热)机组,蒸发器壳程内经过换热后的气态冷剂由吸气口进入压缩机,由于蒸发器内上部气流区域存在压力梯度,蒸发器内各液箱冷剂沸腾和液滴飞溅程度也不同,蒸发器吸气口下方存在高速流动区,高速气流极易将吸气口下方的液体直接带飞,吸气带液会对制冷量和压缩机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会影响整个机组的性能

[0003]满液式蒸发器是大冷量冷水机组常用的壳管式蒸发器之一,满液式蒸发器壳程走制冷剂,管程走水,制冷剂从壳体的下部的供液口进入蒸发器的壳体内,换热管浸没于制冷剂中,制冷剂在换热管外流动并带走换热管内水的热量,从而制取冷水

换热管浸没于制冷剂中,当系统运行时,壳程制冷剂剧烈沸腾,产生大量气泡及飞溅液滴,而蒸发器吸气口连接压缩机,所以蒸发器吸气口处气体流速最快,压降最大,蒸发器吸气口下方及靠近出口区域,沸腾液面容易直接形成上升和斜上升的带液气流汇集至吸气口被压缩机吸入,威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和寿命

特别是对于蒸发器吸气口不处于管程方向中间位置的蒸发器而言,由于两侧结构的非对称性,直接影响气相区内的压力分布,导致内部气相区较小一侧更容易产生带液气流

[0004]现有蒸发器对于吸气带液的控制策略有的是通过增加筒体筒径来增大气液分离空间,从而降低气态冷剂流速来控制吸气带液,这样会造成蒸发器及机组体积增大,成本增加

现有的除雾装置或防带液装置,有的单纯通过碰撞来促进气液分离来控制压缩机吸气带液,不能从机理上控制带液气流的产生,属于被动控制

如公开号为
CN107543338A
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鼠笼式防带液装置,通过碰撞来促进气液分离,并不能从机理上控制带液气流的产生,属于被动控制范畴

有的在蒸发器内设置长度略小于筒体的挡液板或多级均气孔板等装置来控制吸气带液,有均匀流场的作用但存在较大的流动损失,并且整体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如公开号为
CN108826760A
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沿管程方向的多级均气孔板结构,通过不同位置处的开孔形式来发挥均匀流场作用,但是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流动损失,并且其长度略小于筒体长度,整体结构复杂

[0005]本专利技术的防带液结构能高效均匀蒸发器气相区内的流场压力分布,优化气流方向,从机理上控制带液气流的产生,从而大幅减小压缩机吸气带液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改善或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

丝网除雾器和防带液结构,所述防带液结构包括挡液板,所述筒体横向布置,所述丝网除雾器沿筒体的轴向
设置在筒体内,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吸气口,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供液口,所述吸气口相对于所述筒体的中部偏向一侧设置,所述挡液板设置在所述吸气口的下方且位于所述丝网除雾器的上方,所述挡液板靠近所述筒体中部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挡液板向下倾斜的一端与所述丝网除雾器不接触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即所述挡液板的较低的一端与所述丝网除雾器之间不接触且保持相应的距离,以利于挡液板与丝网除雾气之间的气流流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挡液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吸气口的尺寸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大尺寸的挡液板将所述吸气口充分封阻,使所述挡液板下方空腔区域的压降得到控制,消除了挡液板下方的高速流场集中区

[0013]进一步的,所述挡液板的倾斜角
β
为0°

90
°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防带液结构还包括支撑脚组件,所述挡液板通过支撑脚组件倾斜设置在所述丝网除雾器的上方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组件包括两个短支撑脚和两个长支撑脚,所述挡液板靠近所述筒体中心的一端通过两个短支脚支撑,所述挡液板的另一端通过两个长支脚支撑,两个短支撑脚和两个长支撑脚分别支撑在所述挡液板的两侧使挡液板倾斜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防带液结构还包括挂杆组件,所述挡液板通过挂杆组件倾斜悬挂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挂杆组件包括两根短挂杆和两根长挂杆,所述挡液板靠近所述筒体中心的一端通过两根长挂杆悬挂,所述挡液板的另一端通过两根短挂杆悬挂,两根长挂杆和两根端挂杆分别悬挂在所述挡液板的两侧使挡液板倾斜设置

[0018]进一步的,所述挡液板为圆形板

方形板或弧形板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筒体两端密封连接的封头

位于筒体内部的换热管和供换热管穿过的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在所述丝网除雾器下方并沿筒体的轴向间隔排列,多个所述支撑板将所述筒体内位于所述丝网除雾器下方的空间分割成若干个液箱,所述换热管沿筒体的轴向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丝网除雾器由多层金属丝网叠加而成

[0020]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通过挡液板高效平衡蒸发器气相区内的流场结构,减小管程方向远端至吸入口的压力梯度,消除易产生带液区域的高速流动区,优化气流方向,在机理上控制带液气流的产生,属于主动控制范畴,同时平衡各个液箱冷剂沸腾和液滴飞溅程度,有利于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和防带液性能,且本防带液结构体积较为小巧,制造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蒸发器的右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
A

A
向剖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蒸发器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冷剂蒸发面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主视图;
[0029]图7为本技术的图6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3)

丝网除雾器(4)和防带液结构,所述防带液结构包括挡液板(7),所述丝网除雾器(4)沿筒体的轴向设置在所述筒体(3)内,所述筒体(3)的顶部设有吸气口,所述筒体(3)的底部设有供液口(
10
),所述吸气口相对于所述筒体(3)的中部偏向一侧设置,所述挡液板(7)设置在所述吸气口的下方且位于所述丝网除雾器(4)的上方,所述挡液板(7)靠近所述筒体(3)中部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板(7)向下倾斜的一端与所述丝网除雾器(4)不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板(7)的尺寸大于所述吸气口的尺寸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板(7)的倾斜角
β
为0°

90
°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带液结构还包括支撑脚组件,所述挡液板(7)通过支撑脚组件倾斜设置在所述丝网除雾器(4)的上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组件包括两个短支撑脚(
501
)和两个长支撑脚(
502
),所述挡液板(7)靠近所述筒体(3)中心的一端通过两个短支脚支撑,所述挡液板(7)的另一端通过两个长支脚支撑,两个短支撑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昌健史佩琦陈孝文李景富尤永鑫
申请(专利权)人: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