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731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9
本文提供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及空调器。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二处理机构,设置成对冷凝水进行油脂皂化处理、油水分离处理以及油脂吸附处理;和第三处理机构,与第二处理机构相连通,并设置成对冷凝水进行中和处理以及中和物吸附处理。冷凝水处理装置应用于对厨房温度进行调节的空调器,冷凝水处理装置可以去除冷凝水中的油脂、小分子有机物、有机羧酸类物质等,这样自冷凝水处理装置排出的冷凝水不会腐蚀建筑物的外墙面,也不会腐蚀冷凝器的铜管。也不会腐蚀冷凝器的铜管。也不会腐蚀冷凝器的铜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0001]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电器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厨房场景中,使用空调器对厨房内温度进行调节时,同步产生的冷凝水通常会含有油脂、小分子有机物、有机羧酸(包括甲酸根离子、油酸)类物质。这种冷凝水若采用传统的直接排放方式处置,冷凝水中含有的油脂、小分子有机物、有机羧酸类物质会快速的腐蚀建筑物的外墙面。若采用将冷凝水浇淋至外机冷凝器,利用冷凝器在空调器制冷工况下产生的热量将冷凝水挥发消耗的方式,厨房场景下产生的冷凝水中含有的有机羧酸类物质会腐蚀冷凝器的铜管,使冷凝器穿孔失效,造成整个厨房空调器失去工作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应用于对厨房温度进行调节的空调器,能够解决冷凝水腐蚀建筑物的外墙面以及冷凝水腐蚀冷凝器的铜管等的问题。
[0004]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二处理机构,设置成对冷凝水进行油脂皂化处理、油水分离处理以及油脂吸附处理;和第三处理机构,与所述第二处理机构相连通,并设置成对冷凝水进行中和处理以及中和物吸附处理。
[0006]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皂化处理模块、油水分离模块和油脂吸附模块。
[000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皂化处理模块包括设有皂化材料的皂化通道,所述皂化材料的孔容不小于0.4cm3/g、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g,所述皂化通道的行程不小于120mm。
[0008]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皂化材料包括碱性无机矿物材料,所述碱性无机矿物材料包括碱性氧化铝材料、碱性电气石颗粒材料和碱性硅藻土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000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油水分离模块包括油水分离通道,所述油水分离通道的行程不低于150mm。
[001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油水分离通道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油水分离通道内设有自进水口向出水口依次上下交替立设的多个挡水筋,多个所述挡水筋之间形成折形流路,且位于上部的所述挡水筋设有过气孔。
[001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油脂吸附模块包括设有油脂吸附材料的油脂吸附通道,所述油脂吸附材料的最大吸油重量不小于自身重量的10倍。
[001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油脂吸附材料包括聚合物熔喷材料,所述聚合物熔喷材料包括聚丙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聚丙烯材料/活性炭复合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活性炭复合材料和聚丙烯材料/电气石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001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处理机构包括设有中和材料和吸附材料的第三处理通道,所述中和材料的孔容不小于0.4cm3/g、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g,所述吸附材料的碘吸附值不小于700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不小于120mg/g,所述第三处理通道的行程不小于1050mm。
[0014]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处理通道包括相连通的中和处理通道和中和物吸附通道,所述中和材料设于所述中和处理通道,所述吸附材料设于所述中和物吸附通道,且所述中和处理通道和所述中和物吸附通道的行程比为3:5~5:3。
[0015]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中和处理通道和所述中和物吸附通道包括多个,多个所述中和处理通道和多个所述中和物吸附通道沿水流方向依次交替设置。
[0016]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中和材料和所述吸附材料形成组合结构,所述组合结构设于所述第三处理通道,且所述中和材料和所述吸附材料的质量比为3:5~5:3。
[001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中和材料包括碱性无机矿物材料,所述碱性无机矿物材料包括碱性氧化铝材料、碱性电气石颗粒材料和碱性硅藻土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0018]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材料包括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包括活性炭材料、烧结陶粒材料、火山石颗粒材料、麦饭石颗粒材料和矿物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001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处理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处理机构的上游,并设置成对冷凝水进行除菌处理,所述第三处理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处理机构的下游。
[002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间隔板,多个所述间隔板交替地连接所述外壳内相对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并在靠近另一个侧壁处形成开口,从而形成S型的水流通道,所述第一处理机构、所述第二处理机构和所述第三处理机构依次沿所述S型的水流通道设置。
[002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机构包括除菌通道,所述除菌通道设有能够释放杀菌剂的除菌材料,所述除菌材料的除菌能力不低于Ⅰ级、除菌剂释放速度不低于0.02mg/(g
·
L
·
24h
·
30℃),所述除菌通道的行程不小于30mm。
[002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除菌材料包括除菌晶体材料和除菌陶粒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002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机构包括除菌通道,所述除菌通道设有紫外线杀菌模块和臭氧杀菌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0024]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包括具有排水口的接水盘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相连通。
[0025]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室内机,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设于所述室外机。
[0026]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冷凝水处理装置应用于对厨房温度进行调节的空调器,冷凝水通入冷凝水处理装置,油脂皂化处理过程对冷凝水中的油脂进行皂化处理,以此来截断油脂凝胶化反应的路线,避免油脂形成凝胶堵塞冷凝水处理装置;油水分离处理过程对经油脂皂化处理后的冷凝水进行油水分离;油脂吸附处理过程对分离的油脂进行吸附,分离出的冷凝水再通过中和处理过程进行中和处理、通过中和物吸附处理过程进行中和物吸附;然后再自冷凝水处理装置排出冷凝水;此方案通入冷凝水处理装置的冷凝
水去除了油脂、小分子有机物、有机羧酸类物质等,不仅不会造成冷凝水处理装置堵塞,而且自冷凝水处理装置排出的冷凝水也不会腐蚀建筑物的外墙面,也不会腐蚀冷凝器的铜管。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凝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0028]图2为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凝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0029]图3为图2中油水分离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凝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0031]图5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凝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0032]图6为实施例三提供的冷凝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003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4]100第一处理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机构,设置成对冷凝水进行油脂皂化处理、油水分离处理以及油脂吸附处理;和第三处理机构,与所述第二处理机构相连通,并设置成对冷凝水进行中和处理以及中和物吸附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皂化处理模块、油水分离模块和油脂吸附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皂化处理模块包括设有皂化材料的皂化通道,所述皂化材料的孔容不小于0.4cm3/g、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g,所述皂化通道的行程不小于12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皂化材料包括碱性无机矿物材料,所述碱性无机矿物材料包括碱性氧化铝材料、碱性电气石颗粒材料和碱性硅藻土材料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模块包括油水分离通道,所述油水分离通道的行程不低于15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通道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油水分离通道内设有自进水口向出水口依次上下交替立设的多个挡水筋,多个所述挡水筋之间形成折形流路,且位于上部的所述挡水筋设有过气孔。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吸附模块包括设有油脂吸附材料的油脂吸附通道,所述油脂吸附材料的最大吸油重量不小于自身重量的10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吸附材料包括聚合物熔喷材料,所述聚合物熔喷材料包括聚丙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聚丙烯材料/活性炭复合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活性炭复合材料和聚丙烯材料/电气石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机构包括设有中和材料和吸附材料的第三处理通道,所述中和材料的孔容不小于0.4cm3/g、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g,所述吸附材料的碘吸附值不小于700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不小于120mg/g,所述第三处理通道的行程不小于1050mm。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通道包括相连通的中和处理通道和中和物吸附通道,所述中和材料设于所述中和处理通道,所述吸附材料设于所述中和物吸附通道,且所述中和处理通道和所述中和物吸附通道的行程比为3:5~5:3。11.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跃平韩能翟富兴尚秀玲章文贵徐守澄穆智慧苏炳超陈新厂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