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地下水铬(VI)污染的方法,属污水处理及环境保护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工业矿物的开采与加工造成大量矿山废水的排放。其中污染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是酸性废水。它 们大多含有大量的铬(VI)。此外,铬和铬盐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 量铬渣。调查显示,每生产It铬盐可排放3t-5t铬渣,每生产It金属铬将排出7t铬渣,据 统计我国年排放铬渣约20万t之多。这些铬渣经雨水淋漓及矿山酸性废水的作用都会对 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持续性的潜在污染。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高效、快速的铬(VI)污染地下 水原位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处理地下水铬(VI)污染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处理地下水铬(VI)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调查好矿小废 液地下水路铬(VI)污染情况及水流方向,在水流下游处设置一填充有双羟基金属氧化物 反应介质的可渗透性反应墙体;在山路上游端和下游端分别设置有负极和正极,并施加一 定的直流电源电压;通电时使地下水路含铬(VI)污染物向下游处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处理地下水铬(Ⅵ)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调查好矿小废液地下水路铬(Ⅵ)污染情况及水流方向,在水流下游处设置一填充有双羟基金属氧化物反应介质的可渗透性反应墙体;在山路上游端和下游端分别设置有负极和正极,并施加一定的直流电源电压;通电时使地下水路含铬(Ⅵ)污染物向下游处的正极迁移,并被可渗透性反应墙体的双羟基金属氧化物反应介质吸附固定;最终使被处理的地下水路含铬废水的铬浓度大幅度降低;所述的反应介质双羟基金属氧化物为水滑石或Friedel盐化合物,将其在400~500℃温度下焙烧4小时,然后将其作为反应介质填充入渗透性反应墙体;所述的施加直流电压为30~60V;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许云峰,陈淳,钱光人,厉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