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109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括: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包括不在同一个表面上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壳体结构包括四棱柱型主体;极柱组件,极柱组件设置于壳体结构上,且位于第一表面上;泄压结构,泄压结构设置于壳体结构上,且位于第二表面上;电芯,电芯设置于壳体结构内,且电芯与极柱组件电连接;其中,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离膜,隔离膜位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隔离膜的厚度与电池的厚度之比为0.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电池可以包括电芯,电芯包括第一极片、隔离膜以及第二极片,隔离膜形成对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绝缘保护,由于电芯本身的结构限制,例如,隔离膜的尺寸可能会使得电芯散热能力较低或者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出现短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以改善电池的使用性能。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0005]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包括不在同一个表面上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壳体结构包括四棱柱型主体;
[0006]极柱组件,极柱组件设置于壳体结构上,且位于第一表面上;
[0007]泄压结构,泄压结构设置于壳体结构上,且位于第二表面上;
[0008]电芯,电芯设置于壳体结构内,且电芯与极柱组件电连接;
[0009]其中,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离膜,隔离膜位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隔离膜的厚度与电池的厚度之比为0.6
×
10
‑4‑
1.2
×
10
‑3,电池的厚度≥15mm。
[0010]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壳体结构、极柱组件、泄压结构以及电芯,极柱组件和泄压结构设置在壳体结构的不同表面上,电芯设置于壳体结构内,电芯与极柱组件电连接,泄压结构形成对电池的安全保护,在电池内部压力较大时,泄压结构可以爆开,由此释放内部压力。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位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通过使得隔离膜的厚度与电池的厚度之比为0.6
×
10
‑4‑
1.2
×
10
‑3,电池的厚度≥15mm,不仅可以保证电芯具备一定的散热能力,也可以使得隔离膜能够形成对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绝缘保护,由此来提高电池的安全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可参考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是按比例的,并且相关的元件可能省略,以便强调和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技术特征。另外,相关要素或部件可以有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不同的设置。此外,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在各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0012]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电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电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9]10、壳体结构;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第三表面;20、极柱组件;30、泄压结构;40、电芯;41、第一极片;42、第二极片;43、隔离膜;44、第一极耳;45、第二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0021]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特别地,提到“该/所述”对象或“一个”对象同样旨在表示可能的多个此类对象中的一个。
[0022]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0023]进一步地,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定。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或特征连接在另外元件(一个或多个)“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002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请参考图1至图6,电池包括:壳体结构10,壳体结构10包括不在同一个表面上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壳体结构10包括四棱柱型主体;极柱组件20,极柱组件20设置于壳体结构10上,且位于第一表面11上;泄压结构30,泄压结构30设置于壳体结构10上,且位于第二表面12上;电芯40,电芯40设置于壳体结构10内,且电芯40与极柱组件20电连接;其中,电芯40包括第一极片41、第二极片42以及隔离膜43,隔离膜43位于第一极片41和第二极片42之间,隔离膜43的厚度与电池的厚度之比为0.6
×
10
‑4‑
1.2
×
10
‑3,电池的厚度≥15mm。
[0025]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壳体结构10、极柱组件20、泄压结构30以及电芯40,极柱组件20和泄压结构30设置在壳体结构10的不同表面上,电芯40设置于壳体结构10内,电芯40与极柱组件20电连接,泄压结构30形成对电池的安全保护,在电池内部压力较大时,泄压结构30可以爆开,由此释放内部压力。电芯40包括第一极片41、第二极片42以及位于第一极片41和第二极片42之间的隔离膜43,通过使得隔离膜43的厚度与电池的厚度之比为0.6
×
10
‑4‑
1.2
×
10
‑3,电池的厚度≥15mm,不仅可以保证电芯40具备一定的散热能力,也可以使得隔离膜43能够形成对第一极片41和第二极片42的绝缘保护,由此来提高电池的安全使用性能。
[0026]需要说明的是,壳体结构10包括不在同一个表面上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壳体结构10包括四棱柱型主体,从而可以使得壳体结构10的厚度方向是垂直于四棱柱型主体大表面的方向。
[0027]极柱组件20设置于壳体结构10上,且位于第一表面11上,而泄压结构30设置于壳体结构10上,且位于第二表面12上,从而可以使得极柱组件20和泄压结构30设置于壳体结构10的不同表面上,由此使得极柱组件20和泄压结构30实现热电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结构(10),所述壳体结构(10)包括不在同一个表面上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所述壳体结构(10)包括四棱柱型主体;极柱组件(20),所述极柱组件(20)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上;泄压结构(30),所述泄压结构(30)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10)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表面(12)上;电芯(40),所述电芯(40)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10)内,且所述电芯(40)与所述极柱组件(20)电连接;其中,所述电芯(40)包括第一极片(41)、第二极片(42)以及隔离膜(43),所述隔离膜(43)位于所述第一极片(41)和所述第二极片(42)之间,所述隔离膜(43)的厚度与所述电池的厚度之比为0.6
×
10
‑4‑
1.2
×
10
‑3,所述电池的厚度≥1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厚度≤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43)的厚度为5μm

2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10)的壁厚为0.25mm

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