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360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9
密闭电池具备收纳电极体的有底筒状的外装罐、以及将外装罐的开口部堵塞的封口体。外装罐具有当电池内压达到规定值时断裂的气体排出阀(40),气体排出阀(40)包含多个线状的槽(32)。槽(32)的截面形状的特征在于,其是底部(32b)的宽度比外装罐的表面侧的开放端(32a)的宽度更小的前端细的形状,槽(32)具有至少一个交叉部(33),交叉部(33)在底部具有平坦部(34)。(34)。(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密闭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密闭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谋求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等密闭电池的高容量化、高输出化。为了应对该要求,电池的大型化与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的方法一起都是有希望的手段。
[0003]在密闭电池中,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为了气体排气而设置有气体排出阀。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金属制的电池罐的底面部设置+形状的槽作为气体排出阀、并形成薄壁部的密闭电池。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

0923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当随着密闭电池的大型化而增大气体排出阀的尺寸时,气体排出阀的受压面积变大,因而需要减小构成气体排出阀的槽的剩余壁厚。但是,在像+形状的槽那样地气体排出阀具有槽的交叉部的情况下,应力集中于交叉部,因而存在气体排出阀易于断裂,另一方面,气体排出阀因振动、落下所引起的冲击而误动作的课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当电池内压达到规定值时可靠地动作、且耐冲击的气体排出阀的密闭电池。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的密闭电池具备收纳电极体的有底筒状的外装罐、以及将外装罐的开口部堵塞的封口体。外装罐具有当电池内压达到规定值时断裂的气体排出阀,气体排出阀包含多个线状的槽。特征在于,槽的截面形状是底部的宽度比外装罐的表面侧的开放端的宽度更小的前端细(日文:

)的形状,槽具有至少一个交叉部,交叉部在底部具有平坦部。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构成气体排出阀的槽的交叉部的底部设置了平坦部,因而能够提供具有当电池内压达到规定值时可靠地动作、且耐冲击的气体排出阀的密闭电池。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方式的密闭电池的剖面图。
[0015]图2为表示设置于实施方式的密闭电池的底部的气体排出阀的仰视图。
[0016]图3A为图2中的槽的A

A线剖面图。
[0017]图3B为图2中的另一截面形状的槽的A

A线剖面图。
[0018]图3C为图2中的另一截面形状的槽的A

A线剖面图。
[0019]图4为图2中的槽的交叉部的放大图。
[0020]图5为图4中的平坦部的B

B线剖面图。
[0021]图6A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槽的交叉部的放大图。
[0022]图6B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槽的交叉部的放大图。
[0023]图6C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槽的交叉部的放大图。
[0024]图7为表示设置于另一实施方式的密闭电池的底部的气体排出阀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中,具体的形状、材料、方向、数值等是为了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例示,能够根据用途、目的、规格等适当变更。另外,从一开始就设想选择性地组合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构成要素。
[0026]以下,作为密闭电池,例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但本专利技术除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外,也可应用于镍氢二次电池等各种形式的密闭电池。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闭电池10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密闭电池10具备:有底筒状的外装罐16、将外装罐16的开口堵塞的封口体17、以及介于外装罐16与封口体17之间的垫片28。另外,密闭电池10具备收纳在外装罐16中的电极体14和电解质。电极体14包含正极11、负极12和间隔件13,并具有正极11和负极12隔着间隔件13卷绕为螺旋状的结构。
[0028]非水电解质包含非水溶剂和溶解于非水溶剂中的电解质盐。非水溶剂例如可以使用酯类、醚类、腈类、酰胺类、以及这些的2种以上的混合溶剂等。非水溶剂可以含有将溶剂的至少一部分氢用氟等卤素原子取代而得的卤素取代体。需要说明的是,非水电解质不限于液体电解质,也可以是使用了凝胶状聚合物等的固体电解质。电解质盐使用LiPF6等锂盐。
[0029]电极体14具有长条状的正极11、长条状的负极12、以及长条状的两片间隔件13。另外,电极体14具有与正极11接合的正极引线20以及与负极12接合的负极引线21。为了抑制锂的析出,负极12以比正极11更大的尺寸形成,并在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短边方向)上形成得比正极11更长。另外,2片间隔件13以至少比正极1l大一圈的尺寸形成,并例如以上下包围正极11的方式配置。
[0030]正极11具有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的两面的正极合剂层。正极集电体可以使用铝、铝合金等在正极11的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的箔、将该金属配置于表层而得的膜等。正极合剂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正极11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式来制作:在正极集电体上涂布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等的正极合剂浆料,在使涂膜干燥后,进行压缩而将正极合剂层形成于集电体的两面。
[0031]正极活性物质以含锂的金属复合氧化物为主成分来构成。作为含锂的金属复合氧化物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可举出Ni、Co、Mn、A1、B、Mg、Ti、V、Cr、Fe、Cu、Zn、Ga、Sr、Zr、Nb、In、Sn、Ta、W等。优选的含锂的金属复合氧化物的一例是含有Ni、Co、Mn、A1中的至少1种的复合氧化物。
[0032]作为正极合剂层中所含的导电剂,可以例示碳黑、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等碳材料。作为正极合剂层中所含的粘结剂,可以例示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等氟树
脂、聚丙烯腈(PAN)、聚酰亚胺、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等。这些树脂与羧甲基纤维素(CMC)或其盐等纤维素衍生物、聚环氧乙烷(PEO)等可以并用。
[0033]负极12具有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负极集电体的两面的负极合剂层。负极集电体可以使用铜、铜合金等在负极12的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的箔、将该金属配置于表层而得的膜等。负极合剂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负极12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式来制作:在负极集电体上涂布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等的负极合剂浆料,在使涂膜干燥后,进行压缩而将负极合剂层形成于集电体的两面。
[0034]负极活性物质一般使用可逆地吸储、放出锂离子的碳材料。优选的碳材料是磷片状石墨、块状石墨、土状石墨等天然石墨、块状人造石墨、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珠等人造石墨等石墨。在负极合剂层中,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可以包含含Si化合物。另外,负极活性物质也可以使用Si以外的与锂合金化的金属、含有该金属的合金、含有该金属的化合物等。
[0035]与正极11的情况同样地,负极合剂层中所含的粘结剂可以使用氟树脂、PAN、聚酰亚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树脂等,优选使用苯乙烯

丁二烯橡胶(SBR)或其改性体。在负极合剂层中,除了例如SBR等以外,还可以包含CMC或其盐、聚丙烯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密闭电池,其具备:收纳电极体的有底筒状的外装罐、以及将所述外装罐的开口部堵塞的封口体,所述外装罐具有当电池内压达到规定值时断裂的气体排出阀,所述气体排出阀包含多个线状的槽,所述槽的截面形状是底部的宽度比所述外装罐的表面侧的开放端的宽度更小的前端细的形状,所述槽具有至少一个交叉部,所述交叉部在所述交叉部的底部具有平坦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电池,其中,所述槽的截面形状为V字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电池,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谷仰小平一纪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