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57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结构,包括设于矿坑底部的输水隧洞,所述输水隧洞后方设有下水库进出水口,所述下水库进出水口包括进出水口平方段、进出水口扩散段及进出水口洞顶平顺段,进出水口平方段设于靠近输水隧洞处,所述出水口平方段后为进出水口扩散段,进出水口扩散段靠近水库侧为进出水口洞顶平顺段,输水隧洞顶部设有斜拉式封闭闸门槽,斜拉式封闭闸门槽上部设有开敞式斜拉闸门槽。闸门槽。闸门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电站水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越来越高,能源的多样性触发抽水蓄能电站呈现出快速增长,而指标优良的抽水蓄能电站日趋减少,给抽水蓄能电站选址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0003]同时,近年来我国对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露天开采的矿坑需要对其进行整治利用或者覆绿等工作,因此矿坑若能够被使用作为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库,则可实现变废为宝;若为目前拟开发矿坑,则可以结合目前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需要,统筹考虑,实现整体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0004]目前我国将废弃矿坑改建为非抽水蓄能电站的其他领域应用已有先例,然而在改建成为抽水蓄能电站方面,尚未有实践先例,且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尚不多见。
[0005]矿坑改建为抽蓄蓄能电站水库技术问题主要是库岸在大水位变幅下的库岸稳定及满足电站平顺进水和出水的且经济合理的进出水口设置问题。对于进出水口方面,通常矿坑边坡坡度通常较陡,库岸布设检修闸门井需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尽可能的节约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结构。
[0007]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结构,包括设于矿坑底部的输水隧洞,所述输水隧洞后方设有下水库进出水口,所述下水库进出水口包括进出水口平方段、进出水口扩散段及进出水口洞顶平顺段,进出水口平方段设于靠近输水隧洞处,所述出水口平方段后为进出水口扩散段,进出水口扩散段靠近水库侧为进出水口洞顶平顺段,输水隧洞顶部设有斜拉式封闭闸门槽,斜拉式封闭闸门槽上部设有开敞式斜拉闸门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出水口平方段设有检修闸门井。
[0010]进一步的,所述检修闸门井内设有贴坡斜拉式闸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出水口洞顶平顺段为椭圆曲线状。
[0012]进一步的,斜拉式封闭闸门槽设于输水隧洞顶部1倍隧洞直径范围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开敞式斜拉闸门槽顶部设有闸门井检修平台。
[0014]进一步的,所述闸门井检修平台设有封闭式门槽和检修平台。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开敞式斜拉闸门槽一侧凸起处设有通气孔。
[0016]进一步的,所述开敞式斜拉闸门槽内四角处设有二期混凝土。
[0017]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解决矿坑式抽水蓄能电站
进出水口结构布置难题,施工方便、节省投资且切实可行。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结构整体里面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平面布置示意图;
[0021]图4是图2中A

A面剖视图。
[0022]其中,1、输水隧洞,2、进出水口平方段,3、进出水口扩散段,4、进出水口洞顶平顺段,5、斜拉式封闭闸门槽,6、开敞式斜拉闸门槽,7、闸门井检修平台,8、最高发电水位,9、最低发电水位,10、实际开挖线,11、开敞式斜拉闸门,12、下水库进出水口,13、通气孔、14、二期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方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4]如图1所示,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结构整体里面示意图,8为最高发电水位,9为最低发电水位,10为实际开挖线。
[0025]如图2所示,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结构,包括设于矿坑底部的输水隧洞1,所述输水隧洞1后方设有下水库进出水口12,所述下水库进出水口12包括进出水口平方段2、进出水口扩散段3及进出水口洞顶平顺段4,进出水口平方段2设于靠近输水隧洞1处,所述出水口平方段后为进出水口扩散段3,进出水口扩散段3靠近水库侧为进出水口洞顶平顺段4,所述进出水口洞顶平顺段4为椭圆曲线状。
[0026]下水库进出水口12整体上与常规抽水蓄能电站相比,仅保留扩散段,但是对扩散段靠近水库侧设置进出水口洞顶椭圆曲线平顺段,用以平顺进出水流的流态。不设置防涡梁和拦污栅的原因在于矿坑通常下部空间狭小,可以死水位距离下水库进出水口12通常可以选取较大一些的高差,这样便可以避免发生吸气漩涡。
[0027]另外由于矿坑的集水面积就是矿坑本身,没有新的污染源,可以不设置拦污栅,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设置拦污栅。
[0028]输水隧洞1顶部设有斜拉式封闭闸门槽5,优选的,斜拉式封闭闸门槽5设于输水隧洞1顶部约1倍隧洞直径范围内,用以提供检修时的支撑结构。
[0029]斜拉式封闭闸门槽5上部设有开敞式斜拉闸门槽6,开敞式斜拉闸门槽6内设有开敞式斜拉闸门11。使得此段闸门槽与水库之间连通,不承受额外的水压力,同时也便于观察闸门的运行状态。
[0030]所述进出水口平方段2设有检修闸门井。
[0031]所述检修闸门井内设有贴坡斜拉式闸门。
[0032]所述开敞式斜拉闸门槽6顶部设有闸门井检修平台7,所述闸门井检修平台7设有封闭式门槽和检修平台,便于闸门的检修和维护。
[0033]如图4所示,所述开敞式斜拉闸门槽6一侧凸起处设有通气孔13。所述开敞式斜拉闸门槽6内四角处设有二期混凝土14。
[0034]注意,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
理解,本技术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 而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结构,包括设于矿坑底部的输水隧洞,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隧洞后方设有下水库进出水口,所述下水库进出水口包括进出水口平方段、进出水口扩散段及进出水口洞顶平顺段,进出水口平方段设于靠近输水隧洞处,所述出水口平方段后为进出水口扩散段,进出水口扩散段靠近水库侧为进出水口洞顶平顺段,输水隧洞顶部设有斜拉式封闭闸门槽,斜拉式封闭闸门槽上部设有开敞式斜拉闸门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口平方段设有检修闸门井。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闸门井内设有贴坡斜拉式闸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坑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会陈俊豪余雪松陈阜南崔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